一种扫路机的驾驶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3130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扫路机的驾驶室,包括驾驶室主体框架、设置在驾驶室主体框架前面的前挡风玻璃和驾驶室主体框架左右两侧面的驾驶室门,其特征在于驾驶室主体框架两侧除车门框架外,均为透明材质制作而成,所述的前挡风玻璃为第一观察区,驾驶室主体框架两侧的透明区域为第二观察区,所述的驶室主体框架后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透明板镶嵌在驾驶室主体框架上,形成有第三观察区(1)。形成有第三观察区(1)。形成有第三观察区(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扫路机的驾驶室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扫路机的驾驶室。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环卫行业中扫路机已经普及。
[0003]扫路机的驾驶室是驾驶员操作扫路机的主要场所,驾驶员在驾驶室内视野的广泛程度直接决定着扫路机的驾驶安全性。目前,市面上的扫路机大多采用三面玻璃的驾驶室结构,即正面挡风玻璃和左右两侧的玻璃驾驶室门。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申请人发现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技术缺陷:无法使驾驶员观察和判断扫路机后方来车的情况,使驾驶员在驾驶扫路机时存在安全隐患。申请人针对上述缺陷对现有技术进行了技术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扫路机的驾驶室,其增加了左后及右后两块玻璃,更易于观察斜后方来车或来人,减小了驾驶员的视野盲区,提高了驾驶安全性。
[000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扫路机的驾驶室,包括驾驶室主体框架、设置在驾驶室主体框架前面的前挡风玻璃和驾驶室主体框架左右两侧面的驾驶室门,其特征在于驾驶室主体框架两侧除车门框架外,均为透明材质制作而成,所述的前挡风玻璃为第一观察区,驾驶室主体框架两侧的透明区域为第二观察区,所述的驶室主体框架后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透明板镶嵌在驾驶室主体框架上,形成有第三观察区。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观察区、第二观察区与第三观察区所用的材质为玻璃。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观察区、第二观察区与第三观察区所用的材料为透明的树脂或尼龙材料。
[0008]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增加了增加了驾驶室左后及右后的第三观察区,更易于观察斜后方来车,减小了驾驶员的视野盲区,提高了驾驶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下列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1]在本技术中以下各附图中,编号相同的,其说明相同。其中包括:1为第三观察区。
[0012]如图1所示,一种扫路机的驾驶室,包括驾驶室主体框架、设置在驾驶室主体框架
前面的前挡风玻璃和驾驶室主体框架左右两侧面的驾驶室门,其特征在于驾驶室主体框架两侧除车门框架外,均为透明材质制作而成,所述的前挡风玻璃为第一观察区,驾驶室主体框架两侧的透明区域为第二观察区,所述的驶室主体框架后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透明板镶嵌在驾驶室主体框架上,形成有第三观察区1,所述的第一观察区、第二观察区与第三观察区所用的材质为玻璃。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扫路机的驾驶室,包括驾驶室主体框架、设置在驾驶室主体框架前面的前挡风玻璃和驾一种扫路机的驾驶室驶室主体框架左右两侧面的驾驶室门,其特征在于驾驶室主体框架两侧除车门框架外,均为透明材质制作而成,所述的前挡风玻璃为第一观察区,驾驶室主体框架两侧的透明区域为第二观察区,所述的驶室主体框架后面左右两侧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泽双孙国明李强杨志远姜翕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浩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