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插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2999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02
一种线圈插入装置,将环状地卷绕线圈线而成的线圈从轴向一侧朝向另一侧插入到沿定子铁芯的轴向贯穿的多个槽中,该线圈插入装置包括配置在定子铁芯的轴向一侧的线圈保持机构,线圈保持机构的一侧端部安装于构成线圈插入装置的其他部件,并且线圈保持机构的另一侧端部保持线圈的轴向一侧端部,线圈保持机构随着线圈从轴向一侧向另一侧移动而移动。线圈从轴向一侧向另一侧移动而移动。线圈从轴向一侧向另一侧移动而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圈插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线圈插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公开了一种对插入定子铁芯的槽中的线圈进行成形的线圈成形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的线圈成形装置公开了用一台装置完全实施中间成形和扩展成形这两个工序。[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0003][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5

110341号公报
[0004]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线圈成形装置中,在插入线圈后,实施中间成形工序和扩展成形工序。本专利技术人的技术问题在于,与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相比提高生产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提高生产率的线圈插入装置。
[0006]根据本公开的第一观点的线圈插入装置将环状地卷绕线圈线而成的线圈从轴向一侧朝向另一侧插入到沿定子铁芯的轴向贯穿的多个槽中,该线圈插入装置包括配置在定子铁芯的轴向一侧的线圈保持机构,线圈保持机构的一侧端部安装于构成线圈插入装置的其他部件,并且线圈保持机构的另一侧端部保持线圈的轴向一侧端部,线圈保持机构随着线圈从轴向一侧向另一侧的移动而移动。
[0007]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提高生产率的线圈插入装置。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定子的与轴向垂直的截面的剖视图。图2是从定子的轴向一侧观察时的立体图。图3是实施方式的线圈插入装置及方法的剖视示意图。图4是实施方式的线圈插入装置及方法的剖视示意图。图5是实施方式的线圈插入装置及方法的剖视示意图。图6是实施方式的线圈插入装置及方法的剖视示意图。图7是实施方式的线圈插入装置及方法的剖视示意图。图8是实施方式的线圈插入装置及方法的剖视示意图。图9是实施方式的线圈插入装置及方法的剖视示意图。图10是实施方式的线圈插入方法的流程图。图11是变形例的线圈插入装置及方法的剖视示意图。(符号说明)1:定子
10:线圈20:定子铁芯21:槽100:线圈插入装置110:叶片120:剥离件130:叶片保持件140:楔形件引导件150:线圈保持机构150a:一侧端部150b:另一侧端部151:棒状部件152:移动机构160:对准工具θ: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的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重复其说明。
[0010]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定子1的中心轴线延伸的方向、即槽的贯穿方向设为"轴向"。将沿着轴向的一侧设为下侧,将另一侧设为上侧。上下方向是为了确定位置关系而使用的,并不限定实际的方向。即,向下方向不一定意味着重力方向。轴向没有特别限定,包括铅垂方向、水平方向、与这些方向交叉的方向等。
[0011]另外,将与定子1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设为"径向"。将沿径向的一侧设为内侧,将另一侧设为外侧。进而,将沿着以定子1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弧的方向设为"周向"。
[0012]另外,在以下说明中使用的附图中,为了强调特征部分,有时为了方便而放大示出作为特征的部分。因此,各构成要素的尺寸及比例未必与实际的相同。另外,出于同样的目的,有时省略图示不作为特征的部分。
[0013](定子)如图1所示,定子1是马达的构成部件,与未图示的转子相互作用而产生旋转转矩。本实施方式的定子1是跨约若干个槽21卷绕线圈10的分布绕组。定子1包括线圈10、定子铁芯20、楔形件30和绝缘纸40。
[0014]<定子铁芯>定子铁芯20形成为中空的圆柱形状。定子铁芯20通过重叠薄硅钢板而形成。在定子铁芯20上呈放射状地形成有多个极齿23。在极齿23彼此之间形成有槽21。极齿23隔着槽21沿径向延伸。槽21形成有作为径向开口部的槽开口22。本实施方式的定子铁芯20是一体型的定子铁芯。
[0015]<线圈>线圈10是将线圈线卷绕成环状而成的。本实施方式的线圈线是圆线,但没有特别
限定,也可以是扁平线等。
[0016]线圈10具有两个线圈边部11和图2所示的线圈边端12。两个线圈边部11收纳在槽21中。具体而言,收纳一个线圈边部11的槽21与收纳另一个线圈边部11的槽21不同。收纳一个线圈边部11的槽21和收纳另一个线圈边部11的槽21既可以如图1所示那样隔着其他的槽沿周向配置,也可以相邻(未图示)。
[0017]线圈边端12将两个线圈边部11相连。另外,线圈边端12配置在定子铁芯20的轴向两侧。具体而言,位于轴向一侧的线圈边端12连接两个线圈边部11的一侧端部。位于轴向另一侧的线圈边端12连接线圈边部11的另一侧端部。
[0018]如图2所示,线圈边端12具有:在轴向上与线圈边部11重叠的第一线圈边端12a;以及在周向上将第一线圈边端12a相连的第二线圈边端12b。第一线圈边端12a是线圈边端12的根部部分。第二线圈边端12b是线圈边端12的前端部分、即跨接部。
[0019]<楔形件>楔形件30配置在线圈10和槽开口22之间,线圈10配置在槽21内。楔形件30堵塞槽开口22。楔形件30使定子铁芯20与线圈10绝缘。楔形件30的轴向长度大于槽21的轴向长度。
[0020]本实施方式的楔形件30在轴向观察时呈U字形状。详细而言,包括:沿周向延伸的周向部;以及从周向部的两端部朝向径向外侧延伸的两个径向部。周向部和径向部既可以由一个部件构成,也可以是相互不同的部件连接而成。
[0021]<绝缘纸>如图1所示,绝缘纸40将插入到槽21中的线圈10覆盖。绝缘纸40沿着在槽21中划分处除了径向内侧以外的空间的极齿配置。本实施方式的绝缘纸40呈U字形状。在图1中,绝缘纸40的开口和楔形件30的开口朝彼此相反的方向。
[0022]另外,如图2所示,绝缘纸40也可以具有从定子铁芯20的轴向一侧的端面突出并折返的翻边部41,绝缘纸40也可以具有从定子铁芯20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面突出并折返的翻边部。
[0023](线圈插入装置)参照图1~图9对线圈插入装置100进行说明。图3~图9示意性地示出将线圈插入装置100沿轴向切断的状态。图3、图8、图9与图4~图7的切断截面不同。另外,按照图3及图5、图4、图6及图8、图7及图9的顺序将线圈10插入槽21中。
[0024]如图3~图9所示,线圈插入装置100将环状地卷绕线圈线而成的线圈10从轴向一侧朝向另一侧(在图3~图9中,从左侧朝向右侧)插入到沿定子铁芯20的轴向贯穿的多个槽21中。详细而言,线圈插入装置100以跨过定子铁芯20的多个槽21的方式从各个槽开口22插入线圈10。
[0025]线圈插入装置100包括:叶片110、作为线圈移动机构的剥离件120、叶片保持件130、楔形件引导件140、线圈保持机构150、对准工具160。
[0026]<叶片>如图3所示,叶片110保持线圈10。叶片110沿定子铁芯20的周向配置在定子铁芯20的径向内侧且剥离件120的径向外侧,并沿定子铁芯20的轴向延伸。通过叶片110,能将线圈10容易地插入槽21中。
[00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插入装置,将环状地卷绕线圈线而成的线圈从轴向一侧朝向另一侧插入到沿定子铁芯的轴向贯穿的多个槽中,其中,所述线圈插入装置包括配置在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一侧的线圈保持机构,所述线圈保持机构的一侧端部安装于构成所述线圈插入装置的其他部件,并且所述线圈保持机构的另一侧端部保持所述线圈的轴向一侧端部,所述线圈保持机构随着所述线圈从轴向一侧向另一侧移动而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插入装置,其中,所述线圈保持机构配置成向轴向一侧倾斜的状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插入装置,其中,所述线圈保持机构能够相对于所述线圈的插入方向接近所述定子铁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插入装置,其中,在所述线圈保持机构中,另一侧端部相对于一侧端部向径向外侧以超过90度的角度倾斜。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插入装置,其中,所述线圈保持机构的另一侧端部具有:第一周向端,所述第一周向端对所述线圈的周向一侧进行保持;以及第二周向端,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中涌泉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