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耐候特种发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2884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发电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耐候特种发电机,包括风力发电机主体、进气管、出气管与热量置换管,风力发电机主体包括风力发电机壳体,风力发电机壳体的外侧设置有导风板,风力发电机壳体的下侧一端设置有排气盒,风力发电机壳体的下侧另一端设置有进气盒,进气盒的下侧设置有支撑板,热量置换管的一端设置有导气箱,热量置换管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导风板的内侧设置有转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热量置换管对风力发电机壳体的内部散热,且热量置换管利用土壤内的温度降温,降温操作节能环保,通过导风板对垂直吹来的风切割,降低风力发电机壳体的风阻,且导风板在风力发电机壳体的外侧转动。壳体的外侧转动。壳体的外侧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耐候特种发电机


[0001]本技术涉及发电机
,具体是一种高耐候特种发电机。

技术介绍

[0002]发电机是指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它由水轮机、汽轮机、柴油机或其他动力机械驱动,将水流,气流,燃料燃烧或原子核裂变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传给发电机,再由发电机转换为电能,在恶劣环境下需要发电机具有高耐候性能,因此出现一种高耐候特种发电机。
[000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耐候抗压性能好的风力发电机,(授权公告号CN216241114U),该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耐候抗压性能好的风力发电机的散热效果不好,电机组内安装了变频器、变压器等发热量较大的电气设备,导致电机组的环境温度较高,会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从而容易降低风力发电机实用性的问题,但是,上述装置散热结构位于发电机主体上,在阳光下暴晒,制冷液容易过热,制冷器工作功耗大,浪费电力能源,发电机主体风阻较大,风吹下发电机摇晃,不利于工作的稳定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高耐候特种发电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耐候特种发电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高耐候特种发电机,包括风力发电机主体、进气管、出气管与热量置换管,所述进气管位于风力发电机主体的下端一侧位置处,所述出气管位于风力发电机主体的下端另一侧位置处,所述热量置换管位于进气管的下端位置处,所述风力发电机主体包括风力发电机壳体,所述风力发电机壳体的外侧设置有导风板,所述风力发电机壳体的下侧一端设置有排气盒,所述风力发电机壳体的下侧另一端设置有进气盒,所述进气盒的下侧设置有支撑板,所述热量置换管的一端设置有导气箱,所述热量置换管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风板的内侧设置有转环,所述导风板的两端均开设有槽口,所述导气箱的内部安装有风扇,所述热量置换管的内部临近导气箱的位置处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力发电机壳体通过进气盒与进气管的上端相贯通,所述进气管的下端与热量置换管的一端相贯通。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热量置换管的另一端通过导气箱与出气管的下端相贯通,所述出气管的上端通过排气盒与风力发电机壳体相贯通。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环的内侧固定于风力发电机壳体的外侧位置处,所述导风板通过转环转动于风力发电机壳体的外侧位置处,所述导气箱的一端通过风扇与导气箱的另一端相贯通。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高耐候特种发电机,通过热量置换管对风力发电机壳体的内部散热,且热量置换管利用土壤内的温度降温,降温操作节能环保,通过导风板对垂直吹来的风切割,降低风力发电机壳体的风阻,且导风板在风力发电机壳体的外侧转动,降低不同方向的风阻,有利于工作的稳定性,能在恶劣环境下使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一种高耐候特种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一种高耐候特种发电机中风力发电机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一种高耐候特种发电机中热量置换管的透视图;
[0015]图4为一种高耐候特种发电机图2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一种高耐候特种发电机图3中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风力发电机主体;2、进气管;3、出气管;4、热量置换管;5、风力发电机壳体;6、导风板;7、排气盒;8、进气盒;9、支撑板;10、控制器;11、导气箱;12、转环;13、槽口;14、风扇;15、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请参阅图1~5,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高耐候特种发电机,包括风力发电机主体1、进气管2、出气管3与热量置换管4,进气管2位于风力发电机主体1的下端一侧位置处,出气管3位于风力发电机主体1的下端另一侧位置处,热量置换管4位于进气管2的下端位置处,风力发电机主体1包括风力发电机壳体5,风力发电机壳体5的外侧设置有导风板6,风力发电机壳体5的下侧一端设置有排气盒7,风力发电机壳体5的下侧另一端设置有进气盒8,进气盒8的下侧设置有支撑板9,热量置换管4的一端设置有导气箱11,热量置换管4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10,风力发电机壳体5通过进气盒8与进气管2的上端相贯通,进气管2的下端与热量置换管4的一端相贯通,热量置换管4的另一端通过导气箱11与出气管3的下端相贯通,出气管3的上端通过排气盒7与风力发电机壳体5相贯通,首先,取出装置,把风力发电机主体1通过支撑板9固定到发电机安装柱上,把热量置换管4掩埋到安装柱旁的土壤内,把出气管3的下端连接到导气箱11的一侧,出气管3的上端连接到排气盒7的一侧,把进气管2的下端连接到热量置换管4的另一端,进气管2的上端连接到进气盒8的一侧,然后,开始使用,使用过程中,导风板6对吹来的风分割,风向变化时,导风板6在风力发电机壳体5的外侧转动,对不同风向的风分割,降低风力发电机壳体5的风阻,控制器10控制导气箱11运行,出气管3通过排气盒7抽取风力发电机壳体5内部的热量,通过导气箱11导入热量置换管4的内部,热量置换管4进行热量的置换,热量置换管4内部的气体通过进气管2通过进气盒8进入风力发电机壳体5的内部,对风力发电机壳体5内部的气体循环降温。
[0019]在图4、5中:导风板6的内侧设置有转环12,导风板6的两端均开设有槽口13,导气箱11的内部安装有风扇14,热量置换管4的内部临近导气箱11的位置处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5,转环12的内侧固定于风力发电机壳体5的外侧位置处,导风板6通过转环12转动于风力发电机壳体5的外侧位置处,导气箱11的一端通过风扇14与导气箱11的另一端相贯通,使用过程中,导风板6对吹来的风分割,风向变化时,导风板6通过转环12在风力发电机壳体5的
外侧转动,对不同风向的风分割,降低风力发电机壳体5的风阻,控制器10控制风扇14运行,出气管3通过排气盒7抽取风力发电机壳体5内部的热量,通过导气箱11导入热量置换管4的内部,热量置换管4进行热量的置换,温度传感器15检测风力发电机主体1内部导出的热量,热量置换管4内部的气体通过进气管2通过进气盒8进入风力发电机壳体5的内部,对风力发电机壳体5内部的气体循环降温。
[002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取出装置,把风力发电机主体1通过支撑板9固定到发电机安装柱上,把热量置换管4掩埋到安装柱旁的土壤内,把出气管3的下端连接到导气箱11的一侧,出气管3的上端连接到排气盒7的一侧,把进气管2的下端连接到热量置换管4的另一端,进气管2的上端连接到进气盒8的一侧,然后,开始使用,使用过程中,导风板6对吹来的风分割,风向变化时,导风板6通过转环12在风力发电机壳体5的外侧转动,对不同风向的风分割,降低风力发电机壳体5的风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耐候特种发电机,包括风力发电机主体(1)、进气管(2)、出气管(3)与热量置换管(4),所述进气管(2)位于风力发电机主体(1)的下端一侧位置处,所述出气管(3)位于风力发电机主体(1)的下端另一侧位置处,所述热量置换管(4)位于进气管(2)的下端位置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机主体(1)包括风力发电机壳体(5),所述风力发电机壳体(5)的外侧设置有导风板(6),所述风力发电机壳体(5)的下侧一端设置有排气盒(7),所述风力发电机壳体(5)的下侧另一端设置有进气盒(8),所述进气盒(8)的下侧设置有支撑板(9),所述热量置换管(4)的一端设置有导气箱(11),所述热量置换管(4)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候特种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6)的内侧设置有转环(12),所述导风板(6)的两端均开设有槽口(1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梦周明陈涛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幸福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