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宝洁公司专利>正文

裤型吸收制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2869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纵向和横向的吸收制品,该吸收制品包括前弹性带、后弹性带、裆区、腰部开口和一对腿部开口;该裆区在前弹性带和后弹性带之间纵向延伸;该吸收制品包括吸收性主体,该吸收性主体在裆区的整个纵向尺寸上延伸,并且进一步部分地延伸到前弹性带和后弹性带中的每一者中,该吸收性主体包括液体可渗透的顶片、液体不可渗透的底片、夹置在其间的吸收材料区以及沿两个横向边缘设置从而在纵向上延伸并叠加顶片的一对内箍,其中该内箍从顶片朝向纵向轴线延伸以形成自由边缘;该后弹性带包括腰部防护部分,该腰部防护部分朝向从闭合基线到开口边缘的裆区延伸,其中该腰部防护部分部分地粘结到后弹性带的其余部分以限定口袋;其中该对内箍的每个自由边缘包括未附接部分、附接部分和分隔点,该未附接部分未附接到顶片并且从前区穿过裆区延伸到后区,该附接部分附接到顶片并且邻近未附接部分,该分隔点使附接部分和未附接部分分离,其中该未附接部分的至少某部分包括处于活力弹性的纵向延伸的内箍弹性主体;其中内箍的分隔点被定位成叠加口袋,或在纵向上距腰部防护部分的开口边缘更近侧约5mm内。边缘更近侧约5mm内。边缘更近侧约5mm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裤型吸收制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裤型吸收制品,该裤型吸收制品具有防止低粘度身体流出物渗漏的保护措施,同时还维持作为裤型可穿着制品的其他功能。

技术介绍

[0002]婴幼儿和其他个体穿着吸收制品(诸如尿布)以接收和容纳尿液和其他身体流出物。套穿型吸收制品或裤型吸收制品(诸如PCT公布WO 2006/17718A中所描述的)为将穿着者的腿伸入腿部开口中并将制品提拉到围绕下体的适当位置来穿用的那些。裤型吸收制品对于需要围绕腰部开口和腿部开口的柔软贴合性的较小婴儿已经变得流行起来。裤型吸收制品也已受到月经期间量大或需过夜使用的女性的欢迎。对于裤型制品期望的一个功能是用于防止低粘度身体流出物渗漏通过腰部开口的保护措施。用于透气性目的或以其他方式在腰部开口周围具有较少材料的那些裤型制品可以具有从腰部开口渗漏的风险,特别是当穿着者在仰卧或俯卧时。
[0003]裤型制品可以采用各种结构,其中腰部开口的圆周及其附近有足够的弹性,以方便穿着者或护理者展开制品并将穿着者的腿部插入腿部开口中来穿着制品。因此,基于制品的结构限制,裤型制品仅提供很小范围的尺寸调节或身体构型调节。因而,裤型制品通常被如此构造成通过提供弹性带区来适应尺寸和构型范围,该弹性带区的可拉伸性非常强并且穿着非常舒适,又具有可靠的贴合性使得可提供足够的松垂和渗漏防护作用。期望即使在引入前述保护措施时,也可以维持弹性带区的此类基本功能。
[0004]基于前述内容,需要一种吸收制品,该吸收制品设置有用于防止低粘度身体流出物从腰部开口渗漏的保护措施,同时保持用于易穿用的良好拉伸性、用于防止松垂的良好贴合性、良好舒适性和柔软性、以及良好透气性。还需要提供能够经济制作的此类吸收制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纵向和横向吸收制品,该吸收制品包括前弹性带、后弹性带、裆区、腰部开口和一对腿部开口;该裆区在前弹性带和后弹性带之间纵向延伸;
[0006]该吸收制品包括吸收性主体,该吸收性主体在裆区的整个纵向尺寸上延伸,并且进一步部分地延伸到前弹性带和后弹性带中的每一者中,该吸收性主体包括液体可渗透的顶片、液体不可渗透的底片、夹置在其间的吸收材料区以及沿两个横向边缘设置从而在纵向上延伸并叠加顶片的一对内箍,其中该内箍从顶片朝向纵向轴线延伸以形成自由边缘;
[0007]该前弹性带的横向边缘的整个长度与后弹性带的横向边缘的一定长度缝合以限定一对侧缝,其中该侧缝具有接缝长度LS;
[0008]该后弹性带被分成多个区,该多个区在横向上跨越并相对于接缝长度LS的百分比由其从远侧边缘到近侧边缘的位置来限定,其中远侧边缘被认为是0%,并且近侧边缘被认为是100%,其中;腰部防护部分被设置在LS的约25%至约60%的位置内,该腰部防护部分
朝向从闭合基线到开口边缘的裆区延伸,其中腰部防护部分部分地粘结到后弹性带的其余部分以限定口袋;
[0009]其中该对内箍的每个自由边缘包括未附接部分、附接部分和分隔点,该未附接部分未附接到顶片并且从前区穿过裆区延伸到后区,该附接部分附接到顶片并且邻近未附接部分,该分隔点使附接部分和未附接部分分离,其中未附接部分的至少某部分包括处于活力弹性的纵向延伸的内箍弹性主体;
[0010]其中内箍的分隔点被定位成叠加口袋,或在纵向上距腰部防护部分的开口边缘更近侧约5mm内。
附图说明
[0011]虽然本说明书通过特别指出并清楚地要求保护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作出结论,其被认为形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但据信由下列说明并结合附图可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其中类似标号用于指示基本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吸收制品的一个实施方案的透视图。
[0013]图2A为示出了面向衣服表面的本专利技术的吸收制品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性平面图,该吸收制品的接缝未接合并且处于平坦未收缩状态。
[0014]图2B至图2C为示出了面向身体的表面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性平面图,其中接缝未接合并且处于平坦未收缩状态,并且其中内箍移除。
[0015]图2D至图2E为示出了面向身体的表面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示意性平面图,其中接缝未接合并且处于平坦未收缩状态。
[0016]图3A至图3D为用于制作沿线L2截取的图2A至图2E的实施方案的前体的示意性横截面视图,其中夸大了厚度尺寸。
[0017]图4为穿着在人体模型上的本专利技术的裤型制品的一个实施方案的侧视图。
[0018]图5为根据本文“全制品力值测量”的吊架式样本固定夹具的示例的示意图。
[0019]图6为示出了样本的面向身体的表面的制备用于侧面渗漏测试的样本的示例的示意图。
[0020]定义
[0021]如本文所用,以下术语应具有下文指定的含义:
[0022]“吸收制品”是指可以裤型、胶粘尿布、失禁短内裤、女性卫生内衣等形式的穿戴制品,该穿戴制品被构造成还吸收和容纳各种流出物,诸如从身体排出的尿液、粪便和经液。“吸收制品”可用作可适于与用于提供吸收和容纳功能的单独的一次性吸收插入件接合的外覆盖件,诸如PCT公布WO 2011/087503A中所公开的那些。
[0023]“裤”是指具有预成形的腰部开口和腿部开口的一次性吸收制品。可通过将穿着者的腿伸入腿部开口并将裤提拉到围绕穿着者的下体的适当位置来穿用裤。裤通常也称作“闭合尿布”、“预紧固尿布”、“套穿尿布”、“训练裤”和“尿布裤”。
[0024]“纵向”是指从制品的一个腰部边缘向相对的腰部边缘基本上垂直延伸并且通常平行于制品的最大线性尺度的方向。
[0025]“横向”是指垂直于纵向的方向。
[0026]“近侧”和“远侧”分别是指相对于制品的纵向中心更近或更远的位置。
[0027]“向内”和“向外”分别是指相对于制品的横向中心更近或更远的位置。
[0028]“面向身体”和“面向衣服”分别指元件的相对位置或者元件或一组元件的表面的相对位置。“面向身体”是指在穿着期间元件或表面比某些其他元件或表面更靠近穿着者。“面向衣服”是指在穿着期间元件或表面比某些其他元件或表面更远离穿着者(即,元件或表面靠近穿着者的衣服,该衣服可能穿着在一次性吸收制品之上)。
[0029]“设置”是指元件被定位于特定的部位或位置。
[0030]“接合的”是指这样一些构型:其中通过将一个元件直接附连到另一个元件而使该元件直接固定到另一个元件;其也指这样一些构型:其中通过将一个元件附连到中间构件、继而再将中间构件附连到另一个元件,而使该元件间接固定到另一个元件。
[0031]“膜”是指片状材料,其中材料的长度和宽度远远超过材料的厚度。典型地,膜具有约0.5mm或更小的厚度。
[0032]“水可透过的”和“水不可透过的”是指在一次性吸收制品的预期使用的范围内材料的渗透性。具体地,术语“水可透过的”是指具有孔、开口和/或互连的空隙空间的层或层状结构,该层和/或层状结构允许液体水、尿液或合成尿液在没有加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具有纵向和横向的吸收制品,所述吸收制品包括前弹性带、后弹性带、裆区、腰部开口和一对腿部开口;所述裆区在所述前弹性带和所述后弹性带之间纵向延伸;所述吸收制品包括吸收性主体,所述吸收性主体在所述裆区的整个纵向尺寸上延伸,并且进一步部分地延伸到所述前弹性带和所述后弹性带中的每一者中,所述吸收性主体包括液体可渗透的顶片、液体不可渗透的底片、夹置在其间的吸收材料区以及沿两个横向边缘设置从而在所述纵向上延伸并叠加所述顶片的一对内箍,其中所述内箍从所述顶片朝向纵向轴线延伸以形成自由边缘;所述前弹性带的横向边缘的整个长度与所述后弹性带的横向边缘的一定长度缝合以限定一对侧缝,其中所述侧缝具有接缝长度LS;所述后弹性带被分成多个区,所述多个区在所述横向上跨越并相对于所述接缝长度LS的百分比由其从远侧边缘到近侧边缘的位置来限定,其中所述远侧边缘被认为是0%,并且所述近侧边缘被认为是100%,其中;腰部防护部分被设置在LS的约25%至约70%的位置内,所述腰部防护部分朝向从闭合基线到开口边缘的所述裆区延伸,其中所述腰部防护部分部分地粘结到所述后弹性带的其余部分以限定口袋;其中所述一对内箍的每个自由边缘包括未附接部分、附接部分和分隔点,所述未附接部分未附接到所述顶片并且从所述前区穿过所述裆区延伸到所述后区,所述附接部分附接到所述顶片并且邻近所述未附接部分,所述分隔点使所述附接部分和所述未附接部分分离,其中所述未附接部分的至少某部分包括处于活力弹性的纵向延伸的内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旭藤川公杨骐森本广一AP苏鲁什
申请(专利权)人:宝洁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