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279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09:59
抑制制冷循环装置的能力下降。具备:具有形成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室(115)的压缩机构(111)和被由压缩机构压缩前的制冷剂冷却的被冷却部(112)的压缩机(11);使由压缩机压缩后的制冷剂散热的散热器(12);使由散热器散热后的制冷剂减压的蒸发器用减压部(13);使由制冷剂减压部减压后的制冷剂蒸发的蒸发器(14);获取在冷却被冷却部后且流入压缩室前的制冷剂的状态的获取部(68、203);以及基于获取部获取的制冷剂的状态来控制流入压缩室的所述制冷剂的过热度的控制部(202)。冷剂的过热度的控制部(202)。冷剂的过热度的控制部(20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制冷循环装置
[0001]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0002]本申请基于2020年2月20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20

27082号及2020年11月10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20

187226号,并将其记载内容援用于此。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制冷剂冷却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0004]专利文献1记载了一种用于制冷循环装置的压缩机,该压缩机是构成为以制冷剂冷却电机的电动压缩机。
[0005]该现有技术的压缩机具有壳体、电机以及压缩单元。壳体收容电机和压缩单元。由制冷循环装置的蒸发器蒸发的制冷剂流入壳体。流入壳体后的制冷剂在从电机吸热后,被吸入压缩单元并被压缩。通过制冷剂从电机吸热来冷却电机。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

207422号公报
[0009]由于由蒸发器蒸发的制冷剂流入壳体而被吸入压缩机,因此如果制冷剂从电机吸热,则吸入压缩单元的制冷剂的密度降低。
[0010]压缩单元排出的制冷剂的流量(具体而言,重量流量)减少被吸入压缩单元的制冷剂的密度降低的量。因此,由于在在制冷循环装置循环的制冷剂的流量减少,因此制冷循环装置的能力下降。
[0011]尤其是,由于制冷循环装置的热负荷越高,压缩机所要求的动力越大且电机的发热量越大,因此被吸入压缩单元的制冷剂的密度大幅地降低且制冷循环装置的能力大幅度地降低。<br/>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点,其目的在于抑制制冷循环装置的能力下降。
[0013]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压缩机、散热器、蒸发器用减压部、蒸发器、获取部以及控制部。
[0014]压缩机具有压缩机构和被冷却部,该压缩机构形成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室,该被冷却部被由压缩机构压缩前的制冷剂冷却。散热器使由压缩机压缩后的制冷剂散热。蒸发器用减压部使由散热器散热后的制冷剂减压。蒸发器使由制冷剂减压部减压后的制冷剂蒸发。
[0015]获取部获取在冷却被冷却部后且流入压缩室前的制冷剂的状态。控制部基于获取部获取的制冷剂的状态来控制流入压缩室的制冷剂的过热度。
[0016]由此,由于能够抑制被吸入压缩机构的制冷剂的密度下降,因此能够抑制制冷循
环装置的能力伴随着对被冷却部进行冷却而下降。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0018]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剖视图。
[0019]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控制部的框图。
[0020]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所执行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0021]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中的制冷剂的状态的变化的莫里尔图。
[0022]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0023]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所执行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0024]图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0025]图9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0026]图10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过热度的计算步骤的说明图。
[0027]图11是说明第五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压缩机吸入制冷剂密度的计算的方法的说明图。
[0028]图12是第六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0029]图13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所执行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0030]图14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中的制冷剂的状态的变化的莫里尔图。
[0031]通过参照添附的附图并且根据下述详细的描述而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和其他目的、特征以及优点更明确。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多个方式进行说明。在各实施方式中,有对与先行的实施方式中已说明的事项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的情况。在各实施方式中仅对结构的一部分进行说明的情况下,能够将先行的已说明的其他实施方式应用于结构的其他部分。除了将在各实施方式中明示能够具体地组合的部分彼此组合,只要在组合没有特别地发生障碍,即使没有明示也可以将实施方式彼此部分地组合。
[0033](第一实施方式)
[0034]图1所示的制冷循环装置10在空调装置中加热向空调对象空间吹送的空气。
[0035]制冷循环装置10是具备压缩机11、散热器12、蒸发器用膨胀阀13以及蒸发器14的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循环。压缩机11压缩并排出制冷剂。
[0036]散热器12使从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与向空调对象空间吹送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散热。
[0037]蒸发器用膨胀阀13是使从散热器12流出后的制冷剂减压的蒸发器用减压部。蒸发器用膨胀阀13是具有构成为能够变更节流开度的阀芯和使阀芯的开度变化的电动致动器而构成的电动式的可变节流机构。
[0038]蒸发器14使在蒸发器用膨胀阀13被减压后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蒸发。在本例中,蒸发器14使制冷剂与外气进行热交换而从外气吸热。送风机30是向蒸发器14吹送外气的外气送风部。送风机30是通过电动机驱动风扇的电动送风机。
[0039]在制冷循环装置10中,采用HFC系制冷剂(具体而言,R134a)作为制冷剂,并且构成高压侧制冷剂压力不超过制冷剂的临界压力的亚临界制冷循环。也可以采用HFO系制冷剂(例如,R1234yf)作为制冷剂。在制冷剂中混入用于润滑压缩机11内的滑动部位的制冷机油(以下,称为油),并且制冷机油的一部分与制冷剂一同在循环中循环。
[0040]压缩机11是具有压缩机构部111、电动机部112、轴113以及壳体114的电动压缩机。压缩机构部111吸入、压缩并排出制冷剂。电动机部112是驱动压缩机构部111旋转的旋转驱动源。电动机部112是通过供给电力来输出旋转驱动力的电动机。电动机112是由制冷剂冷却的被冷却部。
[0041]轴113是将从电动机部112输出的旋转驱动力向压缩机构部111传递的旋转轴。壳体114形成压缩机11的外壳。压缩机构部111、电动机部112以及轴113经由壳体114而一体化。
[0042]压缩机11在搭载于制冷循环装置10的状态下,构成为轴113在大致水平方向上延伸的所谓的横卧式。
[0043]压缩机构部111具有可动涡旋盘和固定涡旋盘。可动涡旋盘通过从轴113传递的旋转驱动力而进行公转运动。固定涡旋盘固定于壳体114且与可动涡旋盘啮合。在可动涡旋盘与固定涡旋盘之间形成有压缩制冷剂的压缩室115。
[0044]在壳体114中的电动机部112的附近部位形成有吸入端口114a。吸入端口114a将从蒸发器14流出的制冷剂吸入壳体114内。
[0045]如图2中的箭头所示,从吸入端口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压缩机(11),该压缩机具有压缩机构(111)和被冷却部(112),该压缩机构形成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室(115),该被冷却部被由所述压缩机构压缩前的所述制冷剂冷却;散热器(12),该散热器使由所述压缩机压缩后的所述制冷剂散热;蒸发器用减压部(13),该蒸发器用减压部使由所述散热器散热后的所述制冷剂减压;蒸发器(14),该蒸发器使由所述蒸发器用减压部减压后的所述制冷剂蒸发;获取部(68、203),该获取部获取在冷却所述被冷却部后且流入所述压缩室前的所述制冷剂的状态(Tin);以及控制部(202),该控制部基于所述获取部获取的所述制冷剂的状态来控制流入所述压缩室的所述制冷剂的过热度(SH)。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获取部获取的所述制冷剂的状态来控制所述蒸发器用减压部,从而控制所述过热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旁通部(16),该旁通部使由所述散热器散热后的所述制冷剂绕过所述蒸发器用减压部和所述蒸发器而导向所述压缩机;以及旁通减压部(15),该旁通减压部使在所述旁通部流动的所述制冷剂减压,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获取部获取的所述制冷剂的状态来控制所述旁通减压部,从而控制所述过热度。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热气流路部(31),该热气流路部使由所述压缩机压缩后的所述制冷剂绕过所述散热器、所述蒸发器用减压部和所述蒸发器而导向所述压缩机;以及流量调节部(32),该流量调节部使在所述热气流路部流动的所述制冷剂减压,并且调节在所述热气流路部流动的所述制冷剂的流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岛雅文稻叶淳桑原干治加见佑一三枝弘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