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舒适型减震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2569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09:5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舒适型减震鞋底,其解决了现有鞋底不能同时兼顾减震与舒适透气的技术问题。其设有大底,大底上表面内凹形成中底,中底表面从左向右依次设有防滑区、缓震透气区和回弹排气区,防滑区内设有防滑条纹,缓震透气区包括第一透气圆孔与缓震块,回弹排气区设有排气槽,中底上配合有减震鞋垫,减震鞋垫形状与中底配合,减震鞋垫上设有减震气囊,减震气囊底部与排气槽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用于减震鞋底技术领域。减震鞋底技术领域。减震鞋底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舒适型减震鞋底


[0001]本申请属于减震鞋底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舒适型减震鞋底。

技术介绍

[0002]一般来说,鞋子的舒适程度与鞋底有很大关系,现有鞋子的鞋底或为减震鞋底,或为舒适透气鞋底,很少有可以兼顾减震与舒适透气的鞋底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针对现有鞋底不能同时兼顾减震与舒适透气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兼顾减震与舒适透气的舒适型减震鞋底。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舒适型减震鞋底,其设有大底,大底上表面内凹形成中底,中底表面从左向右依次设有防滑区、缓震透气区和回弹排气区,防滑区内设有防滑条纹,缓震透气区包括第一透气圆孔与缓震块,回弹排气区设有排气槽,中底上配合有减震鞋垫,减震鞋垫形状与中底配合,减震鞋垫上设有减震气囊,减震气囊底部与排气槽连通。
[0005]优选地,减震鞋垫表面设有第二透气圆孔,第二透气圆孔与中底连通。
[0006]优选地,第一透气圆孔和第二透气圆孔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第一透气圆孔和多个第二透气圆孔均均匀分布。
[0007]优选地,减震鞋垫底部设有缓震柱。
[0008]优选地,大底的底层设有防穿刺层。
[0009]优选地,防穿刺层的上方设有减震层。
[0010]优选地,大底的下表面设有防滑纹路。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通过减震鞋垫和中底的配合,实现减震和循环透气的功能,提高了行人走路时的舒适度,同时通过设置防穿刺层保证了行人走路的安全性,通过减震柱、减震块和减震层的共同作用,提高了鞋底的减震能力,从而提高了使用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鞋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减震鞋垫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减震鞋垫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鞋底的侧视截面图;
[0018]图5为本技术鞋底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符号说明:
[0020]1.大底;2.中底;3.防滑条纹;4.第一透气圆孔;5.缓震块;6.排气槽; 7.减震鞋垫;8.减震气囊;9.第二透气圆孔;10.缓震柱;11.防穿刺层;12. 减震层;13.防滑纹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22]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舒适型减震鞋底,其设有大底1,大底1上表面内凹形成中底2,中底2表面从左向右依次设有防滑区、缓震透气区和回弹排气区,防滑区内设有防滑条纹3,缓震透气区包括第一透气圆孔4 与缓震块5,回弹排气区设有排气槽6,中底2上配合有减震鞋垫7,减震鞋垫 7形状与中底2配合,减震鞋垫7上设有减震气囊8,减震气囊8底部与排气槽 6连通。
[0024]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减震鞋垫7表面设有第二透气圆孔9,第二透气圆孔9与中底2连通。
[0025]大底1和中底2都可以对脚进行支撑保护,其中防滑区可以防止脚底与鞋底之间打滑,在行走过程中产生危险,具体通过防滑条纹3来实现防滑效果;缓震透气区可以起到减震作用,对人脚进行保护,以缓解脚走路产生的疲惫感,具体通过缓震块5来实现减震效果;回弹排气区可以实现鞋底空气的循环流通,具体为当脚后跟踩在减震气囊8上时,减震气囊8被向下挤压,从而使排气槽 6内的空气被挤压到第二透气圆孔,并通过第二透气圆孔穿过减震鞋垫7,当脚后跟抬起时,减震气囊8回弹,空气重新进入排气槽6内,实现鞋底空气的循环流通,以保证鞋内的透气性,提高了鞋子的舒适度。
[0026]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气圆孔4和第二透气圆孔9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第一透气圆孔4和多个第二透气圆孔9均均匀分布。多个数量的透气孔均匀分布有利于鞋底空气的顺畅流通,同时可以分散气流,增大鞋底空气的循环流通面积,从而提高了鞋底的舒适度。
[0027]如图3所示,减震鞋垫7底部设有缓震柱10。人走路脚在下踩时,由于缓震柱10的作用,脚底不会直接作用在较硬的鞋底上,而是有缓震柱10在中间起到缓震作用,从而减小了鞋底对脚的作用力,使人们在走路时更舒适。
[0028]如图4所示,大底1的底层设有防穿刺层11。行人在走路时鞋底会有踩到尖锐物体的风险,当不小心踩到尖锐物体时,防穿刺层11可以防止尖锐物体刺穿鞋底,对人脚造成伤害,通过设置防穿刺层11保证了行人走路的安全性。
[0029]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防穿刺层11的上方设有减震层12。减震层 12采用缓震弹性材料,在行人走路时起到回弹减震的效果,使行人在走路时更省力,从而带来更好的
使用体验。
[0030]如图5所示,大底1的下表面设有防滑纹路13。防滑条纹3可以增大鞋底的摩擦力,使行人在较滑的路上也可以稳定的行走,从而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
[0031]本技术在使用时,脚后跟下踩挤压减震气囊8,使排气槽6内的空气排空,空气经第二透气圆孔9穿过鞋垫,然后脚后跟抬起,减震气囊8回弹,空气重新进入排气槽6内,实现了鞋底空气的循环流通,同时通过缓震柱10、缓震块5和减震层12的共同作用,提高了鞋底的减震能力,从而提高了使用的舒适度。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3]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舒适型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其设有大底,所述大底上表面内凹形成中底,所述中底表面从左向右依次设有防滑区、缓震透气区和回弹排气区,所述防滑区内设有防滑条纹,所述缓震透气区包括第一透气圆孔与缓震块,所述回弹排气区设有排气槽,所述中底上配合有减震鞋垫,所述减震鞋垫形状与所述中底配合,所述减震鞋垫上设有减震气囊,所述减震气囊底部与所述排气槽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型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鞋垫表面设有第二透气圆孔,所述第二透气圆孔与所述中底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明葛生龙李妮妮于杰丛晓伟
申请(专利权)人:金猴集团威海鞋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