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肢体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2404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肢体固定装置,该护理用患者固定架包括,用于在护理使用中将整个固定架装置固定于护理床台位置的底板构件;用于对被护理患者的肢体进行医疗支托的肢体架;用于防止将护理患者的肢体固定于肢体架的过程中发生滑动的紧扣装置和用于对整个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肢体固定装置进行方向调节与固定的限位调节单元。本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肢体固定装置解决了现有肢体固定装置无法进行左右角度方向调节的问题,兼顾长度调节与方向调节,能够适应更多样的肢体固定护理需求。理需求。理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肢体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护理用装置
,尤其涉及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肢体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生活中,骨科伤病已不算是罕见病症,无论是意外因素引起的骨创伤还是环境因素引起的骨肿瘤、风湿性关节炎等等,骨科伤病已经成为一大医学重点研究对象。而部分骨科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还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护理治疗,在医务人员对骨科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治疗时,需要借助支撑装置对于患者肢体进行固定矫正,以减少患者术后受到二次伤害的情况。而现有的腿部支撑架装置,支撑架与腿部接触的结构较为简单,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患者腿部之间的距离和角度。
[0003]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210727887U的专利文献所提出的一种护理用患者肢体固定装置,包括底板、紧扣装置和第一肢体架,所述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紧扣装置,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侧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肢体架,所述第一肢体架上表面的一侧通过转动轴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架。该护理用患者肢体固定装置,通过第一滑动块、第二滑动块的设置,可以使工作人员调节两个滑动块的长短距离。但该装置并不能实现水平方向的左右调节,对于需要进行角度调整的患者固定并不理想。
[0004]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专利技术人做出本技术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技术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技术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
技术介绍
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所提出的固定装置无法进行水平方向左右调节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肢体固定装置。
[0006]本技术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肢体固定装置包括:底板构件,用于在护理使用中将整个固定架装置固定于护理床台位置并提供能够让限位调节单元在规定路径上进行调节的滑动轨道;限位调节单元,通过自身滑动作用对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肢体固定装置进行方向调节与固定;紧扣装置,用于防止将护理患者的肢体固定于肢体架的过程中发生滑动;限位调节单元,用于对整个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肢体固定装置进行方向调节与固定。
[0007]底板构件靠限位调节单元一侧表面上配置有以连接杆为圆心的可供限位调节单元进行滑动的弧状凹槽;通过限位调节单元在底部构件上沿弧状凹槽路径的滑动,以使得与限位调节单元相连的肢体架能够在底板构件上进行左右方向的调节。
[0008]根据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弧状凹槽内与地面成水平一侧以均匀或非均匀的方式间隔排布有若干能够与限位调节单元的固定块实现可拆卸连接的方向限位孔。当弧状凹槽
内至少一个方向限位孔被限位调节单元的固定块以贯穿方式插入时,限位调节单元可在底板构件上将以相应的旋转角度维持当前姿态直至对应的固定块被撤出。
[0009]根据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固定块背离于弧状凹槽接触面的一侧以包裹姿态连接有能够与用于对被护理患者的肢体进行医疗支托的肢体架进行可拆卸连接的卡托装置。
[0010]根据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卡托装置两侧与弧状凹槽的垂直于水平面两侧装配有能进行较小程度咬合的齿状结构的摩擦部件。
[0011]根据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卡托装置靠近固定块的两侧接触面上配置有避免固定块被推入至方向限位孔时固定块与卡托装置相脱离的倒钩结构。
[0012]根据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卡托装置与固定块背离弧状凹槽接触面的一侧连接部连接有不少于一个可基于形变产生弹性势能的弹性蓄能装置。
[0013]根据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卡托装置以底板构件所在平面呈法向垂直的两侧面内装配有可与肢体架的滑动块两侧凹陷卡槽相对应的卡位部件。
[0014]根据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滑动块与凹陷卡槽同位面上靠近卡托装置两侧接触面上以均匀或非均匀的方式间隔排布有若干能够与卡托装置通过以贯穿方式插入的插销实现可拆卸连接的长度定位孔。
[0015]根据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滑动块与肢体架的主支托块于背离底板构件一侧沿患者固定肢体轴向方向均配置有U型凹槽。
[0016]根据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滑动块与主支托块以底板构件所在平面呈法向垂直的一侧连接有用于将护理患者的肢体固定于肢体架上的紧扣装置,相应对面配置有可与紧扣装置进行可拆卸连接的对应扣环。
[0017]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18]1.在底板构件上设计弧状凹槽,能够使装置支撑架进行左右角度调整,以使得装置能够适应患者更加灵活的肢体固定角度需求。
[0019]2.利用限位调节装置的固定块结构与弧状凹槽内的方向限位孔相互锁定作用,对调整后的方向位置加以固定,以使得装置更加在护理治疗中保留其稳固特征。
[0020]3.滑动块上与卡托装置的卡槽相配合,可以使本装置支撑患者肢体段能够进行长度调节,以使得本装置能够满足不同患者对不同长短肢体进行固定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的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肢体固定装置的简化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的底板构件的简化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的限位调节单元的简化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列表
[0025]1:底板构件;110:弧状凹槽;111:方向限位孔;120:连接孔;2:限位调节单元;210:固定块;230:摩擦部件;220:卡托装置;240:弹性蓄能装置;250:卡位部件;222:卡位孔;3:肢体架;310:连接杆;320:滑动块;321:凹陷卡槽;322:长度定位孔;323:插销;324:第一滑动块;325:第二滑动块;330:主支托块;340:柔性缓冲装置;331:扣栓;4:紧扣装置;410:锁定部件;411:扣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7]实施例1
[0028]图1示出了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肢体固定装置,该护理用患者固定架包括,用于在护理使用中将整个固定架装置固定于护理床台位置的底板构件1;用于对被护理患者的肢体进行医疗支托的肢体架3;用于防止将护理患者的肢体固定于肢体架3的过程中发生滑动的紧扣装置4和用于对整个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肢体固定装置进行方向调节与固定的限位调节单元2。
[0029]如图2所示,该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肢体固定装置的底板构件1靠与肢体架3的连接杆310相连一侧表面上配制有以连接杆310为圆心的弧状凹槽110;弧状凹槽110可供限位调节单元2于底部构件1上以连接杆310为圆心的圆弧路径上进行滑动。由于限位调节单元2在底部构件1上沿弧状凹槽路径进行的滑动作用,以使得与限位调节单元2相连的肢体架3可在底板构件上进行左右方向的调节,从而达到调节固定架装置方向的目的,更便于本肢体固定装置能够以更多角度对患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肢体固定装置,所述肢体固定装置包括:底板构件(1),用于在护理使用中将整个固定架装置固定于护理床台位置并提供能够让限位调节单元(2)在规定路径上进行调节的滑动轨道;限位调节单元(2),通过自身滑动作用对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肢体固定装置进行方向调节与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构件(1)靠限位调节单元(2)一侧的表面上配置有以连接杆(310)为圆心的能够供限位调节单元(2)进行滑动的弧状凹槽(110);通过所述限位调节单元(2)在所述底板构件(1)上沿所述弧状凹槽(110)路径的滑动,以使得与所述限位调节单元(2)相连的肢体架(3)能够在所述底板构件(1)上进行左右方向的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肢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状凹槽(110)内与地面成水平一侧以均匀或非均匀的方式间隔排布有若干能够与所述限位调节单元(2)的固定块(210)实现可拆卸连接的方向限位孔(111),当所述弧状凹槽(110)内至少一个方向限位孔(111)被所述限位调节单元(2)的所述固定块(210)以贯穿方式插入时,所述限位调节单元(2)能够在所述底板构件(1)上将以相应的旋转角度维持当前姿态直至对应的所述固定块(210)被撤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肢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10)背离于所述弧状凹槽(110)接触面的一侧以包裹姿态连接有能够与用于对被护理患者的肢体进行医疗支托的肢体架(3)进行可拆卸连接的卡托装置(22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肢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托装置(220)两侧与所述弧状凹槽(110)的两侧装配有能进行咬合的齿状结构的摩擦部件(23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思司陶涛徐继洋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司法警察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