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预制墙吊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12385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预制墙吊装系统,包括预制墙和吊装机构,所述预制墙上开设穿接部,所述穿接部为开槽和/或穿墙孔,所述吊装机构穿过穿接部,使吊装机构承托预制墙,所述吊装机构两端具有用以与吊具连接的吊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吊装机构通过与预制墙穿墙部的配合实现吊装,结构及吊装方式都非常简单,能够节约材料,降低成本,而且具有利于装卸和周转,安全性高的优点。安全性高的优点。安全性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预制墙吊装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预制墙吊装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预制墙,在建筑工程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公开号为CN21250690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砌块墙及其吊装系统,该吊装系统包括角钢、吊装槽钢、吊装带,两根角钢分别设置于装配式砌块墙的两侧,角钢之间的间距与装配式砌块墙的厚度相配,以使装配式砌块墙抵持于角钢之上;吊装槽钢的凹槽与装配式砌块墙的厚度相配,以使吊装槽钢安装于装配式砌块墙的顶部;吊装带环绕角钢、装配式砌块墙、吊装槽钢以构成一体结构;吊装槽钢具有吊环。申请人过去采用过这种吊装系统,其虽然能够实现吊装,但是存在废材料、成本高,吊装带打包麻烦,难以周转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预制墙吊装系统的技术方案。
[0004]一种装配式预制墙吊装系统,包括预制墙和吊装机构,所述预制墙上开设穿接部,所述穿接部为开槽和/或穿墙孔,所述吊装机构穿过穿接部,使吊装机构承托预制墙,所述吊装机构两端具有用以与吊具连接的吊耳。
[0005]进一步地,所述吊装机构为绑带,绑带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吊耳。
[0006]进一步地,所述穿接部为开设于预制墙底部的开槽,所述绑带自该开槽穿过,使绑带承托预制墙;
[0007]或者,所述穿接部为开设于预制墙上的穿墙孔,所述绑带穿过该穿墙孔,使绑带承托预制墙。
[0008]进一步地,所述穿接部为穿墙孔,所述吊装机构为螺栓吊装机构,其包括吊装螺栓、两块安装板及两个第二吊耳,所述吊装螺栓穿设于预制墙的穿墙孔上,两块所述安装板分别连接于吊装螺栓的两端并分别紧贴于预制墙正反两面,两根所述第二吊耳一一对应连接于两块安装板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吊耳为竖直设置的长条形结构,其下端与对应安装板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吊耳为开口朝下设置的U形结构。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吊耳具有吊装口。
[0012]进一步地,所述预制墙上对称连接两组吊装机构。
[0013]进一步地,所述预制墙上配合安装加固机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两根加固条和若干加固螺栓,两根所述加固条分别紧贴于预制墙正反两面,若干所述加固螺栓连接于两根加固条之间并间隔设置,所述加固螺栓还穿设于预制墙上。
[0014]进一步地,所述吊装机构和加固机构均有两组,且均对称安装于预制墙上。
[0015]进一步地,所述吊装机构和加固机构均有两个,且均对称安装于预制墙上,两个所述加固机构的间距大于两个吊装机构的间距。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技术中吊装机构通过与预制墙穿墙部的配合实现吊装,结构及吊装方式都非常简单,能够节约材料,降低成本,而且具有利于装卸和周转,安全性高的优点。本技术既可用于砌块墙,也可用于板材墙。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9]图2为实施例1中绑带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1]图4为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2]图5为实施例2中加固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4]图7为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5]图8为实施例3中螺栓吊装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另一端”、“外侧”、“上”、“内侧”、“水平”、“同轴”、“中央”、“端部”、“长度”、“外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本技术主要针对装配式建筑非现场砌筑填充墙领域,以砌块、ALC条板各类块材,工厂拼装、预制而成的轻质预制外墙的加固机构及吊装机构。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8]实施例1
[0029]请参阅图1

2,一种装配式预制墙吊装系统,包括预制墙3和两个吊装机构,预制墙3上开设两个穿墙部,穿墙部为沿预制墙3厚度方向开设于预制墙3底部的开槽300,吊装机构为绑带4,绑带4为柔性的绳子或锁链,其中部自该开槽300穿过,使绑带4承托预制墙3,绑带4两端具有用以与吊具连接的第一吊耳400。
[0030]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的绑带4结构和吊装方式都非常简单,能够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具有利于装卸和周转,安全性高的优点。
[0031]本实施例可以加装下述的加固机构2。
[0032]实施例2
[0033]请参阅图3

5,一种装配式预制墙吊装系统,包括预制墙3、两个吊装机构和两个加固机构2,预制墙3上开设穿墙孔,吊装机构为绑带4,绑带4为柔性的绳子或锁链,其中部穿过穿墙孔,使绑带4承托预制墙3,绑带4两端具有用以与吊具连接的第一吊耳400。
[0034]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的绑带4结构和吊装方式都非常简单,能够节省材料,降低
成本,具有利于装卸和周转,安全性高的优点。
[0035]继续参阅图5,加固机构2包括两根加固条20以及若干加固螺栓21,两根加固条20分别紧贴于预制墙3正反两面,若干加固螺栓21连接于两根加固条20之间并间隔设置,加固螺栓21还穿设于预制墙3上,预制墙3上具有与加固螺栓21对应的孔洞。
[0036]其中,加固条20为槽钢结构,其上设置用以与加固螺栓21连接的第二孔洞200,第二孔洞200为腰型孔。
[0037]可以理解,通过加固机构2对墙体进行加固,采用螺栓对拉槽钢夹紧墙板的方式,利用槽钢的高刚度提升墙板的抗折,减少墙体吊运过程中的碰撞。
[0038]加固机构2使用方法如下:
[0039]1、槽钢一共有三道螺栓孔,实心墙自上而下板第一道、第三道对拉夹紧,带窗墙板第一道轻轻贴紧,第二道、第三道夹紧;
[0040]2、实心墙:墙长L<1m时,采用1对槽钢,此时槽钢设置于墙体中部;1m≤墙长L<3m时,采用2对槽钢,此时槽钢设置于墙端以里约1/5墙长部位;3m<墙长L时,采用3对槽钢,此时二侧的槽钢设置于墙端以里约1/5墙长部位,中间的槽钢设置于墙体中部。
[0041]3、窗洞墙:槽钢设置于窗垛中间。
[0042]继续参阅图3,图中预制墙3为实心墙,加固机构2有两个,对称配合安装于预制墙3两侧,吊装机构1同样有两个,对称配合安装于预制墙3两侧。两个加固机构2的间距大于两个吊装机构1的间距。
[0043]继续参阅图4,图中预制墙3为实心墙。
[0044]实施例3
[0045]请参阅图6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预制墙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墙(3)和吊装机构,所述预制墙(3)上开设穿接部,所述穿接部为开槽(300)和/或穿墙孔,所述吊装机构穿过穿接部,使吊装机构承托预制墙(3),所述吊装机构两端具有用以与吊具连接的吊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预制墙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机构为绑带(4),所述绑带(4)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吊耳(4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预制墙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接部为开设于预制墙(3)底部的开槽(300),所述绑带(4)自该开槽(300)穿过,使绑带(4)承托预制墙(3);或者,所述穿接部为开设于预制墙(3)上的穿墙孔,所述绑带(4)穿过该穿墙孔,使绑带(4)承托预制墙(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预制墙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接部为穿墙孔,所述吊装机构为螺栓吊装机构(1),其包括吊装螺栓(10)、两块安装板(11)及两个第二吊耳(12),所述吊装螺栓(10)穿设于预制墙(3)的穿墙孔上,两块所述安装板(11)分别连接于吊装螺栓(10)的两端并分别紧贴于预制墙(3)正反两面,两根所述第二吊耳(12)一一对应连接于两块安装板(11)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展斌张云芹蔡焱欣姚秋婷赵盼盼鲁鹏方向明张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三丰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