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严寒地区的冷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2175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严寒地区的冷却塔,包括冷却塔主框架,冷却塔主框架内部的底端设有水盆,水盆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电加热器,冷却塔主框架一侧的外壁上设有出水口,出水口的一端延伸至水盆的内部,出水口一侧的冷却塔主框架外壁上设有进水口,水盆上方的冷却塔主框架内部设有冷却塔支撑件,冷却塔支撑件的顶端设有淋水填料,淋水填料远离冷却塔支撑件一端的冷却塔主框架内部设有布水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使得该冷却塔的密闭性更为良好,进而减少了水滴产生漂溅的可能,还降低了进风口的面积,且能够提高进风区域的温度,并能够缓解进风区域结冰的状况,而且使得水汽更不易从冷却塔逸出。更不易从冷却塔逸出。更不易从冷却塔逸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严寒地区的冷却塔


[0001]本技术涉及冷却塔
,具体为一种用于严寒地区的冷却塔。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呈现冬夏温差很大的一种状态,夏季炎热,冬季气温达到零下20

30℃,此时常规的逆流式冷却塔存在如下几种问题:冬季运行时,由于水流的流下及溅射,易在进风口结冰;水汽的飘滴,易在塔周围形成一层冰层;水盆面积大,冬季时,各区温度不一致,易形成分布式冰层;冬季停机,没有及时排空水,易冻裂水盆。
[0003]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北方常用干湿联合式冷却塔,夏季时,水喷淋通过蒸发及与冷空气换热降温;冬季时,循环水走闭式系统,从盘管通过,与冷空气换热。
[0004]由于冬季无法通过蒸发散热,需要很大的风量与循环水换热降温,此时同样的处理能力,干湿联合冷却塔体积将比常规冷却塔大的多,且风电机能耗更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严寒地区的冷却塔,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冷却塔需要很大的风量与循环水换热降温,且冷却塔体积较大,并且风电机能耗较高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严寒地区的冷却塔,包括冷却塔主框架,所述冷却塔主框架内部的底端设有水盆,所述水盆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电加热器,所述冷却塔主框架一侧的外壁上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一端延伸至水盆的内部,所述出水口一侧的冷却塔主框架外壁上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一端延伸至水盆的内部,所述水盆上方的冷却塔主框架内部设有冷却塔支撑件,所述冷却塔支撑件的顶端设有淋水填料,所述淋水填料远离冷却塔支撑件一端的冷却塔主框架内部设有布水组件,所述布水组件的一端延伸至冷却塔主框架的外部,所述布水组件上方的冷却塔主框架内部设有收水器。
[0007]优选的,所述冷却塔主框架的底端设有等间距的脚座,所述脚座的长度大于冷却塔主框架的长度,以达到稳定支撑的目的。
[0008]优选的,所述冷却塔主框架两侧的外表面皆设有等间距的风筒,所述风筒的一端延伸至冷却塔主框架的内部,所述风筒的内部皆安装有入口风机,以使得外界空气经风筒并由进风口流入至冷却塔主框架的内部。
[0009]优选的,所述冷却塔主框架的顶部安装有出风口防护网,以降低外界灰尘经出风口流入至冷却塔主框架的内部。
[0010]优选的,所述水盆一侧的内壁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以达到温控的目的。
[0011]优选的,所述风筒远离冷却塔主框架的一侧设有进风口盘管,所述进风口盘管的内壁上设有等间距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内壁与冷却塔主框架的表面固定连接,以提升进风口区域的温度。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严寒地区的冷却塔不仅使得该冷却塔的密闭性更为良好,进而减少了水滴产生漂溅的可能,还降低了进风口的面积,且能够提高进风区域的温度,并能够缓解进风区域结冰的状况,而且使得水汽更不易从冷却塔逸出;
[0013](1)通过将传统的框架式冷却塔改为箱式冷却塔,使得该冷却塔的密闭性更为良好,从而减少了水滴产生漂溅的可能;
[0014](2)通过将风筒与入口风机下移至冷却塔主框架下端的进风口处,且使得进风口的高度得到降低,在水流顺着淋水填料空隙流下时,由于进风口处的压力更大,使得水呈现一种向内收缩的状态,从而降低了进风口的面积,且降低了水产生漂溅的现象;
[0015](3)通过在水盆的内部设置电加热器,以避免水盆因冬季温度不均而产生局部结冰的现象,而位于风筒位置处设置进风口盘管,引用循环水回水热水给此处空气加热,从而能够提高进风区域的温度,且能够缓解进风区域结冰的状况;
[0016](4)通过将入口风机设置于下部,使得冷却塔主框架下部风压高于上部,且使得冷却塔主框架下部动压高于上部,从而使得水汽更不易从冷却塔逸出。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水盆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冷却塔主框架;2、连接件;3、收水器;4、布水组件;5、淋水填料;6、冷却塔支撑件;7、进风口盘管;8、出水口;9、水盆;10、入口风机;11、风筒;12、脚座;13、出风口防护网;14、进水口;15、电加热器;16、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严寒地区的冷却塔,包括冷却塔主框架1,冷却塔主框架1的底端设有等间距的脚座12,脚座12的长度大于冷却塔主框架1的长度;
[0024]使用时,通过将脚座12设置于冷却塔主框架1的底端,以达到稳定支撑的目的;
[0025]冷却塔主框架1两侧的外表面皆设有等间距的风筒11,风筒11的一端延伸至冷却塔主框架1的内部,风筒11的内部皆安装有入口风机10;
[0026]使用时,通过入口风机10释放风能,以使得外界空气经风筒11并由进风口流入至冷却塔主框架1的内部;
[0027]风筒11远离冷却塔主框架1的一侧设有进风口盘管7,进风口盘管7的内壁上设有等间距的连接件2,连接件2的内壁与冷却塔主框架1的表面固定连接;
[0028]使用时,通过连接件2将进风口盘管7设置于冷却塔主框架1的表面,以提升进风口
区域的温度;
[0029]冷却塔主框架1的顶部安装有出风口防护网13;
[0030]使用时,通过将出风口防护网13设置于冷却塔主框架1的顶部,以降低外界灰尘经出风口流入至冷却塔主框架1的内部;
[0031]冷却塔主框架1内部的底端设有水盆9,水盆9一侧的内壁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6;
[0032]使用时,通过位于水盆9的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6,以达到温控的目的;
[0033]水盆9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电加热器15,冷却塔主框架1一侧的外壁上设有出水口8,出水口8的一端延伸至水盆9的内部;
[0034]出水口8一侧的冷却塔主框架1外壁上设有进水口14,进水口14的一端延伸至水盆9的内部;
[0035]水盆9上方的冷却塔主框架1内部设有冷却塔支撑件6,冷却塔支撑件6的顶端设有淋水填料5,淋水填料5远离冷却塔支撑件6一端的冷却塔主框架1内部设有布水组件4,布水组件4的一端延伸至冷却塔主框架1的外部;
[0036]布水组件4上方的冷却塔主框架1内部设有收水器3。
[0037]本申请实施例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入口风机10释放风能,使得外界空气经风筒11并由进风口流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严寒地区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塔主框架(1),所述冷却塔主框架(1)内部的底端设有水盆(9),所述水盆(9)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电加热器(15),所述冷却塔主框架(1)一侧的外壁上设有出水口(8),所述出水口(8)的一端延伸至水盆(9)的内部,所述出水口(8)一侧的冷却塔主框架(1)外壁上设有进水口(14),所述进水口(14)的一端延伸至水盆(9)的内部,所述水盆(9)上方的冷却塔主框架(1)内部设有冷却塔支撑件(6),所述冷却塔支撑件(6)的顶端设有淋水填料(5),所述淋水填料(5)远离冷却塔支撑件(6)一端的冷却塔主框架(1)内部设有布水组件(4),所述布水组件(4)的一端延伸至冷却塔主框架(1)的外部,所述布水组件(4)上方的冷却塔主框架(1)内部设有收水器(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严寒地区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主框架(1)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海龙马良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中冷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