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经血管介入的装置、系统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213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实施病变动脉血管重建的方法,包括: a)在病变动脉邻近的静脉形成第一个开口; b)在病变动脉与第一个开口邻近的位置形成第二个开口;和 c)在第一个和第二个开口间提供血液流动通道。(*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经皮经血管动脉旁路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由于阻碍物限制了动脉管腔内的血流而引起的进行性疾病,典型的阻碍物是指动脉粥样斑块。心脏及外周动脉的阻塞会导致疼痛、功能障碍甚至死亡。在过去的几年中,很多方法被用来在阻塞动脉的下游组织中进行血管重建。这些方法包括应用人工的、原位静脉或静脉移植物进行的旁路移植术,以及血管成形术、粥样硬化斑切除术和最近的激光经心肌血管重建术。旁路移植术已被证明非常成功,但它需要精湛的外科手术技巧。最近,诸如经胸内窥镜法等更新的技术被Heartport,Inc.和Cardiothoracic Systems,Inc.所采用,显示了对轻损伤性冠脉旁路建立方法的需求。这些方法非常难于实施,而且不能被广泛应用。经心肌激光血管重建术是在心脏壁上钻出多个小孔的技术,看似实用,但其方法至今未被全部接受,而且在应用激光能量建立通道上仍存在问题。由于该技术存在将损伤性降至最低以及不需将患者置于心肺分流术的潜能,因此,临床工作者对此技术仍极感兴趣。本世纪七十年代,几名心血管外科医生曾应用心脏静脉进行血管重建的实验。该方法在冠状血管严重弥漫性狭窄的患者中应用。该技术包括应用乳房内动脉或与隐静脉附着的主动脉作为移植物。移植物并非与冠状动脉的远端缝合,而是在相同位置与冠脉或心静脉连接。结扎静脉的向心端以防止分流,除去患者的心肺分流装置,关闭胸廓。在此模式中,静脉被“动脉化”,允许以逆向方式携带充氧的血液至心脏的小静脉和毛细血管。该技术的成功可能性差异巨大,而且绝大部分已被放弃。问题包括吻合处狭窄、小静脉破裂导致的心内出血和移植物内血栓形成。在本公开内容中提出的装置、系统和方法阐示了经皮血管重建的一种新方法。这里,心静脉既可以是动脉化的,也可以只单纯用作旁路移植物。这一点尚无文献显示有所尝试。原位旁路移植物在外周曾有应用,但仍需切开以连接和结扎静脉端。另外一种方法与此技术存在某些相似之处,称为TIPS法-经颈静脉肝内门脉系统分流。在此方法中,一种移植片固定模被置于肝脏组织内以连接门静脉和下腔静脉。该方法可经皮完成,不具为器官重建血管或为阻塞血管建立旁路的目的,不允许任何两血管中血液逆流,没有伴随栓塞的形成,并需应用移植片固定模。而且,此方法中应用的装置和方法都太过巨大而不能直接用于心脏的小血管。经血管血管间间质术许多年来,开放式外科手术一直是接近组织实施外科手术操作的唯一途径。随着光学时代的来临,多种内窥镜方法得到发展。开始,这些方法利用天然的管口,如尿道、口腔、鼻泪管和肛门。最近,应用经腹和经胸的新技术得到了发展。这些胸腔镜或腹腔镜方法在开放性手术中主要应用长棒状、可弯曲的装置。需要全麻,仍然有几处需要愈合的小伤口。该方法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解剖一致性参考位点的鉴定。对于精确手术,如脑内手术,通常将一支架附于患者头部以提供这种参考。最近,一种“小支架”系统得到发展,该系统应用装备有几个发光二极管(LEDs)的更小的支架。这些发光二极管之间应用装备在顶端的三个摄影机相互关联。这有助于建立支架与界标之间的关联,并确保装置的正确定位。虽然看起来似乎是初步的尝试,但它强调了准确到达所需部位的重要性。传统上,进入血管系统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解决血管问题。血管成形术、粥样硬化斑切除术、移植片固定模、激光血管成形术、溶栓法,甚至心内活检装置都是为血管内应用而设计的。专利技术概述这里提供了利用血管系统作为导管,将介入物置于血管壁内和外的一种装置、系统和方法。根据一个实施方案,将装置在一个便利的入口点导入血管系统,然后向前导入至一个特定靶位点,在该位点做手术切口,允许该装置或其它装置通过或在该口周围进入管道内空间。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一种系统用来作为接近某空间,并可实施操作的通路。这种操作可以为组织的冷冻或部分切除;注射或点滴入药物、物质或材料;组织的切除、操作或修复;提供内窥镜审视或诊断的通路;可植入或临时装置的安置;以血管重建为目标的替代性管道的建立,该管道可允许血液流通;或者可实施其它一些外科手术操作。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系统被用来在第一个切口附近的血管上获得另一个切口,以允许血液在该装置创建的管道中流通。这种方法对于创建替代性血管通路以提供替代性血管重建路径非常有用,如在心脏冠状动脉和心静脉之间。随着特异性的加强,该系统可用来建立冠状动脉旁路、提供心脏静脉动脉性或节段移植术。另外,解剖界标的血管定向分布的稳定性,为在影像或其它导向下重复进入外周血管结构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方法。这对于进入大脑、肾脏、肺脏、肝脏、脾脏和其它组织尤为有用,而相对于组织标记定位、体外支架或所谓的“小支架”体外定向装置系统,更显示了其显著的优势。在最后一个实施方案中,系统被用来在血管的向心端做一个切口,然后通过血管附近的组织,在血管远端重新进入血管。这对于为血管周围的损伤提供一个血流旁路非常有益。优选实施方案详述本专利技术利用血管系统作为到达身体任意部位的完善的管道。所述装置、系统和方法为手术到达间质部位提供了一种新路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通过血管系统经皮到达身体任意部位的系统,并提供了为达到几种外科和医疗效果的基本仪器组合。本专利技术为供血血管发生病变的器官提供了一种经皮血管重建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案,在不用开胸、全麻或心肺分流的情况下,可以完成全部多个冠状动脉旁路的建立。为了给本专利技术提供更加全面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将参考装置的应用一起讨论,所述装置用来经皮在心脏冠状动脉损伤部位建立旁路。但是,对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般方法、系统和装置均可同样用于任一血管周结构的外科操作。本专利技术在将外科手术损伤减到最小的方面提供了一个新概念,即将血管系统单纯作为到达欲手术部位的通道。在适当导引下到达手术部位后,利用一种装置穿过血管周区域以允许插入多种仪器实施手术。这些方法的实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经血管进入颅内并对多种血管周肿瘤、出血、中风影响区域和病变区域进行介入性治疗或诊断;经血管进行大脑、心脏、肾脏、肝脏、肺或骨组织活检;经血管植入药物、材料或装置,如感受器、放射性小管、磁性铁颗粒、气囊、细胞或遗传材料。参考附图说明图1,显示了一个典型的冠状窦导引导管4,前行至腔静脉7并进入心脏1。虽然没有显示,导引导管4已经到达了位于心脏1右心房的冠状窦。该导引导管是本领域熟知的类型,包括一个有充足柔量和大小的枪头,以保证非创伤性插入冠状窦,和一个远端气囊,允许逆向注入造影剂,使心脏静脉系统成像。经血管间质术(TVIS)导引导管5通过导引导管插入,在导引线28上插入一条心静脉3,并到达与冠状动脉2邻近的期望位点。该图显示了TVIS探针27通过TVIS导引导管5前引,通过心静脉3上的手术切口到达冠状动脉2的期望位点。图2更加细致地显示了TVIS导引导管5所包括的多种功能和成分。这里显示的TVIS导引导管5是在导引线28之上前引至心静脉3并位于其中。TVIS导引导管5还提供了气囊21,其目的是为了阻断血流、在管腔内平衡导管或扩张通路。TVIS导引导管5还提供了主动定向探测工具23和被动定向探测工具22中的任一个或两个。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被动定向探测工具22可以应用任意一套已知材料配置,该材料可以通过放射照像、透视、磁性或超声探测位置并将TVI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马科韦
申请(专利权)人:血管转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