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前舱结构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2067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前舱结构和车辆,车辆前舱结构包括:左纵梁、右纵梁、动力总成、空调系统、碰撞传递件。碰撞传递件包括第一推动块和第二推动块,第一推动块位于动力总成和空调系统整体的左侧与左纵梁之间,第二推动块位于动力总成和空调系统整体的右侧与左纵梁之间。碰撞力传递路径为:左纵梁和右纵梁中靠近碰撞侧的纵梁、第一推动块、动力总成和空调系统中的一个、动力总成和空调系统中的另一个、第二推动块、左纵梁和右纵梁中远离碰撞侧的纵梁。由此,在上述路径下,会产生沿Y向的力或分力,使车辆朝远离碰撞的一侧发生侧滑,避免车辆的纵梁过度吸能弯曲或被压缩导致驾驶室被正面碰撞的可能性,提高驾乘人员的安全性。提高驾乘人员的安全性。提高驾乘人员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前舱结构和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前舱结构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针对25%小偏置刚性碰撞工况,一种方式是通过加宽前防撞梁和延长上纵梁结构,另一种方式是在铰链柱和门槛前端中加入各种增强结构等,改进思路相对比较单一,均是在原有的车身结构上做打补丁式加强,通过对车体结构的加强硬抗住来自于25%小偏置刚性壁障的冲击。
[0003]上述改进方式都需要增加白车身(指车身结构件及覆盖件焊接总成,并包括前翼板、车门、发动机罩、行李箱盖,但不包括附件及装饰件的未涂漆的车身)的重量,这样会导致主机厂成本的上升,也会对传统车的燃油经济性和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产生不利影响。
[0004]尤其,对于纯电动汽车来说,由于汽车前舱的动力总成比较小,且离左右两边纵梁比较远,发生碰撞过程中纵梁无法与动力总成接触,无法传递车身侧滑所需的力,并且由于前舱空间有限,很难增加横梁等的结构强度来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前舱结构和车辆。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前舱结构包括:左纵梁、右纵梁、动力总成、空调系统、碰撞传递件,所述右纵梁与所述左纵梁在Y方向相对设置,且所述左纵梁、右纵梁之间形成有布置空间,所述动力总成在所述布置空间内与车身连接,所述空调系统在所述布置空间内与车身连接,且所述空调系统与所述动力总成相邻布置。所述碰撞传递件包括第一推动块和第二推动块,所述第一推动块位于所述动力总成和所述空调系统整体的左侧与所述左纵梁之间,所述第二推动块位于所述动力总成和所述空调系统整体的右侧与所述左纵梁之间,在25%小偏置碰撞时,碰撞力传递路径为: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中靠近碰撞侧的纵梁、所述第一推动块、所述动力总成和所述空调系统中的一个、所述动力总成和所述空调系统中的另一个、所述第二推动块、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中远离碰撞侧的纵梁。
[0007]由此,在左纵梁和右纵梁靠近布置空间的一侧设置碰撞传递件,以使车辆前舱结构在发生25%小偏置碰撞时,在上述碰撞力的传递路径下,会产生沿Y向的力或分力,使车辆朝远离碰撞的一侧发生侧滑,避免车辆的纵梁过度吸能弯曲或被压缩导致驾驶室被正面碰撞的可能性,提高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性。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推动块位于所述空调系统与所述左纵梁之间,所述第一推动块与所述左纵梁连接,所述第一推动块与所述空调系统在Y方向上具有第一间距并且第一间距被构造成在25%小偏置碰撞时消失,以使所述第一推动块挤压所述空调系统。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推动块位于所述空调系统与所述右纵梁之间,所述第二推动块与所述右纵梁连接,所述第二推动块与所述动力总成Y方向上具有第二间距并且
第二间距被构造成在25%小偏置碰撞时消失,以使所述动力总成挤压所述第二推动块。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推动块在Y方向上与所述车身的减震器安装座相对应。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距、所述第二间距为20mm

25mm。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推动块、所述第二推动块均为中空结构且具有至少一个溃缩腔。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推动块由多个方管焊接而成,所述溃缩腔由方管的内孔形成,所述第一推动块包括:多个第一方管、多个第二方管。每个所述第一方管沿Z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一方管沿X方向依次排列形成板体,所述第二方管垂直连接于所述板体,且位于所述板体的同一侧,所述第二方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管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其中一个部分所述第二方管靠近所述板体的一端设置,另一部分所述第二方管靠近所述板体的另一端设置,且两部分所述第二方管在所述第一方管的延伸方向隔开,以形成供所述空调系统的线路穿过的过线空间,所述第二方管与所述左纵梁通过副车架安装座固定。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推动块由多个型钢焊接而成,所述溃缩腔由型钢的内孔形成,所述第二推动块包括:多个第三方管、多个第四方管、斜撑板。每个所述第三方管沿Y方向延伸,且多个所述第三方管并排连接,每个所述第四方管沿X方向延伸,且所述第四方管与所述第三方管垂直连接并构成L形板,所述斜撑板连接在所述L形板的内侧,所述L形板的第三方管的端部与所述右纵梁连接,所述第四方管与所述动力总成在Y方向上相对。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推动块相对于所述第二推动块靠前设置。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前舱结构。
[0017]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9]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前舱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副车架安装座未示出)。
[0020]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前舱结构的左纵梁和第一推动块的示意图。
[0021]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前舱结构的第一推动块的示意图。
[0022]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前舱结构的右纵梁和第二推动块的示意图。
[0023]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前舱结构的第二推动块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车辆前舱结构100;
[0026]左纵梁10;右纵梁20;空调系统30;动力总成40;
[0027]第一推动块50;第一方管51;第二方管52;过线空间53;
[0028]第二推动块60;第三方管61;第四方管62;斜撑板63;
[0029]副车架安装座70。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
[0031]下面参考图1

图5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前舱结构100和车辆。
[0032]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前舱结构100包括:左纵梁10、右纵梁20、动力总成40、空调系统30、碰撞传递件。
[0033]如图1所示,右纵梁20与左纵梁10在Y方向相对设置,且左纵梁10、右纵梁20之间形成有布置空间,动力总成40在布置空间内与车身连接,空调系统30在布置空间内与车身连接,且空调系统30与动力总成40相邻布置。其中,Y方向为整车的宽度方向,也即左右方向,X方向为整车的长度方向,也即前后方向,Z方向为整车的高度方向,也即上下方向。
[0034]碰撞传递件包括第一推动块50和第二推动块60,第一推动块50位于动力总成40和空调系统30整体的左侧与左纵梁10之间,第二推动块60位于动力总成40和空调系统30整体的右侧与左纵梁10之间。
[00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前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纵梁;右纵梁,所述右纵梁与所述左纵梁在Y方向相对设置,且所述左纵梁、右纵梁之间形成有布置空间;动力总成,所述动力总成在所述布置空间内与车身连接;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在所述布置空间内与车身连接,且所述空调系统与所述动力总成相邻布置;碰撞传递件,所述碰撞传递件包括第一推动块和第二推动块,所述第一推动块位于所述动力总成和所述空调系统整体的左侧与所述左纵梁之间,所述第二推动块位于所述动力总成和所述空调系统整体的右侧与所述左纵梁之间,在25%小偏置碰撞时,碰撞力传递路径为: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中靠近碰撞侧的纵梁、所述第一推动块、所述动力总成和所述空调系统中的一个、所述动力总成和所述空调系统中的另一个、所述第二推动块、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中远离碰撞侧的纵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动块位于所述空调系统与所述左纵梁之间,所述第一推动块与所述左纵梁连接,所述第一推动块与所述空调系统在Y方向上具有第一间距并且第一间距被构造成在25%小偏置碰撞时消失,以使所述第一推动块挤压所述空调系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前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动块位于所述空调系统与所述右纵梁之间,所述第二推动块与所述右纵梁连接,所述第二推动块与所述动力总成Y方向上具有第二间距并且第二间距被构造成在25%小偏置碰撞时消失,以使所述动力总成挤压所述第二推动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前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动块在Y方向上与所述车身的减震器安装座相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前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距、所述第二间距为2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晨毛立忠赖泽琪崔营营刘腾涌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