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生产研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2056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0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墨烯生产研磨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壁设置有蓄水腔,所述筒体外侧底部和上部分别连接有外部进水管和外部出水管;所述筒体内部转动安装有承载管,所述承载管上端和底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有内部出水管和内部进水管;所述承载管位于所述筒体内部的外侧设置有旋转盘和研磨辊,所述旋转盘内部设置有与所述承载管内腔连通的内腔体,所述研磨辊内部设置有与所述承载管内腔连通的冷却腔;所述筒体内壁连接有固定盘,所述承载管贯穿固定盘,所述固定盘表面贯穿设置有导流孔。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实现外部冷却和内部冷却双重冷却,冷却效果好,防止研磨发热影响研磨效果和装置的使用寿命;能够对浆料进行双重研磨,研磨效果好。研磨效果好。研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烯生产研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石墨烯生产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生产研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石墨烯是一种以sp2杂化连接的碳原子紧密堆积成单层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新材料。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在材料学、微纳加工、能源、生物医学和药物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
[0003]在石墨烯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研磨装置对浆料进行研磨。但是,目前的研磨装置不具备冷却功能,在研磨过程中容易造成研磨装置和浆料的发热,影响研磨效果和研磨装置的使用寿命,使用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石墨烯生产研磨装置,详见下文阐述。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石墨烯生产研磨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壁设置有蓄水腔,所述筒体外侧底部和上部分别连接有与所述蓄水腔连通的外部进水管和外部出水管;
[0007]所述筒体顶面和底面分别连接有注料管和排料管,所述筒体内部转动安装有承载管,所述承载管沿所述筒体轴向延伸且上下端均穿出所述筒体,所述筒体顶面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承载管旋转的驱动组件,所述承载管上端和底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有内部出水管和内部进水管;所述承载管位于所述筒体内部的外侧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旋转盘和研磨辊,所述旋转盘内部设置有与所述承载管内腔连通的内腔体,所述研磨辊内部设置有与所述承载管内腔连通的冷却腔;所述筒体位于所述研磨辊和所述旋转盘之间的内壁连接有固定盘,所述承载管贯穿所述固定盘,所述固定盘和所述旋转盘之间存在研磨间隙,所述旋转盘的直径小于所述固定盘的直径,所述固定盘表面贯穿设置有导流孔,用于将浆料引入所述固定盘和所述旋转盘之间的间隙。
[0008]采用上述一种石墨烯生产研磨装置,使用时,通过所述注料管将原始浆料注入所述筒体内部,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承载管旋转,所述研磨辊随着所述承载管旋转对浆料进行一重研磨,经一重研磨的浆料落至所述固定盘表面并通过所述导流孔进入所述固定盘和所述旋转盘之间的间隙,所述旋转盘随着所述承载管旋转,与所述固定盘相对旋转,对浆料进行二重研磨,研磨后的浆料进入所述筒体内底部并由所述排料管排出,装置能够对浆料进行双重研磨,研磨效果好;通过所述外部进水管向所述蓄水腔内部注入冷却水,冷却水吸收所述筒体的热量并重所述外部出水管排出,实现外部冷却,通过所述内部进水管向所述承载管注入冷却水,冷却水依次进入所述内腔体和所述冷却腔,冷却水吸收所述旋转盘和所述研磨辊的热量并从所述内部出水管排出,实现内部冷却,装置能够实现外部冷却和
内部冷却双重冷却,冷却效果好,防止研磨发热影响研磨效果和装置的使用寿命。
[0009]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盘上表面设置有导流腔,所述导流腔的底面呈凹弧面结构。
[0010]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盘内部设置有导液腔,所述蓄水腔内壁贯穿设置有导水孔,所述导水孔与所述导液腔相连通。
[0011]作为优选,所述承载管外侧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与所述筒体内底面相接触。
[0012]作为优选,所述承载管位于所述研磨辊上方的外侧连接有搅拌叶片。
[0013]作为优选,所述研磨辊的上部呈倒锥形结构。
[0014]作为优选,所述研磨辊的研磨面为斜面结构,且所述研磨辊的研磨面与所述筒体内壁之间的距离尺寸从上至下依次减小。
[0015]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蜗轮,所述蜗轮连接在所述承载管上端外侧,所述驱动电机连接在所述筒体顶面,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相啮合。
[0016]有益效果在于:1、能够实现外部冷却和内部冷却双重冷却,冷却效果好,防止研磨发热影响研磨效果和装置的使用寿命;
[0017]2、能够对浆料进行双重研磨,研磨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固定盘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2]1、筒体;101、蓄水腔;102、导水孔;2、刮板;3、承载管;4、内部进水管;5、排料管;6、外部进水管;7、旋转盘;701、内腔体;8、固定盘;801、导流孔;802、导流腔;803、导液腔;9、研磨辊;901、冷却腔;10、搅拌叶片;11、注料管;12、内部出水管;13、驱动组件;1301、驱动电机;1302、蜗轮;1303、蜗杆;14、外部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24]参见图1

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石墨烯生产研磨装置,包括筒体1,筒体1内壁设置有蓄水腔101,筒体1外侧底部和上部分别连接有与蓄水腔101连通的外部进水管6和外部出水管14;
[0025]筒体1顶面和底面分别连接有注料管11和排料管5,筒体1内部转动安装有承载管3,承载管3沿筒体1轴向延伸且上下端均穿出筒体1,筒体 1顶面设置有用于驱动承载管3旋
转的驱动组件13,承载管3上端和底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有内部出水管12和内部进水管4;承载管3位于筒体1 内部的外侧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旋转盘7和研磨辊9,旋转盘7内部设置有与承载管3内腔连通的内腔体701,研磨辊9内部设置有与承载管3内腔连通的冷却腔901;筒体1位于研磨辊9和旋转盘7之间的内壁连接有固定盘8,承载管3贯穿固定盘8,固定盘8和旋转盘7之间存在研磨间隙,旋转盘7的直径小于固定盘8的直径,固定盘8表面贯穿设置有导流孔801,用于将浆料引入固定盘8和旋转盘7之间的间隙。
[0026]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固定盘8上表面设置有导流腔802,导流腔802 的底面呈凹弧面结构,这样设置,在导流腔802的导流作用下,便于浆料进入导流孔801内部。
[0027]固定盘8内部设置有导液腔803,蓄水腔101内壁贯穿设置有导水孔 102,导水孔102与导液腔803相连通,这样设置,通过导水孔102实现导液腔803和蓄水腔101的连通,使冷却水进入导液腔803内部,对固定盘 8进行冷却。
[0028]承载管3外侧连接有刮板2,刮板2与筒体1内底面相接触,这样设置,刮板2随着承载管3旋转,将研磨后的浆料送入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生产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内壁设置有蓄水腔(101),所述筒体(1)外侧底部和上部分别连接有与所述蓄水腔(101)连通的外部进水管(6)和外部出水管(14);所述筒体(1)顶面和底面分别连接有注料管(11)和排料管(5),所述筒体(1)内部转动安装有承载管(3),所述承载管(3)沿所述筒体(1)轴向延伸且上下端均穿出所述筒体(1),所述筒体(1)顶面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承载管(3)旋转的驱动组件(13),所述承载管(3)上端和底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有内部出水管(12)和内部进水管(4);所述承载管(3)位于所述筒体(1)内部的外侧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旋转盘(7)和研磨辊(9),所述旋转盘(7)内部设置有与所述承载管(3)内腔连通的内腔体(701),所述研磨辊(9)内部设置有与所述承载管(3)内腔连通的冷却腔(901);所述筒体(1)位于所述研磨辊(9)和所述旋转盘(7)之间的内壁连接有固定盘(8),所述承载管(3)贯穿所述固定盘(8),所述固定盘(8)和所述旋转盘(7)之间存在研磨间隙,所述旋转盘(7)的直径小于所述固定盘(8)的直径,所述固定盘(8)表面贯穿设置有导流孔(801),用于将浆料引入所述固定盘(8)和所述旋转盘(7)之间的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石墨烯生产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琪王进美王晨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烯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