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后减震器车身侧安装点加强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1679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后减震器车身侧安装点加强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的顶面呈四边形结构,且顶面的一相对侧均向下弯折并形成两个支撑部;支架本体的边缘翻折并分别固定在侧围加强横梁、C柱内板、后轮罩上,以形成一个封闭的盒状空间。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支架本体的一对相对侧弯折形成支撑部,且支架本体的安装位于多个工件的连接处,并同时与侧围加强横梁、C柱内板、后轮罩连接;使得支架本体安装后可形成一个盒装的空间,有效地提升该处的动刚度与稳定性,利于减振器安装后稳定性的提高,有效降低车内路噪。有效降低车内路噪。有效降低车内路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后减震器车身侧安装点加强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减振器支架,特别是一种电动汽车后减震器车身侧安装点加强支架。

技术介绍

[0002]当纯电动汽车行驶在粗糙路面时,由于缺少传统燃油车发动机、进排气噪声掩蔽,在乘客仓内路噪变得更加突出。因此电动汽车路噪控制相对于传统燃油车更加严格。
[0003]目前,市场上中、高端电动SUV汽车后悬架一般采用多连杆结构,因受空间、结构限制,通常后减震器在车身侧的安装点布置于后轮罩上,后轮罩属于薄板件,刚度低,容易将路面激励通过减震器传递至后轮罩振动放大,进而导致车内路噪大,造成乘客抱怨。因此提升车身侧后减震器安装点动刚度是NVH工程师控制路噪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后轮罩内侧为乘客仓或储物箱,传统加强支架通常会占用部分车内空间,导致车内使用空间减小。本专利设计一种汽车车身侧后减震器安装点加强支架(简称加强支架,下同),在不牺牲车内使用空间前提下,能有效提升后减震器安装点动刚度,降低车内路噪。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减振器安装点动刚度不足,导致车内路噪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有效提升支架安装点动刚度的电动汽车后减震器车身侧安装点加强支架。
[0005]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电动汽车后减震器车身侧安装点加强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的顶面呈四边形结构,且顶面的一相对侧均向下弯折并形成两个支撑部;支架本体的边缘翻折并分别固定在侧围加强横梁、C柱内板、后轮罩上,以形成一个封闭的盒状空间。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由于支架本体的一对相对侧弯折形成支撑部,且支架本体的安装位于多个工件的连接处,并同时与侧围加强横梁、C柱内板、后轮罩连接;使得支架本体安装后可形成一个盒装的空间,有效地提升该处的动刚度与稳定性,利于减振器安装后稳定性的提高,有效降低车内路噪。
[0008]进一步地,顶面呈类梯形状,顶面另一相对侧向外翻折以形成第一搭接边,支撑部的外侧向外翻折以形成第二搭接边。支架本体通过第一搭接边、第二搭接边与对应工件焊接相连。
[0009]进一步地,两个第一搭接边分别固定在侧围加强横梁、后轮罩上;第二搭接边分别固定在C柱内板、后轮罩上。
[0010]进一步地,侧围加强横梁和C柱内板呈人字形排列,支架本体位于人字形的下侧,并通过第一搭接边、第二搭接边分别连接至人字形撇捺处的后轮罩、C柱内板。有效增强侧围加强横梁和C柱内板焊接处的强度,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提升支架本体的支撑刚度。
[0011]进一步地,两个第一搭接边均设有多个焊接面,焊接面间设有凸起的加强筋。焊接
面分设有多个,焊接时与对应工件的贴合效果好,加强筋保证第一搭接边的结构强度。
[0012]进一步地,顶面的另一相对侧平行设置,且其中的短边固定在侧围加强横梁上,长边固定在后轮罩上。
[0013]进一步地,顶面上开设有多个长条形减重孔。
[0014]进一步地,减重孔处设有沉台。实现轻量化的同时增强顶面的支撑刚度。
[0015]进一步地,减重孔非平行排列,减重孔的个数为两个。
[0016]进一步地,两个支撑部均为弧面。
[0017]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由于支架本体的一对相对侧弯折形成支撑部,且支架本体的安装位于多个工件的连接处,并同时与侧围加强横梁、C柱内板、后轮罩连接;使得支架本体安装后可形成一个盒装的空间,有效地提升该处的动刚度与稳定性,利于减振器安装后稳定性的提高,有效降低车内路噪。
附图说明
[0019]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0]图1示出了本技术电动汽车后减震器车身侧安装点加强支架第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0021]图2示出了本技术电动汽车后减震器车身侧安装点加强支架第二个角度的示意图。
[0022]图3示出了本技术电动汽车后减震器车身侧安装点加强支架第三个角度的示意图。
[0023]图4示出了本技术电动汽车后减震器车身侧安装点加强支架第四个角度的示意图。
[0024]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5]1、顶面;2、支撑部;3、第一搭接边;4、第二搭接边;5、减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8]如图1至图4,通过在汽车称身后侧设置减振器支架的方式,提升减振器安装点的动刚度,有效抑制路面经后减震器传递至后轮罩(响应点)的噪声;本申请达到兼顾车内使用空间,提升效果、工艺等多项指标及要求。支架本体的边界线在整车Y向(即车内)不超过后轮罩内侧轮廓,不影响车内使用空间;在减重孔5边沿设计3mm深沉台,在实现轻量化的同时增加壁板结构支撑刚度;整个结构采用焊接形式,制造工艺简单且搭接强度高;本申请还
考虑了轻量化设计,有利于整车轻量化和成本控制。
[0029]一种电动汽车后减震器车身侧安装点加强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的顶面1呈四边形结构,且顶面1的一相对侧均向下弯折并形成两个支撑部2;支架本体的边缘翻折并分别固定在侧围加强横梁、C柱内板、后轮罩上,以形成一个封闭的盒状空间。
[003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由于支架本体的一对相对侧弯折形成支撑部2,且支架本体的安装位于多个工件的连接处,并同时与侧围加强横梁、C柱内板、后轮罩连接;使得支架本体安装后可形成一个盒装的空间,有效地提升该处的动刚度与稳定性,利于减振器安装后稳定性的提高,有效降低车内路噪。
[0031]进一步地,顶面1呈类梯形状,顶面1另一相对侧向外翻折以形成第一搭接边3,支撑部2的外侧向外翻折以形成第二搭接边4。支架本体通过第一搭接边3、第二搭接边4与对应工件焊接相连。
[0032]进一步地,两个第一搭接边3分别固定在侧围加强横梁、后轮罩上;第二搭接边4分别固定在C柱内板、后轮罩上。
[0033]进一步地,侧围加强横梁和C柱内板呈人字形排列,支架本体位于人字形的下侧,并通过第一搭接边3、第二搭接边4分别连接至人字形撇捺处的后轮罩、C柱内板。有效增强侧围加强横梁和C柱内板焊接处的强度,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提升支架本体的支撑刚度。
[0034]进一步地,两个第一搭接边3均设有多个焊接面,焊接面间设有凸起的加强筋。焊接面分设有多个,焊接时与对应工件的贴合效果好,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后减震器车身侧安装点加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的顶面(1)呈四边形结构,且所述顶面(1)的一相对侧均向下弯折并形成两个支撑部(2);所述支架本体的边缘翻折并分别固定在侧围加强横梁、C柱内板、后轮罩上,以形成一个封闭的盒状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后减震器车身侧安装点加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1)呈类梯形状,所述顶面(1)另一相对侧向外翻折以形成第一搭接边(3),所述支撑部(2)的外侧向外翻折以形成第二搭接边(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后减震器车身侧安装点加强支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搭接边(3)分别固定在所述侧围加强横梁、所述后轮罩上;所述第二搭接边(4)分别固定在所述C柱内板、所述后轮罩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后减震器车身侧安装点加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加强横梁和所述C柱内板呈人字形排列,所述支架本体位于所述人字形的下侧,并通过所述第一搭接边(3)、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兵颜伏伍吴勇雷超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