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再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1579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再沸器,包括有筒体,所述筒体内部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上管板与下管板,所述上管板与下管板之间具有换热空间,所述换热空间内设有若干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上下两端分别开有贯穿出上管板的上入口与下出口,所述筒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封头,所述封头的中部位置上设有物料进口,所述物料进口内设有物料限流件,所述物料限流件包括有固定套筒与限流板,所述固定套筒同轴安装于物料进口上,所述限流板固定设置在固定套筒内,所述限流板上开设有若干缓流通道,所述缓流通道的上下两端分别穿透出限流板的上下两端面,所述筒体的侧壁上设有穿透进换热空间的蒸汽进口与蒸汽凝液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降低物料落到上管板的冲击力。到上管板的冲击力。到上管板的冲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再沸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
,特别是一种新型的再沸器。

技术介绍

[0002]再沸器(也称重沸器)顾名思义是使液体再一次汽化。它的结构与冷凝器差不多,不过一种是用来降温,而再沸器是用来升温汽化。
[0003]现有的再沸器主要的结构如下,在筒体内设上下管板,上下管板之间形成的空间为加热空间,在加热空间内设有若干换热管,换热管的上下两端焊接在上下管板上,并且换热管的上下两端穿透出上下管板,物料通过换热管,加热空间内的加热介质对通过换热管的物料进行加热,在物料从筒体上方进入的再沸器中,由于物料直接从筒体上方的物料进口进入,并直接落在上管板上,所以会对上管板造成较大的冲击,长期如此,容易造成上管板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的再沸器,其在物料进口上设置有物料限流件,从而降低物料对上管板造成的冲击,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的再沸器,包括有筒体,所述筒体内部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上管板与下管板,所述上管板与下管板之间具有换热空间,所述换热空间内设有若干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上下两端分别焊接在上管板与下管板上,所述换热管的上端开有贯穿出上管板的上入口,所述换热管的下端开有贯穿出下管板的下出口,所述筒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封头,所述封头的中部位置上设有物料进口,所述物料进口内设有物料限流件,所述物料限流件包括有固定套筒与限流板,所述固定套筒同轴安装于物料进口上,所述限流板固定设置在固定套筒内,所述限流板上开设有若干缓流通道,所述缓流通道的上下两端分别穿透出限流板的上下两端面,所述筒体的侧壁上设有穿透进换热空间的蒸汽进口与蒸汽凝液出口,所述蒸汽进口与蒸汽凝液出口分别位于换热空间的上下两侧。
[0006]优选的,所述缓流通道呈螺旋状结构。
[0007]优选的,所述限流板在固定套筒内呈上下平行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限流板上的缓流通道为不同旋向的螺旋状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封头内固定设置有液体均分板,所述液体均分板位于物料进口与上管板之间,所述液体均分板的中部朝向物料进口凸起,所述液体均分板上开有若干通孔。
[0009]优选的,所述封头内固定设置有丝网除沫器,所述丝网除沫器位于液体均分板与上管板之间。
[0010]优选的,所述换热空间内设有若干左缺口折流板与右缺口折流板,所述左缺口折流板与右缺口折流板呈交错设置,所述上管板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定距管,所述左缺口折流板与右缺口折流板固定连接于定距管上。
[0011]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外侧壁上覆盖有保温层。
[0012]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1、本技术通过在物料进口内设有物料限流件,来降低物料从物料进口进入时,对上管板造成的冲击,具体为:当物料进入物料进口,便需要通过物料限流件上的限流板才能到达上管板,当物料从限流板上的若干缓流通道通过,便被分散开来,并且物料的流速也会被削弱,从而便降低了物料落到上管板的冲击力。
[0014]2、缓流通道呈螺旋状结构,对物料的流速具有很好的削弱效果,另外,两个限流板的设置,并且两个限流板上的缓流通道为不同旋向的螺旋状结构,也就是说一个限流板上的缓流通道是左旋的螺旋状结构时,另一个限流板上的缓流通道就是右旋的螺旋状结构,从而可以进一步减缓物料的流速。
[0015]3、液体均分板能够使从物料进口进入的物料较为均匀的落在上管板上,从而使物料较为均匀的进入到各个换热管内,从而增大传热系数,提高换热效力,改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上封头上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筒体;2、上管板;3、下管板;4、换热空间;5、换热管;6、上入口;7、下出口;8、封头;9、物料进口;10、固定套筒;11、限流板;12、缓流通道;13、蒸汽进口;14、蒸汽凝液出口;15、液体均分板;16、通孔;17、丝网除沫器;18、左缺口折流板;19、右缺口折流板;20、定距管;21、保温层;22、放净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1

2,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
[0022]如图1与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再沸器,包括有筒体1,在筒体1内部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上管板2与下管板3,而上管板2与下管板3之间具有换热空间4,换热空间4内设有若干换热管5,换热管5的上下两端分别焊接在上管板2与下管板3上,在换热管5的上端开有贯穿出上管板2的上入口6,而换热管5的下端开有贯穿出下管板3的下出口7,所述筒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封头8,在封头8的中部位置上设有物料进口9,而物料进口9内设有物料限流件,物料限流件包括有固定套筒10与限流板11,其中,固定套筒10同轴安装于物料进口9上,而限流板11固定设置在固定套筒10内,并且,限流板11上开设有若干缓流通道12,缓流通道12的上下两端分别穿透出限流板11的上下两端面,另外,筒体1的侧壁上设有
穿透进换热空间4的蒸汽进口13与蒸汽凝液出口14,蒸汽进口13与蒸汽凝液出口14分别位于换热空间4的上下两侧。
[0023]在进行工作时,蒸汽从蒸汽进口13进入到换热空间4,并充满换热空间4,而物料从物料进口9进入,(此处的物料一般为液体),然后从限流板11上的缓流通道12通过,若干缓流通道12将物料分散开来,并且使物料的流速被削弱,从而降低物料落到上管板2的冲击力,落在上管板2上的物料从上入口6进入到换热管5,从换热管5穿过换热空间4,从而实现换热。
[0024]具体的,缓流通道12呈螺旋状结构,该结构对物料的流速具有很好的削弱效果,另外,限流板11在固定套筒10内呈上下平行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限流板11上的缓流通道12为不同旋向的螺旋状结构,也就是说一个限流板11上的缓流通道12是左旋的螺旋状结构时,另一个限流板11上的缓流通道12就是右旋的螺旋状结构,该结构可以进一步减缓物料的流速。
[0025]在本技术中,封头8内固定设置有液体均分板15,液体均分板15位于物料进口9与上管板2之间,并且,液体均分板15的中部朝向物料进口9凸起,而液体均分板15上开有若干通孔16,在没有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再沸器,包括有筒体,所述筒体内部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上管板与下管板,所述上管板与下管板之间具有换热空间,所述换热空间内设有若干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上下两端分别焊接在上管板与下管板上,所述换热管的上端开有贯穿出上管板的上入口,所述换热管的下端开有贯穿出下管板的下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封头,所述封头的中部位置上设有物料进口,所述物料进口内设有物料限流件,所述物料限流件包括有固定套筒与限流板,所述固定套筒同轴安装于物料进口上,所述限流板固定设置在固定套筒内,所述限流板上开设有若干缓流通道,所述缓流通道的上下两端分别穿透出限流板的上下两端面,所述筒体的侧壁上设有穿透进换热空间的蒸汽进口与蒸汽凝液出口,所述蒸汽进口与蒸汽凝液出口分别位于换热空间的上下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再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流通道呈螺旋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孟王光利陈孝威叶张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星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