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工具的握把,包含有:一主体,以及由前往后形成于该主体上的一前环部、一握持部及一尾部。该握持部具有一第一外扩段及一收缩段,该第一外扩段的外径由前往后增加,其前端连接该前环部;该收缩段连接该第一外扩段的后端,其外径由前往后缩小;该尾部具有一第二外扩段以及一收合段,该第二外扩段的前端连接该握持部的收缩段的后端,其外径由前往后扩大;该收合段的前端连接该第二外扩段,其外径由前往后缩小;该握持部的收缩段与该尾部的第二外扩段的交接处形成一环状凹入。该握把的凹凸状的外形轮廓,可促进手部握住握把的握持效果。住握把的握持效果。住握把的握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工具的握把
[0001]本技术关于一种握把,详而言之是指一种使用于手工具的握把。
技术介绍
[0002]手工具是人手操作的工具,故各式手工具均装设有一握把供人手握持。图1显示一种习知的手工具10及其握把12,该握把12的外径由前往后缩小。
[0003]此种将握把12的外径往后渐缩的设计,虽能让握把12更容易握持,但由于该握把12的轮廓仅为简单的弧形,所能提供的握持效果仍属有限,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于解决上述缺失,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工具的握把,可增加使用者的手部握住握把的握持效果。
[0005]为达成上揭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手工具的握把,包含有:
[0006]一主体,其断面呈圆形,该主体具有一前端及一后端;该主体的纵向由前往后形成有一前环部、一握持部及一尾部;
[0007]该前环部设于该主体的前端,具有一外径往后渐增的前缘、一外径最大的中间区域及一外径往后渐减的后缘;
[0008]一握持部,具有一第一外扩段及一收缩段,该第一外扩段的外径由前往后增加,其前端连接该前环部的后缘;该收缩段的前端连接该第一外扩段的后端,且其外径由前往后缩小;该第一外扩段与该收缩段的交接处为该握持部外径最大之处;以及
[0009]一尾部,具有一第二外扩段以及一收合段,该第二外扩段的前端连接该握持部的收缩段的后端,其外径由前往后扩大;该收合段的前端连接该第二外扩段的后端,其外径由前往后缩小;该握持部的收缩段与该尾部的第二外扩段的交接处形成一环状凹入;该第二外扩段与该收合段的交接处为该尾部外径最大之处。
[0010]借此,该握把的凹凸状的外形轮廓的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可促进手部握住握把的握持效果。
[0011]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握持部的该第一外扩段的前端包括一衔接段,该衔接段的外径往后些微缩小,于该衔接段之后,该外扩段的外径逐渐增大;该第一外扩段以该衔接段的前端连接该前环部的后缘。
[0012]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衔接段的边缘呈大曲率的内凹的弧形线段。
[0013]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尾部的该收合段的边缘呈外凸的弧形线段。
[0014]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握持部的长度为该握把的长度的0.63~0.72倍。
[0015]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外扩段的长度为该握持部的长度L的0.85至0.94倍。
[0016]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尾部的长度为握把的长度的0.19~0.25倍。
[0017]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外扩段的外径往后增大的斜率系小于该第二
外扩段的外径往后增大的斜率。
[0018]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握部的最大外径的尺寸与该尾部的最大外径的尺寸的差额在8%以内。
[0019]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握把另包含有:至少一环槽、至少一色带或至少一圈凹凸状纹路,至少设于该环形凹入或该尾部,可增加该握把的辨识性及摩擦力。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一种习知手工具的视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握把的后视立体图,并显示该握把装设于一手工具。
[0022]图3是图2的握把的侧视图。
[0023]图4是使用者握持本技术的握把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握把的后视立体图。
[0025]图6是图5的侧视图。
[0026]图7是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握把的侧视图。
[0027]图8是本技术第四较佳实施例的握把的侧视图。
[0028]图中各标记对应的名称:
[0029]10手工具12握把
[0030]15手工具
[0031]20握把22主体
[0032]30前环部32前缘34中间区域
[0033]36后缘
[0034]40握持部42第一外扩段421衔接段
[0035]44收缩段
[0036]50尾部52第二外扩段54收合段
[0037]60第一环槽62第二环槽63第一色带
[0038]64第二色带65第一圈纹路66第二圈纹路
[0039]E交接处F环形凹入G交接处
[0040]S握把长度L握持部长度M衔接段长度
[0041]N第一外扩段长度P收缩段长度Q尾部长度
[0042]θ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43]本技术提供一种手工具的握把,请参阅图2,本技术的握把20装设于一手工具15的末端,如图2所示,图2的手工具15以扳手为例示,惟不以此为限,本技术的握把20可装设于其他类型的手工具,例如起子、鎯头、刀、锄头、耙、锯子等。
[0044]请参阅图3,该握把20具有一呈圆筒状的主体22,该主体各部位的断面呈圆形,该主体22的前端向内凹设一孔(未示),并以该孔套接该手工具15的杆身的末端。该主体的前端与后端之间形成该握把及该主体的纵向。该握把20包含有:一前环部30、一握持部40及一
尾部50,沿该握把20的纵向由前往后形成于该主体22上。该握持部40及该尾部50均设计为外径往后渐增的区段,所述的握持部40与尾部50的构形使握把20形成葫芦状的结构型态。该握持部40的长度大于该尾部50的长度。
[0045]该前环部30设于该主体20的前端,具有一外径往后渐增的前缘32、一外径最大的中间区域34及一外径往后渐减的后缘36,该前缘32、中间区域34及该后缘36相连接。
[0046]该握持部40是大体上外径由前往后渐增的区段,且其长度占握把20的大部分长度,较佳地,其长度L约为握把20长度S的三分之二,界于握把20长度S的0.63~0.72倍之间。详言之,该握持段40具有一第一外扩段(以下简称外扩段)42,其外径是由前往后扩大;一收缩段44,连接于该外扩段42的后端,且其外径是由前往后缩小。该外扩段42的前端连接该前环部30的后缘36。此外,为使该握持部40的前端与该前环部30能平顺地连接,该外扩段42包括一位于外扩段42前端的衔接段421,该衔接段421的外径是小角度的往后些微缩小,较佳地,其缩小的角度θ为5~10度之间,以6~8度为佳。该衔接段421的长度为M约为握持部40的长度M的0.15倍,且约为该外扩段42的长度。于侧视状态,该衔接段421的边缘呈大曲率的内凹的弧形线段。于该衔接段421的末端为握持部40的外径的转折处,该握持部40的外径是逐渐增大。
[0047]该收缩段44的前端连接该外扩段42的后端,其外径是由前往后渐减。该外扩段42与该收缩段44的交接处E为该握持部40外径最大之处。该第一外扩段42的长度N约为该握持部40的长度L的0.85至0.94倍,较佳地,为0.9倍;该收缩段44的长度P约为握持部40的长度L的0.06至0.15倍,较佳地,为0.1倍。
[0048]该尾部50的外径亦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工具的握把,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主体,其各部位的断面呈圆形,该主体具有一前端及一后端;该握把的主体形成有:一前环部,设于该主体的前端,具有一外径往后渐增的前缘、一外径最大的中间区域及一外径往后渐减的后缘;一握持部,是一外径由前往后增加的部位,具有一第一外扩段及一收缩段,该第一外扩段的外径由前往后增加,其前端连接该前环部的后缘;该收缩段的前端连接该第一外扩段的后端,且其外径由前往后缩小;该第一外扩段与该收缩段的交接处为该握持部外径最大之处;以及一尾部,为一外径由前往后增加的部位,具有一第二外扩段以及一收合段,该第二外扩段的前端连接该握持部的收缩段的后端,其外径由前往后扩大;该收合段的前端连接该第二外扩段的后端,其外径由前往后缩小;该握持部的收缩段与该尾部的第二外扩段的交接处形成一环状凹入;该第二外扩段与该收合段的交接处为该尾部外径最大之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握把,其特征在于:该握持部的该第一外扩段包括一衔接段,设于该第一外扩段的前端,该衔接段的外径往后些微缩小,于该衔接段之后,该外扩段的外径逐渐增大;该第一外扩段以该衔接段的前端连接该前环部的后缘。3.如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智庆,
申请(专利权)人:优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