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性能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由预制底板和浇筑主体构成,浇筑主体,其为混凝土浇筑覆盖在预制底板上,浇筑主体与所述预制底板叠合形成叠合板。其中,所述预制底板的中部设置有凸肋;所述预制底板还预埋有四个薄壁型钢,四个薄壁型钢沿着预制底板的短边方向依次间隔排列;在中部两个薄壁型钢为别设置于凸肋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凸肋的两侧设置薄壁型钢,且在预制底板的其他部位加设薄壁型钢,在该特定的肋部结构下,提高了构件的抗弯承载力、赋予叠合板的高力学性能,且受力性能优于常规矩形肋叠合板。且受力性能优于常规矩形肋叠合板。且受力性能优于常规矩形肋叠合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性能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
[0001]本技术涉及叠合板
,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
技术介绍
[0002]叠合板广泛应用于目前的装配式建筑中,叠合板是装配整体式结构中重要的受力构件,在结构体系中具有承受竖向荷载、传递水平荷载、增强建筑整体刚度的作用。
[0003]经申请人研究发现,现有叠合板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0004]目前叠合板的底板类型多以压型钢板和预制普通混凝土板为主,两者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缺点。比如钢板价格高。而我国早期叠合板相关规范、图集采用的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均为不带肋的实心平板,如GB/T 16727
‑
2007《叠合板用预应力混凝土底板》、06SG49《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该类叠合板虽生产便捷,利于推广,但预应力反拱难以控制,施工吊装容易折损,因其平板构型特点,刚度小,不适合用于大跨度结构中,且施工时需设置较多的临时支撑,相较于传统楼板缺乏明显优势。
[0005]为解决现有叠合板存在的问题,业内提出了一种预应力平面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这种新型混凝土叠合板是通过预先将平面桁架钢筋施加预应力,确保其可以在制作混凝土底板过程中直立,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实现叠合板的功能。
[0006]公告号为CN216713589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纤维复合筋叠合板预制构件,包括混凝土层和设置在混凝土层内的受力筋,所述受力筋包括普通钢筋和玻璃纤维复合筋,其中玻璃纤维复合筋的配筋率为0.15%;优势在于:通过在叠合板预制构件内设置合适比例的玻璃纤维复合筋,在普通钢筋和混凝土的配合下,使得叠合板预制构件达到最佳的受力性能。
[0007]公告号为CN216641093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预制叠合板,包括叠合板本体,所述叠合板本体的下表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线路的布设及电器盒的容设;所述凹槽为沿叠合板本体下表面横向方向设置的横向槽,或者为沿叠合板本体下表面纵向方向设置的纵向槽,或者为沿叠合板本体下表面横向方向和纵向方向设置的横向槽和纵向槽;所述叠合板本体的上表面设有桁架,所述桁架的上端固定设有定位杆。
[0008]公告号为CN216641093U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板端设钢筋可伸缩式套筒的叠合板底板,包括叠合板底板本体和可伸缩式套筒,所述套筒的一端通过锚固钢筋与支座连接,另一端与叠合板底板本体的受力钢筋的端部连接,所述套筒、锚固钢筋和受力钢筋同心设置;所述锚固钢筋通过锚固钢筋限位堵头与空腔内壁连接,所述锚固钢筋限位堵头与空腔内壁螺纹连接;所述锚固钢筋与空腔内壁滑动连接;运输或吊装时,锚固钢筋部分缩于空腔内部,叠合板底板吊装就位后锚固钢筋伸出套筒。
[0009]虽然现有的钢筋衍架叠合板的力学性能改善,但在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或大开间建筑的应用中,钢筋衍架叠合板的抗弯承载力等力学性能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使用要求,为此,有待提出一种高性能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性能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
[001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0012]本技术所述一种高性能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包括:
[0013]预制底板,所述预制底板的中部设置有凸肋;所述预制底板还预埋有四个薄壁型钢,四个薄壁型钢沿着预制底板的短边方向依次间隔排列;在中部两个薄壁型钢为别设置于凸肋的两侧;
[0014]浇筑主体,其为混凝土浇筑覆盖在预制底板上,浇筑主体与所述预制底板叠合形成叠合板。
[0015]优选地,所述凸肋设置有多个预留孔洞,预留孔洞沿着凸肋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列;
[0016]所述薄壁型钢设置有多个对应预留孔洞的镂空部位,镂空部位显露出所述预留孔洞。
[0017]优选地,位于所述预制底板左侧的两个薄壁型钢,与位于所述预制底板右侧的两个薄壁型钢呈平面对称设置。
[0018]优选地,所述预制底板中还预埋有预应力钢筋网,所述薄壁型钢焊接在预应力钢筋网上。
[0019]优选地,所述薄壁型钢包括一体成型的上横板、竖板和下横板,所述上横板位于竖板的最顶部,所述下横板位于竖板的最底部;所述上横板和下横板两者呈互为相反的方向设置;
[0020]其中,所述下横板及竖板的局部板体均埋设于所述预制底板内部,所述上横坂及竖板的剩余板体显露在所述预制底板外部。
[0021]优选地,所述竖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三角加强筋,多个三角加强筋分别用于衔接上横板和竖板、以及竖板和下横板。
[0022]优选地,所述凸肋的顶部设置有若干钢筋。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性能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由预制底板和浇筑主体构成,浇筑主体,其为混凝土浇筑覆盖在预制底板上,浇筑主体与所述预制底板叠合形成叠合板。其中,所述预制底板的中部设置有凸肋;所述预制底板还预埋有四个薄壁型钢,四个薄壁型钢沿着预制底板的短边方向依次间隔排列;在中部两个薄壁型钢为别设置于凸肋的两侧。
[0025]本技术通过在凸肋的两侧设置薄壁型钢,且在预制底板的其他部位加设薄壁型钢,在该特定的肋部结构下,提高了构件的抗弯承载力、赋予叠合板的高力学性能,且通过钢筋桁架与薄壁型钢,协同增强叠合板的机械强度,受力性能优于常规矩形肋叠合板和钢筋衍架叠合板。
附图说明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27]图1是本技术的高性能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的局部切面示意图;
[0028]图2是本技术的高性能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的预制底板的立体示意图;
[0029]图3是本技术的高性能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的钢筋网与薄壁型钢焊接示意图;
[0030]图4是本技术的设置有钢筋桁架的高性能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的局部切面示意图;
[0031]图5是本技术的设置有钢筋桁架的高性能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的装配示意图;
[0032]图中:
[0033]10
‑
预制底板、11
‑
凸肋、111
‑
钢筋、12
‑
预留孔洞;
[0034]20
‑
薄壁型钢、21
‑
上横板、22
‑
竖板、23
‑
下横板、24
‑
镂空部位、25
‑
三角加强筋;
[0035]30
‑
预应力钢筋网;
[0036]40
‑
浇筑主体;
[0037]50
‑
钢筋桁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底板,所述预制底板的中部设置有凸肋;所述预制底板还预埋有四个薄壁型钢,四个薄壁型钢沿着预制底板的短边方向依次间隔排列;在中部两个薄壁型钢为别设置于凸肋的两侧;浇筑主体,其为混凝土浇筑覆盖在预制底板上,浇筑主体与所述预制底板叠合形成叠合板;其中,所述预制底板还设置有两个钢筋桁架,两个钢筋桁架分别位于凸筋两侧设置,且设置于两个薄壁型钢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肋设置有多个预留孔洞,预留孔洞沿着凸肋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列;所述薄壁型钢设置有多个对应预留孔洞的镂空部位,镂空部位显露出所述预留孔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预制底板左侧的两个薄壁型钢,与位于所述预制底板右侧的两个薄壁型钢呈平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振,吕潮,
申请(专利权)人:朱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