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扫气泵结构的摩托车发动机,其包括壳体、进油管、供油泵和出油管,所述壳体内设有腔室,所述进油管连接于壳体,所述进油管的一端连通于供油泵的进口,所述供油泵的出口连通腔室,所述出油管连接于壳体,且所述出油管的一端与腔室连通,所述进油管的另一端和出油管的另一端均用于连通设于壳体外部的油箱。本申请取消油底壳结构,将发动机和油箱分离并外置,外置的油箱可以根据需要安装于合适的位置。装于合适的位置。装于合适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扫气泵结构的摩托车发动机
[0001]本申请涉及发动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扫气泵结构的摩托车发动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多数摩托车发动机都设有存储机油的油底壳,机油用于润滑、冷却以及清洗发动机内部零件。
[0003]油底壳所提供的机油在发动机外壳内部形成一个循环对发动机零件进行润滑、冷却和清洗。但是一般的油底壳体积较大,致使整个发动机的体积也比较大,不够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减小发动机的体积,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扫气泵结构的摩托车发动机。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扫气泵结构的摩托车发动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基于扫气泵结构的摩托车发动机,包括壳体、进油管、供油泵和出油管,所述壳体内设有腔室,所述进油管连接于壳体,所述进油管的一端连通于供油泵的进口,所述供油泵的出口连通腔室,所述出油管连接于壳体,且所述出油管的一端与腔室连通,所述进油管的另一端和出油管的另一端均用于连通设于壳体外部的油箱。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油管和出油管连通设于壳体外部的油箱,并在供油泵的作用下形成循环,实现对发动机的润滑等。取消了油底壳机构,减小了发动机的体积,同时,将油箱和发动机分离,分离的油箱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安装于不同的位置,方便摩托车的设计。
[0008]优选的,还包括扫气泵,所述扫气泵的进口连通于腔室,所述出油管的一端连通于扫气泵的出口。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供油泵工作的基础上增加扫气泵,供油泵和扫气泵同时工作,利用扫气泵抽取腔室内的气体和油液,降低腔室内的压强,以便于供油泵将油液压入腔室内,有利于在相同时间内使得腔室内可以流经更多的油液,油液可对发动机外壳内设有的零件进行润滑、冷却以及清洁等,极大的提高了冷却以及清洁效率。
[0010]优选的,所述供油泵连接有供油主轴,所述扫气泵连接有扫气主轴,所述扫气主轴同轴固定连接于所述供油主轴。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供油主轴和扫气主轴同轴固定连接,意味着供油泵和扫气泵不仅同时工作,而且只需要对其中一个泵施加动力来源即可实现两个泵共同运作,从而提高了运作效率。
[0012]优选的,所述供油泵的流量小于所述扫气泵的流量。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流量较大的扫气泵能够快速抽吸腔室内的气体和油液,使得腔室中的污垢可以被充分的随腔室流向发动机外部。
[0014]优选的,所述腔室包括临时储油腔,所述临时储油腔位于所述扫气泵的下方;所述扫气泵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连通扫气泵的出口和所述临时储油腔。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发动机停止工作时,供油泵和扫气泵停止工作,腔室内仍会存在残留的油。此时,油会由于重力作用下向下汇集于临时储油腔内,等待扫气泵的下次运作。
[0016]优选的,所述壳体设有排油孔,所述排油孔贯穿壳体并连通所述临时储油腔,所述排油孔嵌有塞子并密封。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换油液时,打开塞子,则位于临时储油腔中的油可以通过排油孔排出。
[0018]优选的,所述排油孔与所述连通孔同轴,且所述排油孔位于连通孔的下方。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换油液时,打开塞子,扫气泵内的油可以经由连通孔、排油孔充分排出,以便于彻底更换油液。
[0020]优选的,还包括曲轴,所述供油泵位于壳体内所述曲轴和供油泵之间设有齿轮传动组件。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消油底壳后,发动机体积变小,曲轴和供油泵之间的距离变短,改变原有的远距离链条带动供油泵运作的方法,通过齿轮传动组件带动供油泵的运作,齿轮传动的机械效率高,减少传动过程中用于供油泵的能量损失。
[0022]优选的,所述供油泵包括供油主轴,所述供油主轴的轴线平行于所述曲轴的轴线,且所述供油主轴的外周设有外花键,所述齿轮传动组件包括输出轮,所述输出轮同轴设有与外花键相配合的内环,所述输出轮同轴连接于供油主轴。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供油主轴和输出轮之间的固定连接,进而可实现齿轮传动。
[00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5]1.取消油底壳结构,将发动机和油箱分离,减小了发动机的体积,分离后的油箱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安装于不同位置;
[0026]2.供油泵和扫气泵同时进行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7]3.采用齿轮传动组件传递动力而非链条,避免传动过程中用于供油泵的能量损失,提高了传动效率,进而提高了供油泵和扫气泵的整体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一种基于扫气泵结构的摩托车发动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供油泵和扫气泵基于壳体的位置关系图。
[0030]图3是供油泵和扫气泵的爆炸视图,主要用于展示内花键和外花键。
[0031]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32]图5是本实施例的一个剖面视图。
[0033]图6是图5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2、齿轮传动组件;121、主动轮;122、中间齿轮传动机构;1221、传动齿轮;1222、离合器齿轮;1223、油泵中间齿轮;123、输出轮;1231、内花键;13、曲轴;14、供油泵;141、供油主轴;1411、外花键;15、扫气泵;151、扫气主轴;152、连通孔;16、排油孔;161、塞子;2、进油管;3、出油管;4、临时储油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结合附图1
‑
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6]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扫气泵结构的摩托车发动机,包括壳体1、进油管2和出油管3。
[0037]参照图2,壳体1内部还设有齿轮传动组件12、曲轴13、供油泵14和扫气泵15。齿轮传动组件12包括主动轮121和输出轮123。主动轮121固定连接于曲轴13,输出轮123用于接收来自主动轮121的动力。在一个实施例中,主动轮121和输出轮123为一对外啮合的齿轮。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齿轮传动组件12还包括中间齿轮传动机构122,主动轮121将动力传递至中间齿轮传动机构122,再由中间齿轮传动机构122将动力传递至输出轮123。具体的,中间齿轮传动机构122包括传动齿轮1221、离合器齿轮1222、油泵中间齿轮1223,曲轴13输出的动力依次经由主动轮121、传动齿轮1221、离合器齿轮1222和油泵中间齿轮1223传递至输出轮123。
[0038]参照图3和图4,输出轮123内周设有内花键1231。供油泵14可采用转子式机油泵(内啮合摆线泵)。转子式机油泵包括泵壳、外转子、内转子和泵轴。外转子绕自身轴线运动连接于泵壳内,内转子安装于外转子内,且内转子外啮合于外转子。泵轴同轴固定连接于内转子。
[0039]供油泵14包括供油主轴141,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扫气泵结构的摩托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进油管(2)、供油泵(14)和出油管(3),所述壳体(1)内设有腔室,所述进油管(2)连接于壳体(1),所述进油管(2)的一端连通于供油泵(14)的进口,所述供油泵(14)的出口连通腔室,所述出油管(3)连接于壳体(1),且所述出油管(3)的一端与腔室连通,所述进油管(2)的另一端和出油管(3)的另一端均用于连通设于壳体(1)外部的油箱;还包括扫气泵(15),所述扫气泵(15)的进口连通于腔室,所述出油管(3)的一端连通于扫气泵(15)的出口;所述供油泵(14)包括供油主轴(141),所述扫气泵(15)包括扫气主轴(151),所述扫气主轴(151)同轴固定连接于所述供油主轴(1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扫气泵结构的摩托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泵(14)的流量小于所述扫气泵(15)的流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扫气泵结构的摩托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包括临时储油腔(4),所述临时储油腔(4)位于所述扫气泵(15)的下方;所述扫气泵(15)设有连通孔(152),所述连通孔(152)连通扫气泵(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华能,卜令国,李义才,蒋晓华,王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莫里尼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