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生态治理的坡道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1222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27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坡道修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生态治理的坡道修复装置,包括前轮和搅拌刀,所述前轮的右侧安装有驱动机构,且驱动机构的上方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内部开设有下料孔,且下料孔的上方安装有装料箱,所述搅拌刀安装于装料箱的内部,所述搅拌刀的上方安装有顶壳,且顶壳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底部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右侧安装有皮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底板内部开设的下料孔,从而使得下料孔能够将装料箱内部装载的物料放出装置,然后撒放在坡道上方便坡道上方的植物长出,从而实现坡道的保护,同时下料孔之间关于底板的中心线对称能够提高装置撒放物料的效率。中心线对称能够提高装置撒放物料的效率。中心线对称能够提高装置撒放物料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生态治理的坡道修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坡道修复装置
,具体是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生态治理的坡道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利工程是为消除水害和开发利用水资源而修建的工程,按其服务对象分为防洪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水力发电工程、航道和港口工程、供水和排水工程、环境水利工程、海涂围垦工程等,为了水利工程生态治理进行需要进行坡道修复,因此需要坡道修复装置。
[0003]现有的坡道修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人为推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会耗费使用者大量气力,使用过程中繁杂,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000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生态治理的坡道修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的坡道修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人为推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会耗费使用者大量气力,使用过程中繁杂,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生态治理的坡道修复装置。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生态治理的坡道修复装置,包括前轮和搅拌刀,所述前轮的右侧安装有驱动机构,且驱动机构的上方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内部开设有下料孔,且下料孔的上方安装有装料箱,所述搅拌刀安装于装料箱的内部,所述搅拌刀的上方安装有顶壳,且顶壳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底部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右侧安装有皮带,且皮带的右侧安装有从动齿轮,所述装料箱的右侧安装有推杆。
[0007]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驱动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连杆和后轮,所述第一电机的右侧安装有驱动轴,且驱动轴的外部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底部安装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的内部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左右两侧安装有后轮。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通过第一齿轮与驱动轴之间的配合构成转动结构,且后轮之间关于连杆的竖直中心线对称。
[0009]优选的,所述下料孔在底板的内部均匀分布,且下料孔之间关于底板的水平中心线对称。
[0010]优选的,所述搅拌刀通过主动齿轮与装料箱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搅拌刀在装料箱的竖直中心线对称。
[0011]优选的,所述从动齿轮通过皮带与主动齿轮之间的配合与第二电机构成带传动结构,且从动齿轮通过皮带构成转动结构。
[0012]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底板内部开设的下料孔,从而使得下料孔能够将装料箱内部装载的物料放出装置,然后撒放在坡道上方便坡道上方的植物长出,从而实现坡道的
保护,同时下料孔之间关于底板的中心线对称能够提高装置撒放物料的效率;
[0014]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第一电机带动驱动轴进行转动,从而使得第一电机能够带动驱动轴在装置的内部转动,驱动轴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带动第一齿轮进行转动,第一齿轮在转动时会带动第二齿轮在装置的内部进行转动,从而能够通过连杆带动后轮在装置的内部进行转动,方便装置通过后轮进行驱动,从而在坡道上方进行转动。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6]图1为实施例一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实施例一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实施例一皮带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实施例二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前轮;2、驱动机构;201、第一电机;202、驱动轴;203、第一齿轮;204、第二齿轮;205、连杆;206、后轮;3、底板;4、下料孔;5、装料箱;6、搅拌刀;7、顶壳;8、第二电机;9、主动齿轮;10、皮带;11、从动齿轮;12、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一
[0023]请参阅图1

2所示,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生态治理的坡道修复装置,包括前轮1和搅拌刀6,前轮1的右侧安装有驱动机构2,且驱动机构2的上方安装有底板3,底板3的内部开设有下料孔4,且下料孔4的上方安装有装料箱5,搅拌刀6安装于装料箱5的内部,搅拌刀6的上方安装有顶壳7,且顶壳7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电机8,且第二电机8的底部安装有主动齿轮9,主动齿轮9的右侧安装有皮带10,且皮带10的右侧安装有从动齿轮11,装料箱5的右侧安装有推杆12。
[0024]下料孔4在底板3的内部均匀分布,且下料孔4之间关于底板3的水平中心线对称,从而使得下料孔4能够将装料箱5内部装载的物料放出装置,然后撒放在坡道上方便坡道上方的植物长出,从而实现坡道的保护,同时下料孔4之间关于底板3的中心线对称能够提高装置撒放物料的效率。
[0025]搅拌刀6通过主动齿轮9与装料箱5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搅拌刀6在装料箱5的竖直中心线对称,从而使得搅拌刀6能够通过主动齿轮9在装置的内部进行转动,方便搅拌刀6对装置内部的废料进行搅拌,避免物料在装置的内部堵塞,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0026]从动齿轮11通过皮带10与主动齿轮9之间的配合与第二电机8构成带传动结构,且
从动齿轮11通过皮带10构成转动结构,从而使得从动齿轮11能够通过第二电机8带动主动齿轮9在装置的内部进行转动,然后主动齿轮9通过皮带10带动从动齿轮11在装置的内部进行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就能够带动装置内部的另一半搅拌刀6进行转动对装置内部的物料进行搅拌。
[0027]实施例二
[0028]请参阅图3所示,对比实施例一,作为实施例一的补充实施方式,驱动机构2包括第一电机201、驱动轴202、第一齿轮203、第二齿轮204、连杆205和后轮206,第一电机201的右侧安装有驱动轴202,且驱动轴202的外部安装有第一齿轮203,第一齿轮203的底部安装有第二齿轮204,且第二齿轮204的内部安装有连杆205,连杆205的左右两侧安装有后轮206。
[0029]第二齿轮204通过第一齿轮203与驱动轴202之间的配合构成转动结构,且后轮206之间关于连杆205的竖直中心线对称,从而使得第一电机201能够带动驱动轴202在装置的内部转动,驱动轴202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带动第一齿轮203进行转动,第一齿轮203在转动时会带动第二齿轮204在装置的内部进行转动,从而能够通过连杆205带动后轮206在装置的内部进行转动,方便装置通过后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生态治理的坡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轮(1)和搅拌刀(6),所述前轮(1)的右侧安装有驱动机构(2),且驱动机构(2)的上方安装有底板(3),所述底板(3)的内部开设有下料孔(4),且下料孔(4)的上方安装有装料箱(5),所述搅拌刀(6)安装于装料箱(5)的内部,所述搅拌刀(6)的上方安装有顶壳(7),且顶壳(7)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电机(8),且第二电机(8)的底部安装有主动齿轮(9),所述主动齿轮(9)的右侧安装有皮带(10),且皮带(10)的右侧安装有从动齿轮(11),所述装料箱(5)的右侧安装有推杆(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生态治理的坡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第一电机(201)、驱动轴(202)、第一齿轮(203)、第二齿轮(204)、连杆(205)和后轮(206),所述第一电机(201)的右侧安装有驱动轴(202),且驱动轴(202)的外部安装有第一齿轮(203),所述第一齿轮(203)的底部安装有第二齿轮(2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柱王丽丽高天闫斌祝德琰孙蕾孟晓彤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禹水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