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一体化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柱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11032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一体化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柱及施工方法,涉及建筑结构领域,该建筑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柱包括垂直连接的支撑柱和横梁,支撑柱和横梁之间对称倾斜连接有两根斜柱,横梁中间水平贯穿有梁预留管,梁预留管内贯穿有梁预应力筋,支撑柱、横梁和两斜柱内部对称设有两弯曲的柱预留管,两柱预留管内均贯穿有柱预应力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建筑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柱专门用于支撑柱和横梁的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可增加梁柱之间的连接稳固性,提高建筑物的承重能力。提高建筑物的承重能力。提高建筑物的承重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一体化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柱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具体为一种建筑用一体化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柱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后张法指的是先浇筑水泥混凝土,待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后再张拉预应力钢材以形成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施工方法。这种方法在桥梁、大跨度建筑中得到广泛运用。现有的支撑柱和支撑梁在进行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时往往采用的方法较传统,导致梁柱之间的连接不够紧固,影响梁柱的连接稳固性和整体建筑的承重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一体化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柱及施工方法,专用于支撑柱和横梁的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可增加梁柱之间的连接稳固性,提高建筑物的承重能力,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建筑用一体化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柱,包括支撑柱、横梁、斜柱、柱预应力筋、梁预应力筋、柱预留管和梁预留管;所述支撑柱和横梁垂直连接,在支撑柱和横梁之间对称倾斜连接有两根斜柱,所述横梁中间水平贯穿有梁预留管,梁预留管内贯穿有梁预应力筋,所述支撑柱、横梁和两根斜柱的内部对称设有两弯曲的柱预留管,柱预留管内均贯穿有柱预应力筋。
[0006]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和横梁垂直连接的拐角处设有角钢,并通过在角钢上安装对拉螺杆进行预固定。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横梁、斜柱均由混凝土浇筑而成。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柱预留管和梁预留管均由PVC塑料制造而成。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柱预应力筋和梁预应力筋均由碳素结构钢制造而成。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一体化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柱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S1:将柱预留管和梁预留管分别浇筑在支撑柱、横梁、斜柱内部;
[0012]S2:在柱预留管和梁预留管中贯穿柱预应力筋和梁预应力筋,进行张拉,并利用锚具把张拉后的预应力筋锚固在构件的端部;
[0013]S3:依靠构件端部的锚具将预应力筋的预张拉力传给混凝土,使其产生预压应力;
[0014]S4:在孔道中灌入水泥浆,使预应力筋与混凝土构件的支撑柱、横梁、斜柱形成整体。
[0015]更进一步地,所述锚具包括钢架、锚固头、蜗杆、涡轮和传动杆;所述锚固头的一端设有用于预应力筋穿过的连接孔,另一端设有螺纹,并通过螺纹与蜗杆连接;所述蜗杆通过轴承安装在钢架内,钢架上贯穿连接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焊接轮盘,另一端贯穿钢
架,并在端部套接涡轮;所述涡轮与蜗杆传动连接,通过涡轮带动蜗杆转动,从而使得与蜗杆螺纹连接的锚固头相对移动。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用一体化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柱及施工方法,施工时将柱预留管和梁预留管浇筑在支撑柱、横梁、斜柱内部,然后在柱预留管和梁预留管中贯穿柱预应力筋和梁预应力筋,进行张拉,并利用锚具把张拉后的预应力筋锚固在构件的端部,依靠构件端部的锚具将预应力筋的预张拉力传给混凝土,使其产生预压应力;最后在孔道中灌入水泥浆,使预应力筋与混凝土构件形成整体,整个建筑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柱专门用于支撑柱和横梁的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可增加梁柱之间的连接稳固性,提高建筑物的承重能力。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建筑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柱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建筑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柱的结构剖视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建筑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柱的结构施工状态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建筑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柱的锚具结构剖视图。
[0022]图中:1、支撑柱;2、横梁;3、斜柱;4、柱预应力筋;5、梁预应力筋;6、柱预留管;7、梁预留管;8、角钢;9、锚具;901、钢架;902、锚固头;903、蜗杆;904、涡轮;905、传动杆;906、轮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为了解决现有的支撑柱和支撑梁在进行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时往往采用的方法较传统,导致梁柱之间的连接不够紧固,影响梁柱的连接稳固性和整体建筑的承重能力的问题,请参阅图1

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建筑用一体化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柱,包括支撑柱1、横梁2、斜柱3、柱预应力筋4、梁预应力筋5、柱预留管6和梁预留管7;所述支撑柱1和横梁2垂直连接,在支撑柱1和横梁2之间对称倾斜连接有两根斜柱3,横梁2中间水平贯穿有梁预留管7,梁预留管7内贯穿有梁预应力筋5,所述支撑柱1、横梁2和两根斜柱3的内部对称设有两弯曲的柱预留管6,柱预留管6内均贯穿有柱预应力筋4;支撑柱1和横梁2垂直连接的拐角处设有角钢8,并通过在角钢8上安装对拉螺杆进行预固定,有效提高支撑柱1和横梁2的连接强度,避免缝隙的产生。
[002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支撑柱1、横梁2、斜柱3均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可以采用建筑模板成型,坚固耐用,造价便宜,成型方便。柱预留管6和梁预留管7均由PVC塑料制造而成,结实耐用,造价便宜。柱预应力筋4和梁预应力筋5均由碳素结构钢制造而成,硬度大,韧性好。
[0026]请参阅图3,为了进一步更好的解释说明上述实施例,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建筑用一体化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柱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第一步:在施工时,将柱预留管6和梁预留管7分别浇筑在支撑柱1、横梁2、斜柱3内部;
[0028]第二步:在柱预留管6和梁预留管7中贯穿柱预应力筋4和梁预应力筋5,进行张拉,并利用锚具9把张拉后的预应力筋锚固在构件的端部;
[0029]第三步:依靠构件端部的锚具9将预应力筋的预张拉力传给混凝土,使其产生预压应力;
[0030]第四步:在孔道中灌入水泥浆,使预应力筋与混凝土构件的支撑柱1、横梁2、斜柱3形成整体。
[0031]请参阅图4,在上述实施例中,锚具9包括钢架901、锚固头902、蜗杆903、涡轮904和传动杆905;所述锚固头902的一端设有用于预应力筋穿过的连接孔,另一端设有螺纹,并通过螺纹与蜗杆903连接;所述蜗杆903通过轴承安装在钢架901内,钢架901上贯穿连接传动杆905;所述传动杆905的一端焊接轮盘906,另一端贯穿钢架901,并在端部套接涡轮904;所述涡轮904与蜗杆903传动连接,在进行应力筋张紧时,将应力筋固定在锚固头902上,通过转动轮盘906带动涡轮904转动,涡轮904带动蜗杆903转动,蜗杆903转动时与锚固头902连接的螺纹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使得锚固头9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一体化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1)、横梁(2)、斜柱(3)、柱预应力筋(4)、梁预应力筋(5)、柱预留管(6)和梁预留管(7);所述支撑柱(1)和横梁(2)垂直连接,在支撑柱(1)和横梁(2)之间对称倾斜连接有两根斜柱(3),所述横梁(2)中间水平贯穿有梁预留管(7),梁预留管(7)内贯穿有梁预应力筋(5),所述支撑柱(1)、横梁(2)和两根斜柱(3)的内部对称设有两弯曲的柱预留管(6),柱预留管(6)内均贯穿有柱预应力筋(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一体化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和横梁(2)垂直连接的拐角处设有角钢(8),并通过在角钢(8)上安装对拉螺杆进行预固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一体化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横梁(2)、斜柱(3)均由混凝土浇筑而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一体化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柱预留管(6)和梁预留管(7)均由PVC塑料制造而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一体化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柱预应力筋(4)和梁预应力筋(5)均由碳素结构钢制造而成。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一体化后张预应力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勇王科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