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全站仪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1024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23
一种新型全站仪支撑结构,包括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水平微调组件,所述水平微调组件包括有和支撑板内壁滑动连接的固定滑板,固定滑板上设置有全站仪,所述支撑板下端设有一对固定板,固定板上连接有高度调节组件,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有主动半齿轮,主动半齿轮啮合有从动半齿轮,主动半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有和固定板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架,从动半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有和第一支架相对应的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支撑座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转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全站仪支撑结构无法对测量高度进行调整以及缺少水平微调的问题。以及缺少水平微调的问题。以及缺少水平微调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全站仪支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全站仪
,具体为一种新型全站仪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全站仪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与光学经纬仪比较电子经纬仪将光学度盘换为光电扫描度盘,将人工光学测微读数代之以自动记录和显示读数,使测角操作简单化,且可避免读数误差的产生。因其一次安置仪器就可完成该测站上全部测量工作,所以称之为全站仪。
[0003]全站仪通常配合支撑结构一起使用,在使用时需要先将支撑结构支撑在地面上,支撑结构对全站仪支撑,通过全站仪对所需测量的数据进行测量,现有的支撑结构通常结构固定无法根据使用需要对全站仪的测量高度进行调节,且全站仪固定在支撑结构上端后可以进行转动,但无法在水平位置进行微调,因此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全站仪支撑结构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全站仪支撑结构无法对测量高度进行调整以及缺少水平微调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新型全站仪支撑结构,包括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水平微调组件,所述水平微调组件包括有和支撑板内壁滑动连接的固定滑板,固定滑板上设置有全站仪,所述支撑板下端设有一对固定板,固定板上连接有高度调节组件,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有主动半齿轮,主动半齿轮啮合有从动半齿轮,主动半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有和固定板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架,从动半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有和第一支架相对应的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支撑座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转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水平微调组件还包括有第二手柄,第二手柄固定连接有和支撑板内壁转动连接的螺纹杆,所述固定滑板内壁设有和螺纹杆螺纹连接的螺纹筒。
[0008]进一步地,所述高度调节组件还包括有第一手柄,第一手柄固定连接有和固定板转动连接的蜗杆,蜗杆啮合有蜗轮,蜗轮和主动半齿轮同轴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转轮的直径大于支撑座的宽度。
[0010]本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1]1.本技术通过设置水平微调组件,控制固定滑板沿着支撑板内壁水平滑动,进而改变固定滑板上的全站仪的水平位置,对全站仪水平测量方向进行微调,避免整体结构移动的麻烦。
[0012]2.通过设置高度调节结构,改变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展开角度,实现支撑板竖直高度的调节,进而对固定滑板上的全站仪的测量高度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全站仪支撑结构的合拢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全站仪支撑结构的高度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全站仪支撑结构的水平微调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全站仪支撑结构的展开图;
[0017]图中标号:1、支撑板;2、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支撑座;5、转轮;6、全站仪;7、固定板;8、第一手柄;9、蜗杆;10、蜗轮;11、主动半齿轮;12、从动半齿轮;13、第二手柄;14、螺纹杆;15、固定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9]一种新型全站仪支撑结构,如图1

4所示,包括有支撑板1,支撑板1上设有水平微调组件,所述水平微调组件包括有和支撑板1内壁滑动连接的固定滑板15,固定滑板15上设置有全站仪6,所述支撑板1下端设有一对固定板7,固定板7上连接有高度调节组件,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有主动半齿轮11,主动半齿轮11啮合有从动半齿轮12,主动半齿轮11同轴固定连接有和固定板7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架2,从动半齿轮12同轴固定连接有和第一支架2相对应的第二支架3,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座4,支撑座4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转轮5。
[0020]本技术在使用时,将水准仪安装在固定滑板15上,根据水准仪的测量需要,控制高度调节组件工作,主动半齿轮11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从动半齿轮12反向转动,由于主动半齿轮11和第一支架2同轴固接,从动半齿轮12和第二支架3同轴固接,因此,主动半齿轮11转动的过程中配合从动半齿轮12,实现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同步向两侧转动,且转动的角度相同,由于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向两侧转动,进而改变支撑板1的竖直高度,进而对固定滑板15上的水准仪的测量高度进行调节,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向两侧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支撑座4向两侧移动,支撑座4下端两侧的转轮5,可有效减小和地面的摩擦力,方便向两侧滑动,实现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的张开,当需要对水准仪水平观察位置的进行微调时,控制水平微调组件工作,通过带动固定滑板15沿着支撑板1内壁滑动,进而实现对固定滑板15上的全站仪6的水平位置的微调,避免整体结构的移动的麻烦,提高工作效率。
[0021]如图1和3所示,水平微调组件还包括有第二手柄13,第二手柄13固定连接有和支撑板1内壁转动连接的螺纹杆14,所述固定滑板15内壁设有和螺纹杆14螺纹连接的螺纹筒。
[0022]优选地,转动第二手柄13,第二手柄13带动螺纹杆14自转,螺纹杆14转动的过程中带动固定滑板15沿着支撑板1内壁水平移动,对固定板7上的全站仪6水平测量位置进行微调,增加实用性。
[0023]如图1和2所示,高度调节组件还包括有第一手柄8,第一手柄8固定连接有和固定板7转动连接的蜗杆9,蜗杆9啮合有蜗轮10,蜗轮10和主动半齿轮11同轴固定连接。
[0024]优选地,转动第一手柄8,第一手柄8带动蜗杆9转动,蜗杆9带动蜗轮10转动,蜗轮10带动主动半齿轮11转动,主动半齿轮11配合从动半齿轮12实现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的展开和合拢。
[0025]如图4所示,转轮5的直径大于支撑座4的宽度。
[0026]优选地,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向外侧展开的过程中,由于倾斜角度的问题,设置转轮5的直径稍大于支撑座4的宽度,有效防止支撑座4两端的侧壁和地面相接触,影响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正常展开。
[0027]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本技术在使用时,将水准仪安装在固定滑板15上,根据水准仪的测量需要,转动第一手柄8,第一手柄8带动蜗杆9转动,蜗杆9带动蜗轮10转动,蜗轮10带动主动半齿轮11转动,主动半齿轮11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从动半齿轮12反向转动,由于主动半齿轮11和第一支架2同轴固接,从动半齿轮12和第二支架3同轴固接,因此,主动半齿轮11转动的过程中配合从动半齿轮12,实现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同步向两侧转动,且转动的角度相同,由于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向两侧转动,进而改变支撑板1的竖直高度,进而对固定滑板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全站仪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撑板(1),支撑板(1)上设有水平微调组件,所述水平微调组件包括有和支撑板(1)内壁滑动连接的固定滑板(15),固定滑板(15)上设置有全站仪(6),所述支撑板(1)下端设有一对固定板(7),固定板(7)上连接有高度调节组件,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有主动半齿轮(11),主动半齿轮(11)啮合有从动半齿轮(12),主动半齿轮(11)同轴固定连接有和固定板(7)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架(2),从动半齿轮(12)同轴固定连接有和第一支架(2)相对应的第二支架(3),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座(4),支撑座(4)两端分别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贝刘冠辉田壮壮兰建王大波张小旭万凯龙王国法刘德航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拓普北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