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耐折涤纶复合丝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0696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耐折涤纶复合丝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丝工艺领域,包括第一复合丝和第二复合丝,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第一复合丝以及第二复合丝均是采用三角形截面,具有较好的抗弯性和耐磨牢度,避免纤维之间摩擦出现断裂的情况,同时提高纤维的抗弯性能,设置的第一芯层和第二芯层可以提高纤维整体的刚性,提高抗弯性能,第一外上浆层可以将纺丝过程中第一涤纶皮层外侧的毛羽、毛丝等与第一涤纶皮层的外表面紧密贴合,减少由于纤维摩擦而导致断裂的情况发生,第一芯层与第二芯层中均设有SBS橡胶改性颗粒,可以提高抗拉伸性能避免纤维受到拉伸时断裂,设置的耐磨纤维的强度较高,减少由于摩擦而导致的纤维断裂,从而提高纤维本身的强度。纤维本身的强度。纤维本身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耐折涤纶复合丝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丝工艺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度耐折涤纶复合丝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是我国聚酯纤维的商品名称。它是以精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为原料经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成纤高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涤纶丝较富弹性。
[0003]但是传统的涤纶丝多为圆形截面,抗弯折效果较为一般,且耐磨性较差,制成的织物长久使用容易出现褶皱和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耐折涤纶复合丝及其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耐折涤纶复合丝及其制备工艺,包括第一复合丝和第二复合丝,所述第一复合丝与所述第二复合丝为包覆丝结构,所述第一复合丝与所述第二复合丝的截面结构均为三角形异形截面,采用三角形截面的纤维织物具有比圆形截面纤维织物等高得多的抗弯性和耐磨牢度,避免纤维之间摩擦出现断裂的情况,同时提高纤维的抗弯性能;
[0006]所述第一复合丝中设有第一涤纶皮层,所述第一涤纶皮层中侧为空心结构设有第一中空区域,所述第一中空区域中设有第一芯层,设置所述第一芯层可以提高纤维整体的刚性,提高抗弯性能,同时设置的所述第一中空区域可以提高纤维的保暖性;
[0007]所述第一涤纶皮层的外侧设有第一外上浆层,所述第一外上浆层可以将纺丝过程中所述第一涤纶皮层外侧的毛羽、毛丝等与所述第一涤纶皮层的外表面紧密贴合,从而减小纤维外表面的摩擦力,减少由于纤维摩擦而导致断裂的情况发生;
[0008]所述第二复合丝中设有第二涤纶皮层,所述第二涤纶皮层中侧为空心结构设有第二中空区域,所述第二中空区域中设有第二芯层,所述第二芯层可以提高纤维的刚性,提高抗弯性能,同时所述第二中空区域可以提高纤维的保暖性;
[0009]所述第一芯层与所述第二芯层中均设有SBS橡胶改性颗粒,可以提高所述第一芯层和所述第二芯层的抗拉伸性能,避免纤维受到拉伸时断裂;
[0010]所述第二涤纶皮层的外侧设有第二上浆层,所述第二上浆层可以将纺丝过程中所述第二涤纶皮层外侧的毛羽、毛丝等与所述第二涤纶皮层的外表面紧密贴合,从而减小纤维外表面的摩擦力,减少由于纤维摩擦而导致断裂的情况发生;
[0011]所述第二涤纶皮层的外侧面设有耐磨纤维,所述耐磨纤维为金属纤维丝,所述耐磨纤维的强度较高,且其耐磨性远高于普通纤维,当所述第二复合丝与所述第一复合丝卷绕形成包覆丝结构时,所述耐磨纤维与其余纤维接触,可以避免纤维之间直接的摩擦,减少由于摩擦而导致的纤维断裂,从而提高纤维本身的强度;
[00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芯层与所述第二芯层中均设有SBS橡胶改性颗粒,可以提高所述第一芯层和所述第二芯层的抗拉伸性能,避免纤维受到拉伸时断裂。
[001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芯层中设有纳米相变温控微胶囊,所述纳米相变温控微胶囊可以减小纤维的温度波动,避免当温度较高而导致纤维强度下降过多的情况发生。
[0014]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芯层中设有吸水树脂颗粒,所述吸水树脂颗粒可以提高所述第二复合丝的吸湿性能,当所述第一复合丝与所述第二复合丝组成包覆丝时,所述第二芯层可以使得所述第一复合丝与所述第二复合丝的湿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减小静电的产生,避免静电导致的纤维纠缠进而摩擦断裂的情况,提高采用该纤维的织品的穿戴舒适度。
[0015]作为优选,所述耐磨纤维为不锈钢金属丝,柔韧性较好,且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完全耐硝酸、磷酸、碱和有机化学溶剂的腐蚀。
[0016]一种高强度耐折涤纶复合丝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7]S1、切片筛选干燥混合处理,筛选聚酯纤维切片,去除切片中的粉尘碎屑等,将筛选过后的切片通过加热风加热干燥去除多余的水分然后加入至聚合物料斗中为组分A,筛选聚酯纤维切片,去除切片中的粉尘碎屑等,将筛选过后的切片通过加热风加热干燥去除多余的水分然后添加所述纳米相变温控微胶囊进行混合形成组分B,将筛选过后的切片进行加热干燥去除多余的水分然后加入至聚合物料斗中为组分C,将筛选过后的切片进行加热干燥去除多余的水分然后添加所述吸水树脂颗粒进行混合形成组分D;
[0018]S2、加热熔融挤出,通过皮芯结构喷丝组件将组分A和组分B喷出,其中组分B为芯部结构形成所述第一芯层,组分A为皮部结构形成所述第一涤纶皮层,其中喷出组分A的喷丝孔形状为三角形,喷出组分B的喷丝孔形状为圆形,通过另一组皮芯结构喷丝组件将组分C和组分D喷出,其中组分D为芯部结构形成所述第二芯层,组分C为皮部结构形成所述第二涤纶皮层,其中喷出组分C的喷丝孔形状为三角形,喷出组分D的喷丝孔形状为圆形;
[0019]S3、冷却,形成的所述第一复合丝和所述第二复合丝通过各自的甬道进行冷却,通过冷却风系统将冷却风吹入甬道中对纤维进行冷却,所述第一复合丝和所述第二复合丝在各自卷绕罗拉的牵伸作用下拉伸成型;
[0020]S4、上浆处理,将成型的所述第一复合丝以及所述第二复合丝通过上浆机,在所述第一复合丝的外侧形成所述第一外上浆层,在所述第二复合丝的外侧形成所述第二涤纶皮层,所述第一外上浆层以及所述第二涤纶皮层,可以将毛羽、毛丝等与纤维的外表面紧密贴合,从而减小纤维外表面的摩擦力,减少由于纤维摩擦而导致断裂的情况发生;
[0021]S5、耐磨丝聚合,在所述第二复合丝的外侧面缠绕上所述耐磨纤维,使得所述第二复合丝具有良好的表面耐磨性;
[0022]S6、纤维包覆,将所述第一复合丝和所述第二复合丝两股纤维在进行包覆缠绕,形成一根纤维,其中由于所述耐磨纤维的作用,使得纤维整体具有很好的强度和耐磨性。
[0023]作为优选,所述S1、切片筛选干燥混合处理步骤中,所述加热风的温度为80℃,湿度不大于35%,为干热空气,可以迅速带走切片中的水分。
[0024]作为优选,所述S3、冷却步骤中的所述冷却风温度为5~15℃之间,湿度不大于35%,为干冷空气,可以保证纤维快速高效地冷却,提高纤维质量。
[0025]作为优选,所述S3、冷却步骤中的所述冷却风的风速为0.8m/s~1m/s之间,该冷却
风风速可以避免在甬道内形成涡流影响纺丝的前提下保证纤维内部可以快速冷却,避免线密度不均程度上升。
[0026]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
[0027]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复合丝以及第二复合丝均是采用三角形截面,具有较好的抗弯性和耐磨牢度,避免纤维之间摩擦出现断裂的情况,同时提高纤维的抗弯性能,设置的第一芯层和第二芯层可以提高纤维整体的刚性,提高抗弯性能,第一外上浆层可以将纺丝过程中第一涤纶皮层外侧的毛羽、毛丝等与第一涤纶皮层的外表面紧密贴合,减少由于纤维摩擦而导致断裂的情况发生,第一芯层与第二芯层中均设有SBS橡胶改性颗粒,可以提高抗拉伸性能避免纤维受到拉伸时断裂,设置的耐磨纤维的强度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耐折涤纶复合丝,包括第一复合丝(11)和第二复合丝(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合丝(11)与所述第二复合丝(12)为包覆丝结构,所述第一复合丝(11)与所述第二复合丝(12)的截面结构均为三角形异形截面;所述第一复合丝(11)中设有第一涤纶皮层(13),所述第一涤纶皮层(13)中侧为空心结构设有第一中空区域(17),所述第一中空区域(17)中设有第一芯层(15);所述第一涤纶皮层(13)的外侧设有第一外上浆层(14);所述第二复合丝(12)中设有第二涤纶皮层(18),所述第二涤纶皮层(18)中侧为空心结构设有第二中空区域(22),所述第二中空区域(22)中设有第二芯层(20);所述第一芯层(15)与所述第二芯层(20)中均设有SBS橡胶改性颗粒;所述第二涤纶皮层(18)的外侧设有第二上浆层(19);所述第二涤纶皮层(18)的外侧面设有耐磨纤维(23),所述耐磨纤维(23)为金属纤维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耐折涤纶复合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层(15)与所述第二芯层(20)中均设有SBS橡胶改性颗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耐折涤纶复合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层(15)中设有纳米相变温控微胶囊(16)。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耐折涤纶复合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芯层(20)中设有吸水树脂颗粒(2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耐折涤纶复合丝,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纤维(23)为不锈钢金属丝。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意一项所得的一种高强度耐折涤纶复合丝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切片筛选干燥混合处理,筛选聚酯纤维切片,去除切片中的粉尘碎屑等,将筛选过后的切片通过加热风加热干燥去除多余的水分然后加入至聚合物料斗中为组分A,筛选聚酯纤维切片,去除切片中的粉尘碎屑等,将筛选过后的切片通过加热风加热干燥去除多余的水分然后添加所述纳米相变温控微胶囊(16)进行混合形成组分B,将筛选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斯行舟陈奕南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鼎丰化纤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