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搅拌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0646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搅拌站包括骨料中间仓、过渡料斗、柔性连接件、安装支架、压固件,骨料中间仓包括卸料端;过渡料斗包括接料端;柔性连接件套接于卸料端与接料端之间;安装支架从卸料端和/或接料端的外周壁径向凸出;压固件从安装支架径向向内伸出并用于将柔性连接件压紧于外周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柔性连接件采用压固件压紧的方式取代对过渡料斗、柔性连接件和骨料中间仓打孔安装螺栓的方式,可有效减小零件加工难度,降低零件精度要求。而且本技术方案的软连接固定结构不受加工误差的限制,每个固定结构相互独立,不会对彼此安装造成影响,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搅拌站


[0001]本技术属于混凝土搅拌
,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站。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搅拌站的骨料中间仓卸料时,骨料从上方骨料中间仓的卸料端进入下方过渡料斗的接料端。为方便骨料中间仓与过渡料斗的现场对接,两个接口需采用一层软连接帆布连通,帆布套于接口两端,压板将帆布与接口外壁压紧,再用螺栓将三者进行栓接固定。上述软连接结构包括软连接帆布、螺栓和压板,现有的混凝土搅拌站在加工制造时,需对软连接帆布打孔,而压板与两个接口则需加工螺纹孔,同时压板、帆布、接口上所有孔都要保证基本重合,对零件加工精度要求较高,不方便制造。现场安装时,由于加工精度的限制,孔位存在一定的偏差,很难将所有螺栓进行安装固定,并且安装难度大,更换帆布困难,给现场安装、维护保养造成诸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混凝土搅拌站,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骨料中间仓与过渡料斗之间的软连接结构加工制造精度偏高和安装操作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其中,混凝土搅拌站包括:
[0005]骨料中间仓,包括卸料端;
[0006]过渡料斗,包括接料端;
[0007]柔性连接件,套接于卸料端与接料端之间;
[0008]安装支架,从卸料端和/或接料端的外周壁径向凸出;
[0009]压固件,从安装支架径向向内伸出并用于将柔性连接件压紧于外周壁上。
[001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混凝土搅拌站还包括压板,压固件的径向内端抵接压板并通过压板将柔性连接件压紧于外周壁上。
[001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压固件为螺栓。
[001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安装支架包括角钢,角钢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钢板,一块钢板的外端与外周壁固定连接,另一块钢板上设有用于穿连螺栓的安装孔。
[001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安装支架还包括与角钢固定连接的螺母,螺母的螺纹孔对接安装孔,螺栓穿过螺纹孔和安装孔。
[001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螺纹孔的半径与安装孔的半径相同。
[001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螺栓包括螺杆和连接螺杆端部的螺帽,螺杆连接螺帽的一端径向向外伸出。
[001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柔性连接件为帆布。
[001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混凝土搅拌站包括多个安装支架和压固件。
[001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卸料端和接料端均为矩形。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混凝土搅拌站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方案的柔性连接件在骨料中间仓和过渡料斗之间的连接形式为通过压固件压紧,本方案除安装支架外的零件都无需开孔,减小了零件加工难度,降低了零件精度要求。而且本技术方案的软连接固定结构不受加工误差的限制,每个固定结构相互独立,不会对彼此安装造成影响,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同时此结构只需解除压固件对柔性连接件的挤压即可对柔性连接件进行拆卸维护,多次维护也不会结构本身造成损害,为柔性连接件的拆装和维护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此外,本专利提出的压固件和安装支架结构新颖,在柔性连接件与卸料端或接料端套接的一端,安装支架从卸料端或接料端的外周臂径向向外突出并延伸到柔性连接件的外侧,压固件从柔性连接件外侧的安装支架上径向向内伸出以抵接柔性连接件,以此将柔性连接件压紧于卸料端或接料端的外周壁上。比现有技术加工精度要求更低,安装难度更小。综上所述,本专利提出的软连接固定结构结构稳定,保证固定效果的同时降低了加工、安装难度,让施工更加便捷,提升了搅拌站的安装效率。
[0021]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2]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3]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混凝土搅拌站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卸料端412螺帽20接料端42压板30柔性连接件50安装支架41螺栓511安装孔411螺杆52螺母51角钢
ꢀꢀ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28]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的混凝土搅拌站。
[0029]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其中,混凝土搅拌站包括骨料中间仓、过渡料斗、柔性连接件30、安装支架50和压固件。骨料中间仓包括卸料端10;过渡料斗包括接料端20;柔性连接件30套接于卸料端10与接料端20之间;安装支架50从卸料端10和/或接料端20的外周壁径向凸出;压固件从安装支架50径向向内伸出并用于将柔性连接件30压紧于外周壁上。本技术中的骨料中间仓卸料时,骨料从卸料端10进入下方的过渡料斗的接料端20。为方便骨料中间仓与过渡料斗的现场对接,卸料端
10和接料端20需采用一层柔性连接件30连通,柔性连接件30的两端分别套接于卸料端10和接料端20的外侧。
[0030]现有的技术方案中,为了固定柔性连接件30与卸料端10和接料端20的连接,用螺钉将柔性连接件30固定,这种固定方式在加工时需要对柔性连接件30进行打孔,同时还要对卸料端10和接料端20加工螺纹孔,而且柔性连接件30、卸料端10和接料端20上所有孔都要保证基本重合。现场安装时,由于加工精度的限制,孔位存在一定的偏差,很难将所有螺钉进行安装固定。此外,在柔性连接件30、卸料端10和接料端20上打孔还严重影响了三者的结构稳定性,降低了混凝土搅拌站的结构力学性能,增大了发生故障损坏的风险。
[0031]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摒弃了使用螺钉的方式,在柔性连接件30与卸料端10和接料端20的外周间隔布置了多个安装支架50和压固件。在柔性连接件30与卸料端10套接的一端,安装支架50从卸料端10的外周臂径向向外突出并延伸到柔性连接件30的外侧,压固件从柔性连接件30外侧的安装支架50上径向向内伸出以抵接柔性连接件30,以此将柔性连接件30压紧于卸料端10的外周壁上;在柔性连接件30与接料端20套接的一端,安装支架50从接料端20的外周臂径向向外突出并延伸到柔性连接件30的外侧,压固件从柔性连接件30外侧的安装支架50上径向向内伸出以抵接柔性连接件30,以此将柔性连接件30压紧于接料端20的外周壁上。依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安装支架50和压固件可选择性的安装在接料端20与卸料端10的其中一端,或者接料端20和卸料端10两端均安装。本技术方案的柔性连接件30在骨料中间仓和过渡料斗之间的连接形式为通过压固件压紧,除安装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搅拌站包括:骨料中间仓,包括卸料端(10);过渡料斗,包括接料端(20);柔性连接件(30),套接于所述卸料端(10)与所述接料端(20)之间;安装支架(50),从所述卸料端(10)和/或所述接料端(20)的外周壁径向凸出;压固件,从所述安装支架(50)径向向内伸出并用于将所述柔性连接件(30)压紧于所述外周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搅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搅拌站还包括压板(42),所述压固件的径向内端抵接压板(42)并通过所述压板(42)将所述柔性连接件(30)压紧于所述外周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搅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固件为螺栓(4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搅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50)包括角钢(51),所述角钢(51)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钢板,一块所述钢板的外端与所述外周壁固定连接,另一块所述钢板上设有用于穿连所述螺栓(41)的安装孔(5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华前董光德赵书兴王秀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站类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