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酸性土壤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10623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善酸性土壤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待改良的酸性土壤深耕至距表面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酸性土壤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酸性土壤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改善酸性土壤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酸性土壤是pH值小于7的土壤总称。包括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和燥红土等土类。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着各种红色或黄色土壤的酸性土壤。当地气温高、雨量大,年降雨多在1500mm以上。这种高温多雨、湿热同季的特点,使土壤的风化和成土作用均甚强烈,生物物质的循环十分迅速。盐基高度不饱和,pH一般在4.5~6。其特点为土壤酸性强,部分含盐高,土壤板结严重。
[0003]现有的酸性土壤改良方法主要为向土壤中施入含氧化钙的物质或者碱性肥料通过酸碱中和来提高土壤的pH值。这些改良方法普遍存在改良时间长、投入大、经济回报率低等问题,且改良后的土壤在当年往往达不到健康土壤的要求,其土壤的酸碱度和含盐量指标以及理化指标不能满足植物生长要求,改良当年植物生长状态较差,严重情况下产量极低甚至绝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土壤改良时间长、投入大、经济回报率低等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改善酸性土壤的方法,操作简单易行,改善当年即可使土壤恢复到适宜农作物正常生长的状态。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改善酸性土壤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土壤化学改良:对待改良的酸性土壤深耕至距表面30

50cm,形成耕层,然后施播酸性土壤改良剂,其中酸性土壤改良剂的加入量为0.5
/>1.5kg/平方米,并将翻耕土壤与酸性土壤改良剂混拌均匀,5

20天后,酸性土壤再次翻耕至距20

30cm,并对酸性土壤进行25cm的复垦,将位于深层土壤挖翻暴露;(2)植物种植前的土壤物理结构改良:在种植植物之前的最后一次的土壤化学改良中,具体是在对土壤进行翻耕松土的时候,在种植层以下铺设由氧化钙和有机肥料按照重量比为2:1混合均匀的物料,以形成锁营养层,该锁营养层厚度控制在2

7cm,然后待种植层的土壤陈化5

10天后,即可进行植物的栽植;(3)植物栽植中的土壤物理结构改良:在植物挖坑栽植时,在每棵植物的周围埋设若干根跨越种植层与锁营养层的吸附棉,吸附棉的直径控制在1

3cm范围内;然后在土壤的表面且位于植物之间铺设有过滤层。
[0006]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氧化钙为含有氧化钙的生石灰、白云石灰或其它土壤调理剂,用量为20~280kg/亩;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酸性土壤改良剂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原料:菌菇渣40%,鸡粪30%,猪粪30%,微生物发酵菌适量,所述微生物发酵菌包括高温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米曲
霉。
[0007]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有机肥料由沼肥、化肥和聚磷酸硒钾复合肥混合而成。
[0008]优选的,本专利技术在铺设过滤层之前,在土壤的表面均匀撒入植物残叶,植物残叶的厚度为1

3cm。
[0009]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过滤层采用200目的无纺布。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酸性土壤改良剂来改善土壤肥力、增加土壤的透水性和透气性。
[0011]2、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氧化钙降低了复酸化问题的发生,可以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并且原料中不含有工业副产品;3、本专利技术通过有机肥料的沼肥,使用沼肥促进了油茶土壤对氮、磷养分的吸收,提高了氮素和磷素的利用率,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有所累积,使得果实提升几倍,并配合化肥,综合使用,效果更佳。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3]实施例1一种改善酸性土壤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土壤化学改良:对待改良的酸性土壤深耕至距表面35cm,形成耕层,然后施播酸性土壤改良剂,其中酸性土壤改良剂的加入量为1kg/平方米,并将翻耕土壤与酸性土壤改良剂混拌均匀,15天后,酸性土壤再次翻耕至距20

30cm,并对酸性土壤进行25cm的复垦,将位于深层土壤挖翻暴露;(2)植物种植前的土壤物理结构改良:在种植植物之前的最后一次的土壤化学改良中,具体是在对土壤进行翻耕松土的时候,在种植层以下铺设由氧化钙和有机肥料按照重量比为2:1混合均匀的物料,以形成锁营养层,该锁营养层厚度控制在3cm,然后待种植层的土壤陈化6天后,即可进行植物的栽植;(3)植物栽植中的土壤物理结构改良:在植物挖坑栽植时,在每棵植物的周围埋设若干根跨越种植层与锁营养层的吸附棉,吸附棉的直径控制在1cm范围内;然后在土壤的表面均匀撒入植物残叶,植物残叶的厚度为1cm,最后在土壤的表面且位于植物之间铺设有过滤层,过滤层采用200目的无纺布。
[0014]本专利技术上述氧化钙为含有氧化钙的生石灰、白云石灰或其它土壤调理剂,用量为30kg/亩;本专利技术上述酸性土壤改良剂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原料:菌菇渣40%,鸡粪30%,猪粪30%,微生物发酵菌适量,所述微生物发酵菌包括高温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米曲霉。
[0015]本专利技术上述有机肥料由沼肥、化肥和聚磷酸硒钾复合肥混合而成。
[0016]实施例2一种改善酸性土壤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土壤化学改良:对待改良的酸性土壤深耕至距表面40cm,形成耕层,然后施播酸性土壤改良剂,其中酸性土壤改良剂的加入量为1.2kg/平方米,并将翻耕土壤与酸性土
壤改良剂混拌均匀,12天后,酸性土壤再次翻耕至距26cm,并对酸性土壤进行25cm的复垦,将位于深层土壤挖翻暴露;(2)植物种植前的土壤物理结构改良:在种植植物之前的最后一次的土壤化学改良中,具体是在对土壤进行翻耕松土的时候,在种植层以下铺设由氧化钙和有机肥料按照重量比为2:1混合均匀的物料,以形成锁营养层,该锁营养层厚度控制在5cm,然后待种植层的土壤陈化8天后,即可进行植物的栽植;(3)植物栽植中的土壤物理结构改良:在植物挖坑栽植时,在每棵植物的周围埋设若干根跨越种植层与锁营养层的吸附棉,吸附棉的直径控制在2cm范围内;然后在土壤的表面均匀撒入植物残叶,植物残叶的厚度为2cm,最后在土壤的表面且位于植物之间铺设有过滤层,过滤层采用200目的无纺布。
[0017]本专利技术上述氧化钙为含有氧化钙的生石灰、白云石灰或其它土壤调理剂,用量为50kg/亩;本专利技术上述酸性土壤改良剂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原料:菌菇渣40%,鸡粪30%,猪粪30%,微生物发酵菌适量,所述微生物发酵菌包括高温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米曲霉。
[0018]本专利技术上述有机肥料由沼肥、化肥和聚磷酸硒钾复合肥混合而成。
[0019]上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应当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专利技术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专利技术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酸性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土壤化学改良:对待改良的酸性土壤深耕至距表面30

50cm,形成耕层,然后施播酸性土壤改良剂,其中酸性土壤改良剂的加入量为0.5

1.5kg/平方米,并将翻耕土壤与酸性土壤改良剂混拌均匀,5

20天后,酸性土壤再次翻耕至距20

30cm,并对酸性土壤进行25cm的复垦,将位于深层土壤挖翻暴露;(2)植物种植前的土壤物理结构改良:在种植植物之前的最后一次的土壤化学改良中,具体是在对土壤进行翻耕松土的时候,在种植层以下铺设由氧化钙和有机肥料按照重量比为2:1混合均匀的物料,以形成锁营养层,该锁营养层厚度控制在2

7cm,然后待种植层的土壤陈化5

10天后,即可进行植物的栽植;(3)植物栽植中的土壤物理结构改良:在植物挖坑栽植时,在每棵植物的周围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庚圣刘德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土环科厦门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