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堵孔自动检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10314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堵孔自动检测系统,包括机架、检测机构、通液循环机构和控制器,检测机构包括检测工装和视觉采集组件,视觉采集组件设于检测工装的一侧,通液循环机构设于检测机构的外侧。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放置棒材,并能够向棒材的检测通孔通入具有一定压力的检测液;能够采集检测时棒材的喷出液柱图像,并根据采集的图像判断检测通孔是否堵孔;能够提供检测液,且对检测液循环利用;实现了检测工艺标准化、参数化和可视化,减少人工检测的主观误判率,提高生产检测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堵孔自动控制方法,通过检测通孔喷出液柱的高度来判断是否堵孔,判断不受检测通孔形状限制,方法快速有效;通过相机和控制器自动判断是否堵孔,自动化程度高。动化程度高。动化程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堵孔自动检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堵孔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堵孔自动检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具有通孔的棒材在挤压成型、切割、半加工等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内部孔隙堵塞,影响后期使用效果,需做检测挑出有一定堵孔情况的棒材。传统的控制方法是人工逐个目测判断是否堵孔,但是人工检测存在一定的主观误判率,且对于复杂形状的通孔,例如螺旋状的通孔或交叉倾斜的通孔等,人工检测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堵孔自动检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堵孔自动检测系统,包括:
[0006]机架;
[0007]检测机构,包括检测工装和视觉采集组件,所述检测工装用于连通检测液和棒材的检测通孔;所述视觉采集组件设于所述检测工装的一侧,用于采集所述棒材喷出液柱的图像;
[0008]通液循环机构,所述通液循环机构设于所述检测机构的下方,用于向所述检测工装提供检测液,且回收检测后的所述检测液;
[0009]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检测机构和通液循环机构通讯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工装包括:
[0011]治具底块,所述治具底块上设有液体通道;
[0012]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的上表面用于放置所述棒材,所述密封件的下端与所述液体通道连通,所述密封件的上端与所述检测通孔连通。
>[0013]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工装还包括:
[0014]治具浮动板,所述治具浮动板设于所述治具底块的下方,所述治具底块在所述治具浮动板上的安装位置可调;
[0015]工装固定板,所述工装固定板设于所述治具浮动板的下方,所述工装固定板与所述机架连接;
[0016]第二弹性浮动部,所述第二弹性浮动部设于所述治具浮动板和所述工装固定板之间,所述第二弹性浮动部用于带动所述治具浮动板上下浮动。
[0017]进一步地,所述通液循环机构包括:
[0018]储液部;
[0019]计量泵,所述计量泵与所述储液部连通;
[0020]调压管路,所述调压管路设于所述计量泵的输出端,所述调压管路用于控制所述
检测液的压力;
[0021]回收处理组件,所述回收处理组件的一端用于回收所述检测液,另一端与所述储液部连接。
[0022]进一步地,所述通液循环机构还包括:
[0023]缓冲部,所述缓冲部设于所述储液部和所述计量泵之间;
[0024]稳压部,所述稳压部设于所述计量泵与所述缓冲部连接的管路上。
[0025]进一步地,所述回收处理组件包括:
[0026]沉淀部,所述沉淀部设于所述储液部的上方,所述沉淀部用于连通回收的检测液;
[0027]过滤部,所述过滤部连接于所述沉淀部和所述储液部之间。
[0028]进一步地,所述视觉采集组件包括:
[0029]相机,所述相机为一个或多个;
[0030]相机升降部,所述相机升降部用于带动所述相机升降。
[0031]进一步地,所述视觉采集组件还包括:
[0032]遮板部,所述遮板部对应所述相机固定地或可升降地设于所述机架上。
[003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应用于前述的堵孔自动检测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控制器控制相机移动到规定高度;
[0035]控制器控制通液循环机构向棒材的检测通孔内通入具有一定压力的检测液;
[0036]相机对棒材喷出液柱拍照,控制器根据拍照图像计算分析喷出液柱的高度是否符合规定。
[0037]进一步地,控制器根据拍照图像计算分析喷出液柱的高度是否符合规定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38]对于一个棒材上设有多个轴向的检测通孔时,控制器提前设定单个喷出液柱的高度合格范围和各个喷出液柱之间的高度差合格范围;判断采集的多个检测通孔实际喷出液柱高度是否在提前设定的高度合格范围内,判断采集的多个实际喷出液柱高度的高度差是否在提前设定的高度差合格范围内;
[0039]对于一个棒材上设有一个轴向的检测通孔时,控制器提前设定单个喷出液柱的高度合格范围;判断采集的单个检测通孔实际喷出液柱高度是否在提前设定的高度合格范围内。
[0040]综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41]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检测工装,能够放置棒材,并能够向棒材的检测通孔通入具有一定压力的检测液;通过设置视觉采集组件,能够采集检测时棒材的喷出液柱图像;通过设置通液循环机构,能够提供检测液,且对检测液循环利用;通过设置控制器能够控制通液循环机构动作,能够根据视觉采集组件采集的图像判断检测通孔是否堵孔;本专利技术实现了检测工艺标准化、参数化和可视化,减少人工检测的主观误判率,提高生产检测质量;
[0042]2、本专利技术中,第二弹性浮动部能够带动治具浮动板上下浮动,能够进一步提高棒材下端面与密封件连接的密封性,治具底块在治具浮动板上的安装位置可调,能够便于调节治具底块的位置;
[0043]3、本专利技术中,在储液部和计量泵之间设置缓冲部,稳压部设于计量泵与缓冲部连接的管路上,检测液存储在储液部中,通过计量泵从储液部中将检测液抽出往上输送,途中
经过缓冲部和稳压部,能够确保输送出的流量恒定;
[0044]4、本专利技术中,检测喷出后的检测液经由沉淀部和过滤部沉淀过滤后流回储液部,能够保证回收的检测液的正常使用;
[0045]5、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相机升降部,对于不同高度的棒材,能够将相机升降至不同的规定高度,能够保证喷出液柱都在相机的视野内,利于采集到完整的喷出液柱图像,利于控制器分析判断,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0046]6、本专利技术中,利用具有一定压力的检测液通入检测通孔,通过喷出高度来判断是否堵孔,堵孔判断不受检测通孔形状限制,方法快速有效;通过相机和控制器自动判断是否堵孔,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004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省略检测防护罩状态下堵孔自动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4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50]图3为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51]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省略检测防护罩状态下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0052]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省略检测防护罩状态下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0053]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棒材的结构示意图;
[0054]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通液循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堵孔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20);检测机构(2),包括检测工装(21)和视觉采集组件(22),所述检测工装(21)用于连通检测液和棒材(10)的检测通孔(101);所述视觉采集组件(22)设于所述检测工装(21)的一侧,用于采集所述棒材(10)喷出液柱的图像;通液循环机构(3),所述通液循环机构(3)设于所述检测机构(2)的下方,用于向所述检测工装(21)提供检测液,且回收检测后的所述检测液;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检测机构和通液循环机构通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堵孔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工装(21)包括:治具底块(211),所述治具底块(211)上设有液体通道;密封件(212),所述密封件(212)的上表面用于放置所述棒材(10),所述密封件(212)的下端与所述液体通道连通,所述密封件(212)的上端与所述检测通孔(101)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堵孔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工装(21)还包括:治具浮动板(213),所述治具浮动板(213)设于所述治具底块(211)的下方,所述治具底块(211)在所述治具浮动板(213)上的安装位置可调;工装固定板(214),所述工装固定板(214)设于所述治具浮动板(213)的下方,所述工装固定板(214)与所述机架(20)连接;第二弹性浮动部,所述第二弹性浮动部设于所述治具浮动板(213)和所述工装固定板(214)之间,所述第二弹性浮动部用于带动所述治具浮动板(213)上下浮动。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堵孔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液循环机构(3)包括:储液部(31);计量泵(32),所述计量泵(32)与所述储液部(31)连通;调压管路(33),所述调压管路(33)设于所述计量泵(32)的输出端,所述调压管路(33)用于控制所述检测液的压力;回收处理组件,所述回收处理组件的一端用于回收所述检测液,另一端与所述储液部(3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堵孔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液循环机构(3)还包括:缓冲部(35),所述缓冲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建平蒋志金曾江海魏绍煌余思骞张丁鹭张开河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