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背板带宽性能的验证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101717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硬盘背板带宽性能的验证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启动硬盘IO测试工具,使用同一个SSD硬盘分别测试硬盘背板上的所有接口,验证所有接口均可提供正常带宽;逐步增加SSD硬盘的接入数量并进行硬盘IO测试,直到SSD硬盘的接入数量达到硬盘背板支持的最大硬盘接入量后,验证所有接口均可提供正常带宽;若服务器支持多种接口混插,则根据接口类型接入相应的SSD硬盘,并利用前述的方法验证所有接口均可提供正常带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交叉验证每个硬盘接口达到足够带宽,进而验证了硬盘背板插入多颗硬盘时的整体带宽性能。宽性能。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硬盘背板带宽性能的验证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硬盘背板带宽性能的验证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储存设备的发展,自SSD硬盘问世以来,从SATA接口的500MB/s带宽,进展到了现今PCIe Gen4接口7000MB/s的带宽;而储存型服务器通常安装多个硬盘(SSD硬盘或者HDD硬盘),甚至配合业界需求混和PCIe接口,SATA接口与SAS接口。
[0003]在采用单种接口或混和接口安装多种硬盘时,储存型服务器中的CPU除了需要在瞬间提供足够的IO,更需要PCIe bus提供足够的带宽访问硬盘以发挥硬盘的最佳性能;为配合现今硬盘的高速传输及混和接口的吞吐量,除了使用高阶CPU提供高量的IO外,对PCIe BUS及硬盘背板的整体带宽性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0004]因此,如何在服务器开发阶段验证硬盘背板整体带宽性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硬盘背板带宽性能的验证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交叉验证每个硬盘接口达到足够带宽,进而验证了硬盘背板插入多颗硬盘时的整体带宽性能。
[0006]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硬盘背板带宽性能的验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启动硬盘IO测试工具,使用同一个SSD硬盘分别测试硬盘背板上的所有接口,验证所有接口均可提供正常带宽;
[0008]S2:逐步增加SSD硬盘的接入数量并进行硬盘IO测试,直到SSD硬盘的接入数量达到硬盘背板支持的最大硬盘接入量后,验证所有接口均可提供正常带宽;
[0009]S3:若服务器支持多种接口混插,则根据接口类型接入相应的SSD硬盘,并利用步骤S2的方法验证所有接口均可提供正常带宽。
[0010]进一步,所述步骤S1中,使用同一个SSD硬盘测试硬盘背板上的所有接口,具体为:
[0011]使用一个能够达到所有接口最大频宽的SSD硬盘分别接入硬盘背板的每个接口,并采集每个接口的带宽数据。
[0012]进一步,所述验证所有接口均可提供正常带宽,包括:
[0013]判断采集的接口带宽数据是否达到其标准阈值,若是,则此接口可以提供正常带宽。
[0014]进一步,所述根据接口类型接入相应的SSD硬盘,包括:
[0015]依照出货配置,根据硬盘背板的接口类型接入相应的NVMe SSD硬盘、SAS SSD硬盘或SATA SSD硬盘。
[0016]相应的,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硬盘背板带宽性能的验证系统,包括:
[0017]单一接口带宽验证单元,用于启动硬盘IO测试工具,使用同一个SSD硬盘分别测试硬盘背板上的所有接口,验证所有接口均可提供正常带宽;
[0018]多接口带宽验证单元,用于逐步增加SSD硬盘的接入数量并进行硬盘IO测试,直到SSD硬盘的接入数量达到硬盘背板支持的最大硬盘接入量后,验证所有接口均可提供正常带宽;
[0019]多接口混插带宽验证单元,用于当服务器支持多种接口混插时,根据接口类型接入相应的SSD硬盘,并验证所有接口均可提供正常带宽。
[0020]进一步,单一接口带宽验证单元,具体用于:
[0021]启动硬盘IO测试工具,使用一个能够达到所有接口最大频宽的SSD硬盘分别接入硬盘背板的每个接口,并采集每个接口的带宽数据,根据带宽数据验证所有接口均可提供正常带宽。
[0022]进一步,多接口混插带宽验证单元,具体用于:
[0023]当服务器支持多种接口混插时,依照出货配置,根据硬盘背板的接口类型接入相应的NVMe SSD硬盘、SAS SSD硬盘或SATA SSD硬盘,并验证所有接口均可提供正常带宽。
[0024]进一步,单一接口带宽验证单元、多接口带宽验证单元和多接口混插带宽验证单元均设有验证模块,所述验证模块用于判断采集的接口带宽数据是否达到其标准阈值,若是,则此接口可以提供正常带宽。
[0025]相应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硬盘背板带宽性能的验证装置,包括:
[0026]存储器,用于存储硬盘背板带宽性能的验证程序;
[0027]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硬盘背板带宽性能的验证程序时实现如上文任一项所述硬盘背板带宽性能的验证方法的步骤。
[0028]相应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硬盘背板带宽性能的验证程序,所述硬盘背板带宽性能的验证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任一项所述硬盘背板带宽性能的验证方法的步骤。
[0029]对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硬盘背板带宽性能的验证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交叉测试单个或多个硬盘接口带宽数据,得到硬盘背板整体带宽数据,从而判断硬盘背板整体带宽性能是否符合预期。本专利技术能够以统一的测试脚本进行测试,减少反复测试时间和测试人力的消耗,进而提升硬盘背板接口带宽的检验效率,实现了在研发阶段先确认硬件品质,增加了产品可靠度;能进一步确保服务器品质,降低系统I/O问题,进而提升品牌形象。
[0030]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2]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方法流程图。
[0033]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硬盘背板带宽性能的验证方法,现有技术中,在服务器开发阶段验证硬盘背板整体带宽性能,需要检验员反复进行人工,浪费了大量的测试时间和人力投入。
[0035]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硬盘背板带宽性能的验证方法,第一步先测试单种接口,以同一颗SSD测试所有的接口,验证所有接口提供正常带宽;第二步逐步增加SSD数量测试,直到接上HDBP所能支持最大数量的SSD,验证多颗SSD最大带宽。若服务器支持多种接口(SAS/SATA/NVMe)混插,则再进行第三步测试多颗混种SSD验证HDBP带宽性能。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通过交叉验证每个硬盘接口达到足够带宽,进而验证硬盘背板插入多颗硬盘时的整体带宽性能,以确保硬盘背板能够在插满硬盘传输时提供足够的带宽。
[0036]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硬盘背板带宽性能的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启动硬盘IO测试工具,使用同一个SSD硬盘分别测试硬盘背板上的所有接口,验证所有接口均可提供正常带宽;S2:逐步增加SSD硬盘的接入数量并进行硬盘IO测试,直到SSD硬盘的接入数量达到硬盘背板支持的最大硬盘接入量后,验证所有接口均可提供正常带宽;S3:若服务器支持多种接口混插,则根据接口类型接入相应的SSD硬盘,并利用步骤S2的方法验证所有接口均可提供正常带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背板带宽性能的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使用同一个SSD硬盘测试硬盘背板上的所有接口,具体为:使用一个能够达到所有接口最大频宽的SSD硬盘分别接入硬盘背板的每个接口,并采集每个接口的带宽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盘背板带宽性能的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所有接口均可提供正常带宽,包括:判断采集的接口带宽数据是否达到其标准阈值,若是,则此接口可以提供正常带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背板带宽性能的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接口类型接入相应的SSD硬盘,包括:依照出货配置,根据硬盘背板的接口类型接入相应的NVMe SSD硬盘、SAS SSD硬盘或SATA SSD硬盘。5.一种硬盘背板带宽性能的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单一接口带宽验证单元,用于启动硬盘IO测试工具,使用同一个SSD硬盘分别测试硬盘背板上的所有接口,验证所有接口均可提供正常带宽;多接口带宽验证单元,用于逐步增加SSD硬盘的接入数量并进行硬盘IO测试,直到SSD硬盘的接入数量达到硬盘背板支持的最大硬盘接入量后,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浩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