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片电池的极片单元组、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509817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叠片电池的极片单元组、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所述极片单元组,包括:若干极片单元。每个所述极片单元均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隔离膜。所述正极极片和所述负极极片呈对称设置于所述隔离膜的两端。所述正极极片与所述负极极片之间设有绝缘层,用于保持所述正极极片与所述负极极片的间距。所述隔离膜用于在热熔融后粘附所述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该极片单元组用于提升正负极极片的对齐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片电池的极片单元组、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叠片电池的极片单元组、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叠片电池的正负极极片很容易对齐度不良,导致电池活性物质得不到充分反应,电池能量密度降低和循环性能下降,同时引起巨大安全问题。且隔离膜需要带胶用于固定正负极极片,会造成成本增加。因此,亟需一种叠片电池的极片单元组、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以改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叠片电池的极片单元组、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该极片单元组用于提升正负极极片的对齐度。
[0004]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叠片电池的极片单元组,包括:若干极片单元;每个所述极片单元均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隔离膜;所述正极极片和所述负极极片呈对称设置于所述隔离膜的两端;所述正极极片与所述负极极片之间设有绝缘层,用于保持所述正极极片与所述负极极片的间距;所述隔离膜用于在热熔融后粘附所述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
[0005]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的若干极片单元;每个所述极片单元均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隔离膜;所述正极极片和所述负极极片呈对称设置于所述隔离膜的两端;所述正极极片与所述负极极片之间设有绝缘层,用于保持所述正极极片与所述负极极片的间距;所述隔离膜用于在热熔融后粘附所述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实现了所述正极极片与所述负极极片的对齐,以使电池活性物质充分反应,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和循环性能,同时增加安全性。隔离膜无需带胶也能固定正负极极片,有利于降低成本。
[0006]可选的,所述正极极片的尺寸和所述负极极片的尺寸相同;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的所述正极极片的尺寸和所述负极极片的尺寸相同;有利于所述正极极片与所述负极极片在叠片时对齐,充分利用电池内的空间,提升能量密度;且尺寸相同的所述正极极片的和所述负极极片在制造时可以由正极极片组和负极极片组叠加在一起切割;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
[0007]可选的,所述绝缘层设置于所述正极极片的两端;或者,所述绝缘层设置于所述负极极片的两端;或者,所述正极极片的一端与所述负极极片的一端均设置有所述绝缘层。
[0008]可选的,所述隔离膜设有胶层,所述胶层用于粘附所述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
[0009]可选的,所述隔离膜设置有孔隙,所述孔隙用于容纳电解液。
[0010]可选的,所述若干极片单元共用同一个所述隔离膜;发生折叠的所述隔离膜的横截面呈连续的“Z”型设置;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所述若干极片单元共用同一个所述隔离膜;发生折叠的所述隔离膜的横截面呈连续的“Z”型设置;有利于保证正极极片与负极极片
的对齐度,提升生产效率。
[0011]可选的,所述若干极片单元被叠加为至少一个层叠体;当所述若干极片单元被叠加为至少2个层叠体时,所述层叠体之间通过同一个所述隔离膜连接;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的所述若干极片单元被叠加为至少一个层叠体;当所述若干极片单元被叠加为至少2个层叠体时,所述层叠体之间通过同一个所述隔离膜连接;便于保持所述层叠体的各正极极片与负极极片的对齐度。
[0012]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极片单元组的制造方法,用于制造所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极片单元组,包括:在正极极片组和负极极片组的至少一侧涂覆呈网格状设置的绝缘层;沿着所述绝缘层的延伸方向切分所述正极极片组,获取待裁切正极极片;沿着所述绝缘层的延伸方向切分所述负极极片组,获取待裁切负极极片;对所述待裁切正极极片和待裁切负极极片进行裁切,获取具有极耳的所述正极极片和所述负极极片;将若干所述正极极片和若干所述负极极片分别设置于所述隔离膜的两端,获取若干极片单元;折叠所述隔离膜,以使所述若干极片单元叠加为至少一个极片单元组;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正极极片组和负极极片组的至少一侧涂覆呈网格状设置的绝缘层;沿着所述绝缘层的延伸方向切分所述正极极片组,获取待裁切正极极片;沿着所述绝缘层的延伸方向切分所述负极极片组,获取待裁切负极极片;对所述待裁切正极极片和待裁切负极极片进行裁切,获取具有极耳的所述正极极片和所述负极极片;将若干所述正极极片和若干所述负极极片分别设置于所述隔离膜的两端,获取若干极片单元;折叠所述隔离膜,以使所述若干极片单元叠加为至少一个极片单元组;有利于稳定支撑所述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避免所述极片单元组内发生短路,提升安全性;便于所述正极极片和所述负极极片互相对齐。
[0013]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极片单元热压,以使所述隔离膜受热熔融后粘附所述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所述极片单元热压,以使所述隔离膜受热熔融后粘附所述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有利于保持所述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相对固定,有利于保持所述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的对齐度;同时降低了对所述隔离膜背胶的需求,即所述隔离膜减少背胶量或不设置背胶,有利于节约加工成本。
[0014]可选的,切分所述正极极片组和所述负极极片组时,所述正极极片组和所述负极极片组被叠加在一起切分。
[0015]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极片单元组制造设备,用于制造所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极片单元组,包括:涂覆模块、分切模块、裁模块和叠片模块;所述涂覆模块用于在正极极片组和负极极片组的至少一侧涂覆呈网格状设置的绝缘层;所述分切模块用于沿着所述绝缘层的延伸方向切分所述正极极片组,获取待裁切正极极片;沿着所述绝缘层的延伸方向切分所述负极极片组,获取待裁切负极极片;所述裁切模块用于对所述待裁切正极极片和待裁切负极极片进行裁切,获取具有极耳的所述正极极片和所述负极极片;所述叠片模块用于将若干所述正极极片和若干所述负极极片分别设置于所述隔离膜的两端,获取若干极片单元;所述叠片模块还用于折叠所述隔离膜,以使所述若干极片单元叠加为至少一个极片单元组。
[0016]可选的,所述制造设备还包括热压模块;所述热压模块用于对所述极片单元组热压,以使所述隔离膜受热熔融后粘附所述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
[0017]可选的,所述切分单元用于切分所述正极极片组和所述负极极片组时,所述正极
极片组和所述负极极片组被叠加在一起切分。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未折叠的极片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一种极片单元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二种极片单元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三种极片单元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层叠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极片单元组的俯视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极片单元组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5]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包括两列正极极片的正极极片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包括四列正极极片的正极极片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极片单元组制造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片电池的极片单元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极片单元;每个所述极片单元均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隔离膜;所述正极极片和所述负极极片呈对称设置于所述隔离膜的两端;所述正极极片与所述负极极片之间设有绝缘层,用于保持所述正极极片与所述负极极片的间距;所述隔离膜用于在热熔融后粘附所述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单元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片的尺寸和所述负极极片的尺寸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单元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设置于所述正极极片的两端;或者,所述绝缘层设置于所述负极极片的两端;或者,所述正极极片的一端与所述负极极片的一端均设置有所述绝缘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单元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膜设有胶层,所述胶层用于粘附所述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单元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膜设置有孔隙,所述孔隙用于容纳电解液。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单元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极片单元共用同一个所述隔离膜;发生折叠的所述隔离膜的横截面呈连续的“Z”型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单元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极片单元被叠加为至少一个层叠体;当所述若干极片单元被叠加为至少2个层叠体时,所述层叠体之间通过同一个所述隔离膜连接。8.一种极片单元组的制造方法,用于制造所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极片单元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正极极片组和负极极片组的至少一侧涂覆呈网格状设置的绝缘层;沿着所述绝缘层的延伸方向切分所述正极极片组,获取待裁切正极极片;沿着所述绝缘层的延伸方向切分所述负极极片组,获取待裁切负极极片;对所述待裁切正极极片和待裁切负极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婉侠刘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