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用光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9019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6:4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用光源装置具有:箱,其能够与内窥镜的光导连接;第一光源,其配置在箱内,射出第一波段的光;第二光源,其配置在箱内,射出与第一波段不同的第二波段的光;合波部,其对第一光源射出的光和第二光源射出的光进行合波;扩散部,其设置在合波部和至与箱连接的光导入射的入射端之间,使由合波部合波后的光的一部分扩散到向光导入射的光路的外部;光量传感器,其设置在入射到光导的光路的外部,检测扩散部扩散的光中的至少一部分光的光量;以及照明控制部,其根据光量传感器检测出的结果,控制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中的至少一个光源射出的光量。光源射出的光量。光源射出的光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内窥镜用光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窥镜用光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在医疗领域中,为了观察被检体内部而使用内窥镜系统。内窥镜一般在患者等被检体内插入呈细长形状的挠性的插入部,从该插入部前端利用照明光对被检体内部进行照明。内窥镜上连接有与供给照明光的光源装置。
[0003]在内窥镜系统中,为了稳定地照射照明光,相对于由光源装置中的光源、光学部件的经时变化引起的照明光的光量变化,控制照明光的光量等。已知为了检测从光源装置射出的照明光的光量,通过光纤取入照明光的一部分光,使传感器检测所取入的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已知使即将从光源装置射出的光的一部分反射,并检测因反射而偏离光路的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3)。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909091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

165607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0/100898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0]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必须在照明光的光路中配设光纤,对照明光进行引导的光学系统会大型化。另外,在专利文献2、3所记载的技术中,也需要用于使照明光的一部分反射的光学结构,对照明光进行引导的光学系统会大型化。
[0011]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大型化并检测照明光的光量的内窥镜用光源装置。
[0012]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3]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实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用光源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具备:箱,其能够与内窥镜的光导连接;第一光源,其配置在所述箱内,射出第一波段的光;第二光源,其配置在所述箱内,射出与所述第一波段不同的第二波段的光;合波部,其对所述第一光源射出的光和所述第二光源射出的光进行合波;扩散部,其设置在所述合波部和至与所述箱连接的所述光导的入射端之间,使由所述合波部合波后的光的一部分扩散到向所述光导入射的光路的外部;光量传感器,其设置在向所述光导入射的光路的外部,检测所述扩散部扩散的光中的至少一部分光的光量;以及照明控制部,其根据所述光量传感器检测出的结果,控制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中的至少一个光源射出的光量。
[0014]另外,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内窥镜用光源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专利技术中,所述内窥镜用光源装置还具有聚光透镜,由所述合波部合成的光入射到所述聚光透镜,并且所述聚光
透镜将入射的光会聚到所述光导的入射端,所述扩散部设置于所述聚光透镜的一部分。
[0015]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用光源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专利技术中,所述光量传感器分别检测由所述扩散部扩散的光中的所述第一波段的光的光量和所述第二波段的光的光量。
[0016]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用光源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专利技术中,所述扩散部配置在比所述聚光透镜的光轴中心靠外周侧的位置。
[0017]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用光源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专利技术中,所述扩散部配置在包含所述聚光透镜的光轴中心的位置。
[0018]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用光源装置在上述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用光源装置还具有:聚光透镜,由所述合波部合成的光入射到所述聚光透镜,并且所述聚光透镜将入射的光会聚到所述光导的入射端;以及透射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合波部与所述聚光透镜之间,具有透光性,所述扩散部设置于所述透射部件的一部分。
[0019]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用光源装置在上述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用光源装置还具有:聚光透镜,由所述合波部合成的光入射到所述聚光透镜,并且所述聚光透镜将入射的光会聚到所述光导的入射端;以及透镜保持架,其保持所述聚光透镜,所述扩散部被保持于所述透镜保持架。
[0020]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用光源装置在上述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用光源装置还具有:聚光透镜,由所述合波部合成的光入射到所述聚光透镜,并且所述聚光透镜将入射的光会聚到所述光导的入射端;以及保持部件,其相对于所述聚光透镜设置在连接所述光导的一侧,保持所述光量传感器。
[0021]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用光源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专利技术中,所述光量传感器是具有使所述第一波段的光透过的第一滤光器和使所述第二波段的光透过的第二滤光器的传感器。
[0022]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用光源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专利技术中,所述光量传感器包括:第一传感器,其检测所述第一波段的光的光量;以及第二传感器,其检测所述第二波段的光的光量。
[0023]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用光源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专利技术中,所述内窥镜用光源装置还具有供所述扩散部扩散的光的至少一部分入射的光纤,所述光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光纤的光射出端。
[0024]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用光源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专利技术中,所述内窥镜用光源装置还具有旋转滤光器,所述旋转滤光器设置在所述合波部与至所述光导的入射端之间,所述扩散部设置于所述旋转滤光器,通过所述旋转滤光器的旋转而相对于光路插拔。
[0025]专利技术效果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起到能够在抑制大型化的同时检测照明光的光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内窥镜系统的概略结构的图。
[0028]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内窥镜系统的概要结构的框图。
[0029]图3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内窥镜系统的光源装置的结构的图。
[0030]图4是说明光源装置中的与光导的连接部分的结构的图。
[0031]图5是从光轴方向观察光源装置中的聚光透镜的附近的俯视图。
[0032]图6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的内窥镜系统的光源装置中的与光导的连接部分的结构的图。
[0033]图7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的内窥镜系统的光源装置中的与光导的连接部分的结构的图。
[0034]图8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内窥镜系统的光源装置中的与光导的连接部分的结构的图。
[0035]图9是从光轴方向观察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的内窥镜系统的光源装置中的聚光透镜的附近的俯视图。
[0036]图10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4的内窥镜系统的光源装置中的与光导的连接部分的结构的图。
[0037]图11是从光轴方向观察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4的内窥镜系统的光源装置中的聚光透镜的附近的俯视图。
[0038]图12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5的内窥镜系统的光源装置的结构的图。
[0039]图13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5的内窥镜系统的光源装置中的与光导的连接部分的结构的图。
[0040]图14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6的内窥镜系统的光源装置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以下,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以下,称为“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内窥镜用光源装置,其具备:箱,其能够与内窥镜的光导连接;第一光源,其配置在所述箱内,射出第一波段的光;第二光源,其配置在所述箱内,射出与所述第一波段不同的第二波段的光;合波部,其对所述第一光源射出的光和所述第二光源射出的光进行合波;扩散部,其设置在所述合波部和至与所述箱连接的所述光导的入射端之间,使由所述合波部合波后的光的一部分扩散到向所述光导入射的光路的外部;光量传感器,其设置在向所述光导入射的光路的外部,检测所述扩散部扩散的光中的至少一部分光的光量;以及照明控制部,其根据所述光量传感器检测出的结果,控制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中的至少一个光源射出的光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光源装置,其中,所述内窥镜用光源装置还具有聚光透镜,由所述合波部合成的光入射到所述聚光透镜,并且所述聚光透镜将入射的光会聚到所述光导的入射端,所述扩散部设置于所述聚光透镜的一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光源装置,其中,所述光量传感器分别检测由所述扩散部扩散的光中的所述第一波段的光的光量和所述第二波段的光的光量。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用光源装置,其中,所述扩散部配置在比所述聚光透镜的光轴中心靠外周侧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用光源装置,其中,所述扩散部配置在包含所述聚光透镜的光轴中心的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光源装置,其中,所述内窥镜用光源装置还具有:聚光透镜,由所述合波部合成的光入射到所述聚光透镜,并且所述聚光透镜将入射的光会聚到所述光导的入射端;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端基希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