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道补偿方法及系统、用户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08947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信道补偿方法及系统、用户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所述信道补偿方法包括:发送端根据天线配置信息和与接收端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补偿矩阵;发送端根据所述补偿矩阵向所述接收端发送参考信号;发送端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预编码信息,所述预编码信息由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计算得到。发送端利用根据天线配置信息和与接收端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的补偿矩阵对参考信号进行补偿,接收端根据补偿后的参考信号计算并反馈预编码信息,与现有技术中相比,能够消除波束分裂带来的相位变化,从而保证同一个波束矢量在不同频率指向同一个方向,进而保证预编码在整个测量带宽上的高性能,同时也降低了预编码的反馈开销。反馈开销。反馈开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信道补偿方法及系统、用户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道补偿方法及系统、用户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和NR(New Radio,也被称为新无线或新空口)无线通信系统中,为了提升数据传输的速率和可靠性,基站和终端可以采用多天线预编码的方式进行数据发送。其中,基站发送下行信号的预编码可以通过终端对下行参考信号的测量和反馈来确定;相应地,终端发送上行信号的预编码可以通过基站对上行参考信号的测量和反馈来确定。
[0003]预编码的反馈需要占用信道资源,因此,在预编码的反馈设计方面,通常需要考虑预编码性能与反馈开销的折中。NR系统采用多级码本的预编码反馈设计。例如,NR Type I码本与Type II码本均可以表示为W=W1W2,其中,W1由一个或多个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离散傅里叶变换)波束矢量构成,且认为所述DFT波束在整个反馈频段上的发送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可以通过只反馈一个或一组宽带共享的DFT波束矢量来降低反馈的开销;W2由加权系数构成,用于合并两个极化方向上的一个或多个波束,且不同频率范围的加权系数可以不同,从而实现了子频率级别的预编码,保证了预编码性能。
[0004]在太赫兹频段下,仍然可以采用多级码本的预编码反馈方式来降低反馈开销。此外,在太赫兹频段,无线信号的载波带宽可以达到几十GHz以上。由于带宽内不同子载波的频率差异较大,当基站采用波束赋形的方式发送大带宽信号时,在不同子载波上,相同的波束矢量的发送方向会出现明显的偏移,从而出现波束分裂现象。在如图1所示的例子中,沿自下而上的方向,子载波的频率越来越大,可以看出,在不同频率的子载波上,同一个波束矢量的发送方向出现了明显的偏移,也即出现了波束分裂现象。
[0005]在出现明显波束分裂现象的信道条件下,当预编码反馈设计中的波束仍然假设宽带共享时,该波束仅在部分频率上能够与最优方向对齐,一方面无法保证预编码在整个测量带宽上的性能;另一方面,若针对不同频率反馈不同的波束索引,反馈开销将出现明显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信道补偿方法及系统、用户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
[0007]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信道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发送端根据天线配置信息和与接收端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补偿矩阵;
[0010]发送端根据所述补偿矩阵向所述接收端发送参考信号;
[0011]发送端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预编码信息,其中,所述预编码信息由所述接收端
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计算得到。
[0012]可选地,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补偿矩阵向所述接收端发送参考信号的步骤具体包括:
[0013]根据所述补偿矩阵对待发送的参考信号进行补偿;
[0014]向所述接收端发送补偿后的参考信号。
[0015]可选地,所述信道补偿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0016]发送端根据所述补偿矩阵以及所述预编码信息向所述接收端发送数据信号。
[0017]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信道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发送的参考信号;其中,所述参考信号由所述发送端根据补偿矩阵进行发送,所述补偿矩阵由所述发送端根据天线配置信息和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
[0019]接收端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计算预编码信息,并向所述发送端发送所述预编码信息。
[0020]可选地,所述信道补偿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0021]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数据信号;其中,所述数据信号由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补偿矩阵以及所述预编码信息进行发送。
[0022]可选地,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计算预编码信息的步骤具体包括:
[0023]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信道矩阵;
[0024]根据所述信道矩阵计算预编码信息。
[0025]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信道补偿系统,包括:
[0026]补偿矩阵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天线配置信息和与接收端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补偿矩阵;
[0027]参考信号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补偿矩阵向所述接收端发送参考信号;
[0028]预编码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预编码信息,其中,所述预编码信息由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计算得到。
[0029]可选地,所述参考信号发送模块具体包括:
[0030]补偿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补偿矩阵对待发送的参考信号进行补偿;
[0031]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接收端发送补偿后的参考信号。
[0032]可选地,所述信道补偿系统还包括数据信号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补偿矩阵以及所述预编码信息向所述接收端发送数据信号。
[0033]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信道补偿系统,包括:
[0034]参考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参考信号;其中,所述参考信号由所述发送端根据补偿矩阵进行发送,所述补偿矩阵由所述发送端根据天线配置信息和与所述信道补偿系统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
[0035]预编码信息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计算预编码信息,并向所述发送端发送所述预编码信息。
[0036]可选地,所述信道补偿系统还包括数据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数据信号;其中,所述数据信号由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补偿矩阵以及所述预编码信息进行发送。
[0037]可选地,所述预编码信息计算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信道矩阵,并根据所述信道矩阵计算预编码信息。
[0038]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0039]至少一个处理器;
[0040]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以及
[0041]收发器,用于与其它设备通信;
[0042]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信道补偿方法。
[0043]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0044]至少一个处理器;
[0045]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以及
[0046]收发器,用于与其它设备通信;
[0047]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信道补偿方法。
[0048]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信道补偿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道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发送端根据天线配置信息和与接收端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补偿矩阵;发送端根据所述补偿矩阵向所述接收端发送参考信号;发送端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预编码信息,其中,所述预编码信息由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计算得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道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补偿矩阵向所述接收端发送参考信号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所述补偿矩阵对待发送的参考信号进行补偿;向所述接收端发送补偿后的参考信号。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道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补偿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发送端根据所述补偿矩阵以及所述预编码信息向所述接收端发送数据信号。4.一种信道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发送的参考信号;其中,所述参考信号由所述发送端根据补偿矩阵进行发送,所述补偿矩阵由所述发送端根据天线配置信息和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接收端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计算预编码信息,并向所述发送端发送所述预编码信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道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补偿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数据信号;其中,所述数据信号由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补偿矩阵以及所述预编码信息进行发送。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信道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计算预编码信息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信道矩阵;根据所述信道矩阵计算预编码信息。7.一种信道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补偿矩阵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天线配置信息和与接收端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补偿矩阵;参考信号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补偿矩阵向所述接收端发送参考信号;预编码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预编码信息,其中,所述预编码信息由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计算得到。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道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发送模块具体包括:补偿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补偿矩阵对待发送的参考信号进行补偿;发送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大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