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水体自净化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8845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体净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园林水体自净化的施工方法,包括在园林水体边缘通过隔墙围成的园林池、净水处理池和污泥池,所述净水处理池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和排污口,所述出水口与园林出水口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水质传感器,所述水质传感器的下游管道通过分支管连接有水质检测设备和投药泵,所述水质检测设备上设置有检测进水口、消毒出水口、调节PH水质出水管和添加絮凝剂出水管,所述园林池的内部设置有植物浮床区、水草生长区和鱼类生长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水体可以进行自循环而又达到了净化的效果,从园林池中流出的污水经过处理,达到净化效果后又能流回园林池继续使用,达到了节水效果,同时园林池内部水体形成稳定生物链。成稳定生物链。成稳定生物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水体自净化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体净化
,具体为一种园林水体自净化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是古典园林建筑。
[0003]传统中国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受到传统"礼乐"文化影响很深。通过地形、山水、建筑群、花木等作为载体衬托出人类主体的精神文化。
[0004]园林具有很多的外延概念:园林社区、园林街道、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国家园林县城等等。现代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对于园林有着迫切的功能性和艺术性的要求。对于我们现代的生活和未来的人民发展方向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0005]人类文明的发展,导致大量氮磷营养物质排入园林,如化肥、农药、生活洗涤用水等等。自然界水体本身具有自净能力,但自净能力有最大极值,污染源的大量注入,超出了水体的净化最大极值,导致大量营养物质过剩,给水体中藻类的生长提供了便利条件,所以藻类成了优势种群,导致泛滥成灾,覆盖水面,抢阳光和氧气,导致水体生态系统失衡,并释放藻毒素,严重污染水质,破坏景观。藻类因个体小,很难被消化,通过过滤和高等水生动物无法有效抑制。针对相关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园林水体自净化的施工方法,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水体可以进行自循环而又达到了净化的效果,从园林池中流出的污水经过处理,达到净化效果后又能流回园林池继续使用,达到了节水效果,同时园林池内部水体形成稳定生物链。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园林水体,包括在园林水体边缘通过隔墙围成的园林池1、净水处理池2和污泥池3,所述净水处理池2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201、出水口202和排污口203,所述园林池1上分别设置有园林进水口101和园林出水口102,所述园林池1的园林出水口102通过管道与净水处理池2的进水口201连通,所述园林池1的园林进水口101通过管道与净水处理池2的出水口202连通,所述排污口203通过管道与污泥池3连通,所述进水口201与园林出水口102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水质传感器4,所述水质传感器4的下游管道通过分支管连接有水质检测设备5和投药泵6,所述投药泵6游端与进水口201连接,所述园林出水口102和进水口201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水泵,所述净水处理池2内部的污泥通过管道流入到污泥池3的内部,所述水质检测设备5上设置有检测进水口501、消毒出水口502、调节PH水质出水管503和添加絮凝剂出水管504,所述水质传感器4通过管道与检测进水口501连通,所述消毒出水口502通过管道联通有消毒水箱7,所述添加絮凝剂出水管504通过管道与投药泵6连通,所述调节PH水质出水管503上设置有调节设备,所述投药
泵6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园林出水口102连通,所述园林池1的内部设置有植物浮床区、水草生长区和鱼类生长区,所述植物浮床区、水草生长区和鱼类生长区由隔网横向或竖向隔离,所述园林池1的内部投放有禾虫。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植物浮床区种植有美人蕉和/或车前草。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水草生长区包括种植在种植土中的沉水植物,沉水植物选择苦草、红九冠、狐尾藻、伊乐藻、马来眼子菜之一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将不同颜色和株形的沉水植物进行拼图,营造水底景观。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鱼类生长区中生长着能建立稳定生态链的水生动物,包括鱼类、螺类、虾类,在所述鱼类生长区的水中还分布有生物基。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禾虫的养殖密度为150

200万尾/亩。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泵的出水管道与进水口201之间设置有止回泵。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沉水植物的种植密度是80

100棵/平米,沉水植物的生长空间不低于25cm,所述沉水植物的覆盖面积在60%以上,所述种植土不低于10CM。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生物基为水草状,由中间的泡沫胶夹层和具有微米级多孔结构的化纤惰性材料外层构成,所述生物基按1平米/每10立方水的比例分布在鱼类生长区的水中。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水生动物还包括贝类。
[0016]一种如上所述的园林水体自净化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7]S1:在园林水体的边缘设置园林池1,在园林池1围成的水域内设置植物浮床区、水草生长区和鱼类生长区,植物浮床区、水草生长区和鱼类生长区由隔网横向或竖向隔离;
[0018]S2:在所述水草生长区的种植土中种植沉水植物,沉水植物选择对环境适应性强、净化水体效果明显、景观效果好的品种,选择苦草、红九冠、狐尾藻、伊乐藻、马来眼子菜之一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将不同颜色和株形的沉水植物进行拼图,营造水底景观;
[0019]S3:在所述鱼类生长区中生长水生动物,所述水生动物包括鱼类、螺类、虾类,建立稳定的生态链;
[0020]S4:在所述鱼类生长区的水中还分布有生物基,创造超大微生物生存空间,快速分解水中有机物;
[0021]S5:打开水泵将园林池1内部的污水抽出,污水通过管道进入进水口到达净水处理池2的内部;
[0022]S6:所述污水在净水处理池2的内部经过处理之后,污泥通过排污口203经过管道流入到污泥池3的内部,经过处理之后的水通过出水口202排出;
[0023]S7:判断出水口排出的水是否需要调节,水体流经水质传感器4,水质传感器4判断水质是否达到净水标准,若达到净水标准,通过管道经过园林进水口进入到园林池的内部,若未达到净水标准,水通过管道经过检测进水口进入到水质检测设备5的内部;
[0024]S8:水质检测设备5检测流入的水若水体未达到消毒标准,水经过消毒出水口流出并进入消毒水箱的内部进行消毒,水消毒后流回水质传感器4的上游端,通过管道经过园林进水口进入到园林池的内部,完成净水;若水体未达到PH标准,水体从调节PH水质出水管流出并流经调节设备进行PH调节,水体调节后流回水质传感器4的上游端,通过管道经过园林
进水口进入到园林池的内部,完成净水;若水体未达到絮凝标准,水从需添加絮凝剂出水管504流出并流经投药泵进行絮凝,水流回水质传感器4的上游端,通过管道经过园林进水口进入到园林池的内部,完成净水。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6](1)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园林水体自净化的施工方法,能够通过在园林水体边缘通过隔墙围成的园林池1的内部种植植物浮床区、水草生长区和鱼类生长区,通过水草的吸收分解水质的氨氮的富营养化成分,来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水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园林水体边缘通过隔墙围成的园林池(1)、净水处理池(2)和污泥池(3),所述净水处理池(2)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201)、出水口(202)和排污口(203),所述园林池(1)上分别设置有园林进水口(101)和园林出水口(102),所述园林池(1)的园林出水口(102)通过管道与净水处理池(2)的进水口(201)连通,所述园林池(1)的园林进水口(101)通过管道与净水处理池(2)的出水口(202)连通,所述排污口(203)通过管道与污泥池(3)连通,所述进水口(201)与园林出水口(102)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水质传感器(4),所述水质传感器(4)的下游管道通过分支管连接有水质检测设备(5)和投药泵(6),所述投药泵(6)下游端与进水口(201)连接,所述园林出水口(102)和进水口(201)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水泵,所述净水处理池(2)内部的污泥通过管道流入到污泥池(3)的内部,所述水质检测设备(5)上设置有检测进水口(501)、消毒出水口(502)、调节PH水质出水管(503)和添加絮凝剂出水管(504),所述水质传感器(4)通过管道与检测进水口(501)连通,所述消毒出水口(502)通过管道联通有消毒水箱(7),所述添加絮凝剂出水管(504)通过管道与投药泵(6)连通,所述调节PH水质出水管(503)上设置有调节设备,所述投药泵(6)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园林出水口(102)连通,所述园林池(1)的内部设置有植物浮床区、水草生长区和鱼类生长区,所述植物浮床区、水草生长区和鱼类生长区由隔网横向或竖向隔离,所述园林池(1)的内部投放有禾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浮床区种植有美人蕉和/或车前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草生长区包括种植在种植土中的沉水植物,沉水植物选择苦草、红九冠、狐尾藻、伊乐藻、马来眼子菜之一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将不同颜色和株形的沉水植物进行拼图,营造水底景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类生长区中生长着能建立稳定生态链的水生动物,包括鱼类、螺类、虾类,在所述鱼类生长区的水中还分布有生物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禾虫的养殖密度为150

200万尾/亩。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的出水管道与进水口(201)之间设置有止回泵。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水植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国斌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宏旭达园林环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