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火电厂余热回收及烟气提水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08708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火电厂余热回收及烟气提水的系统,脱硫塔、吸收式热泵系统、加热器和电厂凝结管道,所述脱硫塔与吸收式热泵系统管道连接,所述吸收式热泵系统与加热器管道连接,所述加热器置于电厂凝结管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了燃煤电厂水资源的浪费,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减少了热损失且回收了烟气中的水分,且设备集成度高、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适用范围广。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火电厂余热回收及烟气提水的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火电厂余热回收及烟气提水的系统,属于火力发电


技术介绍

[0002]燃煤电厂锅炉在运行中,国内大多数采用凉水塔将凝汽器的循环循环冷却水进行冷却;电厂循环循环冷却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凉水塔内的空气与水分进行充分接触,使大气尘埃混入水中,容易产生菌藻滋生的问题,当菌藻滋生程度越来越严重时,凉水塔水流速度会明显下降,进而导致换热效率大幅度降低。且部分电厂在循环循环冷却水系统方面并未考虑安装过滤装置,不能完成对上述杂质的清除处理,容易导致水的电导率大幅度增加,出现严重的管道腐蚀现象。
[0003]由于凉水塔内的空气与水分直接进行换热,导致大量的水分蒸发后随空气进入环境中,造成水分的严重损失,水资源短缺,制约水资源匮乏地区的电厂正常稳定运行。由于凉水塔内的空气与水分直接进行换热,导致水分的热量完全损失,降低了电厂的热利用率。
[0004]为了解决电厂水资源短缺以及电厂的热利用率的问题,亟待提出一种既能节水的又能提升电厂的热利用率的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火电厂余热回收及烟气提水的系统,本技术减少了燃煤电厂水资源的浪费,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减少了热损失且回收了烟气中的水分,且设备集成度高、操作简单。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火电厂余热回收及烟气提水的系统,包括脱硫塔、吸收式热泵系统、加热器和电厂凝结管道,所述脱硫塔与吸收式热泵系统管道连接,所述吸收式热泵系统与加热器管道连接,所述加热器置于电厂凝结管道上。
[0007]前述的一种用于火电厂余热回收及烟气提水的系统,所述脱硫塔设置有入口烟道和出口烟道,出口烟道的出口端连接有烟囱,出口烟道底部设置有烟道排水管,烟道排水管的出口端连接有烟道冷凝水收集箱,出口烟道上设置有烟道冷凝器,烟道冷凝器的出口与烟囱连通。
[0008]前述的一种用于火电厂余热回收及烟气提水的系统,所述吸收式热泵系统包括发生器、吸收器、热泵蒸发器和冷凝器,发生器与吸收器之间设置有溶液热交换器,发生器与溶液热交换器管道连接,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管道连接,吸收器与热泵蒸发器管道连接,热泵蒸发器与冷凝器管道连接,热泵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的管段上设置A节流阀,吸收器与冷凝器管道连接,热泵蒸发器与烟道冷凝器管道连接。
[0009]前述的一种用于火电厂余热回收及烟气提水的系统,所述发生器与吸收器之间还设置有 A管道和B管道,溶液热交换器连接于A管道,溶液热交换器还连接于B管道,A管道上
设置有溶液泵,溶液泵置于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之间的管段上,B管道上设置有B节流阀,B节流阀置于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之间的管段上。
[0010]前述的一种用于火电厂余热回收及烟气提水的系统,所述发生器上设置有电厂辅助蒸汽管道和冷凝水管道,冷凝水管道的出口端连接有冷凝水箱,热泵蒸发器上设置有C管道,C 管道上设置有工质泵。
[0011]前述的一种用于火电厂余热回收及烟气提水的系统,所述热泵蒸发器与脱硫塔之间设置有A循环冷却水管道和B循环冷却水管道,A循环冷却水管道上设置有循环冷却水泵。
[0012]前述的一种用于火电厂余热回收及烟气提水的系统,所述加热器包括轴封加热器和低压加热器,轴封加热器靠近电厂凝结管道的进口端,低压加热器靠近电厂凝结管道的出口端。
[0013]前述的一种用于火电厂余热回收及烟气提水的系统,所述低压加热器包括第一低压加热器、第二低压加热器、第三低压加热器和第四低压加热器,第一低压加热器置于靠近轴封加热器的一端。
[0014]前述的一种用于火电厂余热回收及烟气提水的系统,所述吸收器上设置有取水主管道,取水主管道的进水口上连接有第一取水次管道和第二取水次管道,所述第一取水次管道的出水口连接于取水主管道的进水口,第一取水次管道的进水口连接于电厂凝结管道,所述第二取水次管道的出水口连接于取水主管道的进水口,第二取水次管道的进水口连接于电厂凝结管道。
[0015]前述的一种用于火电厂余热回收及烟气提水的系统,所述冷凝器上设置有回水主管道,所述回水主管道的出水口设置有第一回水次管道和第二回水次管道,所述第一回水次管道的进水口连接于回水主管道的出水口,第一回水次管道的出水口连接于电厂凝结管道,所述第二回水次管道的进水口连接于回水主管道的出水口,第二回水次管道的出水口连接于电厂凝结管道,第三低压加热器置于第一回水次管道的出水口与第二回水次管道的出水口之间的管段上。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17]1、本技术能够有效的回收脱硫出口的烟气余热;
[0018]2、本技术能够有效提取脱硫出口烟气中的水分,节约了电厂的水量;
[0019]3、本技术有效的降低了电厂的循环冷却水的损失;
[0020]4、本技术回收的热量经过热泵系统后将凝结水加热后返回到汽机的第三低压加热器进口或出口,减少了低压加热器的抽蒸量,提高了电厂的发电效率;
[0021]5、本技术使用范围广,适用但不局限于燃煤电站锅炉、工业锅炉等领域。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中吸收式热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1

脱硫塔,2

吸收式热泵系统,3

加热器,4

电厂凝结管道,5

入口烟道,6

出口烟道,7

烟囱,8

烟道排水管,9

烟道冷凝水收集箱,10

烟道冷凝器,11

发生器,12
‑ꢀ
吸收器,13

热泵蒸发器,14

冷凝器,15

溶液热交换器,16

A节流阀,17

A管道,18

B管道,19

溶液泵,20

B节流阀,21

电厂辅助蒸汽管道,22

冷凝水管道,23

冷凝水箱,24

C 管
道,25

工质泵,26

A循环冷却水管道,27

B循环冷却水管道,28

循环冷却水泵,29

轴封加热器,30

低压加热器,31

第一低压加热器,32

第二低压加热器,33

第三低压加热器, 34

第四低压加热器,35

取水主管道,36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火电厂余热回收及烟气提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硫塔(1)、吸收式热泵系统(2)、加热器(3)和电厂凝结管道(4),所述脱硫塔(1)与吸收式热泵系统(2)管道连接,所述吸收式热泵系统(2)与加热器(3)管道连接,所述加热器(3)置于电厂凝结管道(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火电厂余热回收及烟气提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塔(1)设置有入口烟道(5)和出口烟道(6),出口烟道(6)的出口端连接有烟囱(7),出口烟道(6)底部设置有烟道排水管(8),烟道排水管(8)的出口端连接有烟道冷凝水收集箱(9),出口烟道(6)上设置有烟道冷凝器(10),烟道冷凝器(10)的出口与烟囱(7)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火电厂余热回收及烟气提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式热泵系统(2)包括发生器(11)、吸收器(12)、热泵蒸发器(13)和冷凝器(14),发生器(11)与吸收器(12)之间设置有溶液热交换器(15),发生器(11)与溶液热交换器(15)管道连接,溶液热交换器(15)与吸收器(12)管道连接,吸收器(12)与热泵蒸发器(13)管道连接,热泵蒸发器(13)与冷凝器(14)管道连接,热泵蒸发器(13)与冷凝器(14)之间的管段上设置A节流阀(16),吸收器(12)与冷凝器(14)管道连接,热泵蒸发器(13)与烟道冷凝器(10)管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火电厂余热回收及烟气提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器(11)与吸收器(12)之间还设置有A管道(17)和B管道(18),溶液热交换器(15)连接于A管道(17),溶液热交换器(15)还连接于B管道(18),A管道(17)上设置有溶液泵(19),溶液泵(19)置于溶液热交换器(15)与吸收器(12)之间的管段上,B管道(18)上设置有B节流阀(20),B节流阀(20)置于溶液热交换器(15)与吸收器(12)之间的管段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火电厂余热回收及烟气提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器(11)上设置有电厂辅助蒸汽管道(21)和冷凝水管道(22),冷凝水管道(22)的出口端连接有冷凝水箱(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锡乾杨彭飞吴冲王凯亮白永锋韩志永凌志峰孙立群卢虎安亚利胡小夫赵伟华耿宣何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