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道切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8622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体净化及通风设备配件领域,具体是风道切换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壳体、送风机、风道切换结构、风道。所述道切换件包括圆柱形的主体,所述主体内设有空腔,主体的外周面开设有切口,使得空腔可通外部,所述主体的外周面未设切口部分为挡板,所述风道切换件与风道形成转动配合,所述风道切换件在风道配合腔中旋转到不同的位置。所述风道切换件具有圆柱形主体所需驱动力较小,所采用的驱动件减少,同时避免过多零件的配合提高故障率;此外,风道切换件与风道配合腔为转动配合,风道切换件端面与风道壁接触,所需配合要求低,降低因为配合不准确、零部件松动出现的噪音。零部件松动出现的噪音。零部件松动出现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道切换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气体净化及通风设备配件领域,具体是风道切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带有室外引入新风的产品,在一台产品上仅能实现某一种送风效果,送风形式单一。有些产品在机器上设计了多处风口,可以通过外部或风路内部的多处风门开合方式实现风路的变换,但是这种方式的运动部件较多,驱动不同位置风门运动的电机也相对较多,若某一个风门或电机出现异常,都不能有效的实现风路的变换,导致整机新风功能无法正常实现变换出风通路的功能。另外,切换风路时对每一处风门的密封效果要求都比较高,只要其中一处风门出现密封不良,也都会影响整机新风功能的使用感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故障率低的风道切换装置。
[0004]本技术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风道切换装置,包括风道以及与风道相配合的风道切换结构,所述风道切换件包括圆柱形的主体,所述主体内设有空腔,主体的外周面开设有切口,使得空腔可通外部,所述主体的外周面未设切口部分为挡板,所述主体端面中心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风道形成转动配合,使风道切换件在驱动件驱动下在风道中旋转到不同的位置,连通不同的风道通路。
[0005]进一步的是:所述风道包括风道切换件配合段以及其余风道节段;所述风道切换件配合段在风道侧壁设有两个弧形配合腔,所述两个弧形配合腔形成风道切换件能够转动的圆形配合腔;所述弧形配合腔上其一设有进风口;所述风道在圆形配合腔左侧设有左风道,在圆形配合腔右侧设有右风道。
[0006]进一步的是:上述风道切换件配合段还包括轴瓦,所述轴瓦位于所述圆形配合腔端面圆心外侧,上述圆形配合腔通过轴瓦与风道切换件的转轴转动配合。
[0007]进一步的是:上述挡板在工作位时,均能与所需封闭的风道的配合口配合,使配合口形成密封状态。
[0008]进一步的是:上述风道切换装置包括四个工作位,在第一工作位时,挡板封闭右风道,上述进风口与左风道连通;在第二工作位时,挡板封闭左风道,进风口与右风道连通;在第三工作位时,进风口同时与左、右风道连通;在第四工作位时,挡板封闭进风口,风道关闭。
[0009]进一步的是:上述切口弧线内侧加入连接杆。
[0010]进一步的是:上述切口在风道切换件端面投影的圆弧弧长为端面圆周长的75%,切口内加入两根连接杆,连接杆在任何工作位均不遮挡风道。
[0011]进一步的是:上述风道包括风道上结构件与风道下结构件,轴瓦位于风道上结构件,未设有进风口的弧形配合腔位于风道上结构件风道侧壁上;上述设有进风口的弧形配合腔位于风道下结构件风道侧壁上,风道下结构件还包括弧形缺口以及弧形结构,弧形结
构为弧形配合腔开有进风口的剩余部分;上述弧形缺口与轴瓦相配合,使风道装配后轴瓦中的轴孔贯通至风道内。
[0012]进一步的是:上述的风道切换装置包括外壳,用于固定各部位的零部件。
[0013]进一步的是:上述的风道切换装置还包括送风机,送风机包括壳体与出风口,送风机固定在外壳上,出风口与所述进风口相连接。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单一特定形态的转动件实现送风通道的切换,切换风道的运动部件和驱动运动部件的电机少,成本较低,使用可靠性高;在实现左风道、右风道与进风口连通以及风道关闭时,可以实现完全封闭不使用的风道,避免气流在内部乱窜而导致出现异常问题;通过单一特定形态的转动件实现送风通道的切换,需要有较高要求配合的缝隙也较少,降低因配合间隙导致出现异常噪音的风险;在同一台产品上实现了左风道、右风道和左、右风道同时与进风口连通以及风道关闭的风道切换功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离心机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风道下结构件剖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风道上结构件轴侧视图;
[0019]图5为本技术风道上结构件剖视图;
[0020]图6为本技术风道切换件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风道切换件剖视图;
[0022]图8为本技术优先实施例的第一工作位示意图;
[0023]图9为本技术优先实施例的第二工作位示意图;
[0024]图10为本技术优先实施例的第三工作位示意图;
[0025]图11为本技术优先实施例的第四工作位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5

壳体;6

送风机;7

风道下结构件;8

风道上结构件;9

风道切换件,10

电机;61

出风口;71

进风口;72

弧形缺口;73

弧形结构;81

弧形配合腔;82

轴瓦;91

转轴;92

切口;93

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有助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28]如图1、6、7所示,风道切换装置的风道切换结构,包括风道切换件9与驱动件10,所述风道切换件9包括圆柱形的主体,所述主体内设有空腔,主体的外周面开设有切口92,使得空腔可通外部,所述主体的外周面未设切口92部分为挡板93,所述主体端面中心设有转轴91;所述转轴91与风道转动配合,使风道切换件9在驱动件10驱动下在风道中旋转到不同的位置,连通不同的风道通路。
[0029]本技术的风道切换件9与现有技术的切换件相比,现有技术的风道切换件为拨片且现有风道切换件都安装于出风口处,在拨片两端分别配合驱动电机以驱动拨片旋转,实现风道切换功能,本技术的风道切换件9位于风道内部,降低因为配合不准确、零
部件松动出现的噪音,另外圆筒状的风道切换件9所需功耗更低、所需要的驱动件更少,同时避免过多零件的配合提高故障率。
[0030]进一步,所述挡板93在工作位时,均能与所需封闭的风道的配合口配合,使配合口形成密封状态,还可以在风道切换件9的切口中加入连接杆,用来增强风道切换件的稳定性。
[0031]进一步,所述切口92在风道切换件9端面投影的圆弧弧长为端面圆周长的75%,所述切口92加入两根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在任何工作位均不遮挡风道;使得挡板93能够更好的封闭风道口且连接杆在任何工作位均不遮挡风道,同时对于挡板93的使用率达到最高,减少风道切换件挡板的重量,使风道切换件的重心能够保持在圆柱体的轴线上,能够更顺畅的在圆形配合腔中转动。
[0032]如图1、3

5所示,风道切换装置的风道,包括风道切换件配合段以及其余风道节段,所述风道切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风道切换装置,包括风道以及与风道相配合的风道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切换结构包括风道切换件(9)与驱动件(10),所述风道切换件(9)包括圆柱形的主体,所述主体内设有空腔,主体的外周面开设有切口(92),使得空腔可通外部,所述主体的外周面未设切口(92)部分为挡板(93),所述主体端面中心设有转轴(91);所述转轴(91)与风道转动配合,使风道切换件(9)在驱动件(10)驱动下在风道中旋转到不同的位置,连通不同的风道通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包括风道切换件配合段以及其余风道节段,所述风道切换件配合段在风道侧壁设有两个弧形配合腔,所述两个弧形配合腔形成风道切换件(9)能够转动的圆形配合腔,在所述弧形配合腔上其一设有进风口(71);所述风道在圆形配合腔左侧设有左风道,在圆形配合腔右侧设有右风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切换件配合段还包括轴瓦(82),所述轴瓦(82)位于所述圆形配合腔端面圆心外侧,所述圆形配合腔通过轴瓦(82)与风道切换件(9)的转轴(91)转动配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93)在工作位时,均能与所需封闭的风道的配合口配合,使配合口形成密封状态。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切换装置包括四个工作位,在第一工作位时,挡板(9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友涛夏培均敖志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