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速箱改进型蓄压器,所述蓄压器包括罐体、活塞以及底盖;所述罐体顶端设有预充气装置,所述活塞置于所述罐体内,其上安装有防止其从所述罐体底部脱出的限位装置;所述罐体底端与所述底盖可拆卸连接,所述底盖上设有油路接口,用于与变速箱液压油路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蓄压器可预防机电控制单元阀板断裂带来的故障,出现故障时,无需拆除阀板也可修复损坏的机电控制单元,可实现无损修复,安装后也无需电脑匹配,省时、省力、成本低,可实现一劳永逸。可实现一劳永逸。可实现一劳永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速箱改进型蓄压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变速箱的蓄压器,尤其涉及一种变速箱改进型蓄压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变速箱的蓄压器因安装底座的壳体太薄,容易出现断裂,导致机电控制单元失压,出现升压不足的故障,导致变速箱功能受限,车辆无法实现正常换挡行驶。如果采用传统的修复方案,则需整体更换机电控制单元的阀板、更换机电控制单元总成,不但拆装复杂,工时费很高,还因拆装内部众多零件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后续很可能会使故障重现。可见现有的修复方案不仅维修成本高、费时、费力,还治标不治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变速箱改进型蓄压器,该蓄压器无需拆除阀板即可修复损坏的机电控制单元,而且安装后无需电脑匹配。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变速箱改进型蓄压器,所述蓄压器包括罐体、活塞以及底盖;所述罐体顶端设有预充气装置,所述活塞置于所述罐体内,其上安装有防止其从所述罐体底部脱出的限位装置;所述罐体底端与所述底盖可拆卸连接,所述底盖上设有油路接口,用于与变速箱液压油路相连通。
[0006]进一步地,所述预充气装置包括充气阀和充气口,所述充气口设置在所述罐体顶端,所述充气阀从所述罐体内侧安装在所述充气口中,向所述罐体内充气时,所述充气阀与外界的充气设备相连。
[0007]进一步地,所述蓄压器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套接在所述充气阀上,用于实现所述充气阀与所述罐体之间的密封。
[0008]进一步地,所述蓄压器还包括两个第二密封圈,一个所述第二密封圈套在所述罐体底部,另一个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底盖内腔,所述第二密封圈用于实现所述罐体与所述底盖之间的密封。
[0009]进一步地,所述蓄压器还包括第三密封圈,所述活塞外侧中部环绕设有凹槽,所述第三密封圈置于所述凹槽中。
[0010]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装置为钢圈,所述钢圈套接在所述活塞底端。
[0011]进一步地,所述钢圈为非闭环钢圈。
[0012]进一步地,所述蓄压器还包括扳手,所述扳手限位套在所述罐体顶端。
[0013]进一步地,所述扳手内侧设有凸块,外侧设有把手;所述罐体顶端一侧设有凹槽,所述扳手通过所述凸块卡入所述凹槽中限位在所述罐体顶端。
[0014]进一步地,所述罐体底端与所述底盖螺纹连接。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简洁,维修效率高,而且实用性强,提前更换本申请的
蓄压器可预防机电控制单元阀板断裂带来的故障,适合DIY安装,出现故障时,无需拆除阀板即可修复损坏的机电控制单元,可实现无损修复,安装后也无需电脑匹配,省时、省力、成本低,可实现一劳永逸。
[0017]另外,本技术通过在多个部位设置密封圈,保证蓄压器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变速箱改进型蓄压器的结构爆炸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变速箱改进型蓄压器的俯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变速箱改进型蓄压器使用状态图。
[0021]其中:1
‑
扳手、2
‑
螺丝、3
‑
密封圈、4
‑
充气阀、5
‑
罐体、6
‑
活塞、7
‑
密封圈、8
‑
密封圈、9
‑
底盖、10
‑
钢圈、11
‑
垫片、12
‑
油泵、13
‑
阀门、14
‑
限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本申请文件中的上、下、左、右、前和后等方位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建立的。附图不同,则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故不能以此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定。
[0024]本技术中,术语“安装”、“相连”、“相接”、“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信,也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器件内部的联通,也可以是两个元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本实施例记载了一种变速箱改进型蓄压器,该蓄压器无需拆除阀板即可修复损坏的机电控制单元。
[0026]如图1和图2所示,该蓄压器包括扳手1、螺丝2、第一密封圈3、充气阀4、罐体5、活塞6、第二密封圈7、第三密封圈8、底盖9、钢圈10、垫片11。
[0027]其中,螺丝2、第一密封圈3、充气阀4、罐体5、第二密封圈7、垫片11组成罐体部。罐体5顶端设有充气口,优选地充气口设置在罐体5顶端中心,充气口为圆孔,第一密封圈3套接在充气阀4上,充气阀4顶部中心具有带内螺纹的安装孔,充气阀4从罐体5内侧安装至充气口中,并通过螺丝2和垫片11配合与罐体5紧固连接,第一密封圈3用于实现充气阀4与罐体5之间的密封。充气设备通过充气阀4向罐体5内充入氮气,可保证蓄压器在使用前储存一定压力的氮气,以降低蓄压器内部压力与输入蓄压器内的油压的压差,从而提高蓄压器开始使用时的升压效率。第二密封圈7套在罐体5底部的密封槽内,用于实现罐体5与底盖9之间的密封。
[0028]另外,罐体5顶端一侧设有凹槽,扳手1内侧设有凸块,凸块与凹槽相匹配,外侧具有把手。扳手1套在罐体5顶端,凸块卡入凹槽中限位。通过扳手1可对罐体5施力,实现罐体5与底盖9之间的拆装。
[0029]活塞6、第三密封圈8、钢圈10组成活塞部,活塞部置于罐体部内。活塞6外侧中部环
绕设有凹槽,第三密封圈8置于凹槽中套在活塞6上,与活塞6一起置于罐体5内,通过活塞6调节罐体5内油压,第三密封圈8用于实现活塞6与罐体5之间的密封。钢圈10为非闭环钢圈,钢圈10套接在活塞6底端,对钢圈10施压收紧后,可将活塞部压进罐体5内,钢圈10释压后,钢圈10紧贴罐体5内壁,可将活塞6锁在罐体5内,避免活塞部从罐体5内脱落。
[0030]第二密封圈7、底盖9组成盖部,底盖9顶端具有开口,第二密封圈7设置在底盖9内腔靠近开口处位置,底盖9与罐体5底端螺纹连接,封闭罐体5底端,由此罐体部、活塞部与盖部配合形成整体。底盖9内腔的第二密封圈7以及套在罐体5底部的第二密封圈7共同实现罐体5与底盖9之间的密封。
[0031]该蓄压器的底盖9通过螺栓固定在机电控制单元的阀板上(原蓄压器安装位置)。
[0032]变速箱的油泵12通过蓄压器与机电单元相连,为整个变速箱液压系统供油,并保证油压。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箱改进型蓄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压器包括罐体(5)、活塞(6)以及底盖(9);所述罐体(5)顶端设有预充气装置,所述活塞(6)置于所述罐体(5)内,其上安装有防止其从所述罐体(5)底部脱出的限位装置;所述罐体(5)底端与所述底盖(9)可拆卸连接,所述底盖(9)上设有油路接口,用于与变速箱液压油路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改进型蓄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充气装置包括充气阀(4)和充气口,所述充气口设置在所述罐体(5)顶端,所述充气阀(4)从所述罐体(5)内侧安装在所述充气口中,向所述罐体(5)内充气时,所述充气阀(4)与外界的充气设备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箱改进型蓄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压器还包括第一密封圈(3),所述第一密封圈(3)套接在所述充气阀(4)上,用于实现所述充气阀(4)与所述罐体(5)之间的密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改进型蓄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压器还包括两个第二密封圈(7),一个所述第二密封圈(7)套在所述罐体(5)底部,另一个所述第二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飞亚,王凤敏,张宝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建邦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