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壳散热装置、电机控制器以及新能源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8310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共壳散热装置、电机控制器以及新能源汽车,该共壳散热装置包括塑胶材质的底壳和金属材质的顶壳,顶壳背离底壳的一侧用于安装功率器件。底壳设有用于容纳电容的容腔和连通容腔的第一开口,容腔用于灌胶以灌封电容,顶壳通过第一开口与容腔内灌封电容的灌胶直接接触,金属材质的顶壳具有良好的导热性,电容通过灌胶导热,提升的电容的散热效率,顶壳内设有冷却流道,冷却流道用于同时对电容和功率器件散热;塑胶材质的底壳能有效减重并具有绝缘性,使该装置能在共壳散热装置的体积、重量以及散热方面相对平衡,同时结构简单、装配可靠且能兼顾安规需求。且能兼顾安规需求。且能兼顾安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共壳散热装置、电机控制器以及新能源汽车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共壳散热装置、电机控制器以及新能源汽车。

技术介绍

[0002]功率半导体器件是电机控制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往往需要搭配水道与电容以及其他硬件电路部分使用。为减小控制器体积并提高控制器集成度,通常将电容与水道设计成共壳体集成模块方案。
[0003]目前共壳体集成模块方案一般采用两种:金属壳体或塑胶材质壳体,金属壳体导热性好,使电容散热加强,但采用全金属材质会增加整机成本以及重量,同时电容灌封时存在电容与金属壳的安规问题,为留有安规间隙,使体积无法做到最小,同时增加灌胶量,又进一步增加整机成本与重量。塑胶材质壳体具有良好的绝缘特性,能够解决安规问题,同时使整个集成模块方案体积减小,以及减小整机的重量与成本,但塑胶壳体带来的问题是无法给电容提供较好的散热条件,且耐久性和可靠性不足,长期使用容易带来漏水风险。现有产品在壳体的体积、重量以及散热方面难以做到平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共壳散热装置、电机控制器以及新能源汽车,旨在解决现有的共壳散热装置在壳体的体积、重量以及散热方面难以做到平衡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共壳散热装置,应用于电容与功率器件的散热,所述共壳散热装置包括:
[0006]底壳,所述底壳设有容腔和连通所述容腔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设于所述底壳的一表面,所述底壳为塑胶材质;和
[0007]顶壳,所述顶壳与所述底壳可拆卸连接,并封堵所述第一开口,所述顶壳为金属材质,所述顶壳设有冷却流道。
[0008]可选地,所述底壳与所述顶壳粘接。
[0009]可选地,所述底壳上围绕所述第一开口的周侧设有多个拆装部,多个所述拆装部间隔设置;
[0010]所述顶壳上设有多个安装孔,一所述拆装部与一所述安装孔一一对应;
[0011]所述共壳散热装置还包括多个紧固件,多个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拆装部和所述安装孔,以连接所述底壳和所述顶壳。
[0012]可选地,所述底壳还设有连通所述容腔的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开设于所述底壳上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或相邻的一侧表面;
[0013]所述电容穿过所述第二开口容纳于所述容腔内。
[0014]可选地,所述底壳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连接所述底壳的一侧,所述挡板凸出于所
述第一开口所在平面、且与所述第一开口所在平面呈夹角设置;
[0015]所述底壳上正对所述挡板的一侧设有导接部,所述导接部凸出于所述第一开口所在的平面,并与所述第一开口所在平面以及所述挡板围设形成拆装槽,所述顶壳设于所述拆装槽内。
[0016]可选地,所述底壳环绕所述第一开口设有环形的凸起;
[0017]所述顶壳朝向所述底壳的一侧设有密封槽;
[0018]其中,所述顶壳与所述底壳装配时,所述凸起设于所述密封槽内。
[0019]可选地,所述顶壳上设有进液部和出液部;
[0020]所述顶壳背向所述底壳的一侧设有导液槽,所述进液部、所述导液槽以及所述出液部依次连通形成所述冷却流道。
[0021]可选地,所述底壳还包括两个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对应所述进液部和所述出液部设置,两个所述限位板分别用于抵接并限位所述进液部和所述出液部。
[002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控制器包括:
[0023]机壳,所述机壳设有安装腔;
[0024]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电容和功率器件,所述电容和所述功率器件电性连接;以及
[0025]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共壳散热装置,所述共壳散热装置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电容设于所述共壳散热装置的容腔,所述功率器件设于所述共壳散热装置的顶壳背离其底壳的一侧。
[0026]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所述新能源汽车包括:
[0027]车体,所述车体设有安装位;和
[0028]如上述所述的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控制器设于所述安装位,并与所述车体可拆卸连接。
[0029]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金属材质的顶壳和绝缘底壳,有效解决现有的共壳散热装置在壳体的体积、重量以及散热方面难以做到平衡的问题。共壳散热装置包括塑胶材质的底壳和金属材质的顶壳,顶壳背离底壳的一侧用于安装功率器件,底壳设有用于容纳电容的容腔和连通容腔的第一开口,容腔用于灌胶以灌封电容,顶壳通过第一开口与容腔内的灌胶直接接触,金属材质的顶壳具有良好的导热性,电容通过灌胶导热,提升的电容的散热效率,顶壳内设有冷却流道,冷却流道用于同时对电容和功率器件散热;塑胶材质的底壳能有效减重并具有绝缘性能,使该装置能在共壳散热装置的体积、重量以及散热方面相对平衡,同时结构简单、装配可靠且能兼顾安规需求。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底壳和顶壳装配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底壳和顶壳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图1所示的共壳散热装置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0034]图4为图1所示的共壳散热装置的正面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0035]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底壳结构示意图。
[0036]附图标号说明:
[0037][0038][0039]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1]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42]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壳散热装置,应用于电容与功率器件的散热,其特征在于,所述共壳散热装置包括:底壳,所述底壳设有容腔和连通所述容腔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设于所述底壳的一表面,所述底壳为塑胶材质;和顶壳,所述顶壳与所述底壳可拆卸连接,并封堵所述第一开口,所述顶壳为金属材质,所述顶壳设有冷却流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壳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与所述顶壳粘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壳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上围绕所述第一开口的周侧设有多个拆装部,多个所述拆装部间隔设置;所述顶壳上设有多个安装孔,一所述拆装部与一所述安装孔一一对应;所述共壳散热装置还包括多个紧固件,多个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拆装部和所述安装孔,以连接所述底壳和所述顶壳。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壳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还设有连通所述容腔的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开设于所述底壳上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或相邻的一侧表面。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共壳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连接所述底壳的一侧,所述挡板凸出于所述第一开口所在平面、且与所述第一开口所在平面呈夹角设置;所述底壳上正对所述挡板的一侧设有导接部,所述导接部凸出于所述第一开口所在的平面,并与所述第一开口所在平面以及所述挡板围设形成拆装槽,所述顶壳设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思源刘铁牛冬牛姚斌斌陈义琛刘殿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