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降耗铝用预焙阳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811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降耗铝用预焙阳极,包括:炭块主体,其下表面设有至少两个相互交汇的通槽,至少一个所述通槽沿着所述炭块主体的纵向贯穿分布,至少一个所述通槽沿着所述炭块主体的横向贯穿分布,所述每个通槽呈弧形结构,所述通槽两端至炭块主体下表面的距离大于所述通槽中部至炭块主体的下表面的距离;所述炭块主体的上端设有多个通孔;以及凸台,其设于所述炭块主体的上表面,与所述炭块主体一体成型,通过弧形凹状曲面与所述炭块主体的上表面连接,所述凸台呈葫芦型结构,每个圆台对应设有一个炭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预焙阳极,在炭块中增加阳极气体排出的渠道,改变炭块中非消耗面的形状,降低阳极炭块吨铝消耗。降低阳极炭块吨铝消耗。降低阳极炭块吨铝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降耗铝用预焙阳极


[0001]本技术涉及电解铝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降耗铝用预焙阳极。

技术介绍

[0002]预焙阳极在铝电解槽生产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作为导体将直流电导入电解槽,并作为电解槽阳极材料参与阳极反应过程,其质量和工作状况对铝电解生产是否正常及电流效率、电能消耗、原铝品位等经济技术指标有重大关联。
[0003]预焙阳极炭块是电解铝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主要消耗品,阳极炭块的消耗在电解铝生产成本中占有较大的比重。降低阳极炭块吨铝消耗对减少电解铝生产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004]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降耗铝用预焙阳极,从而克服传统预备阳极炭块吨铝消耗大、生产成本高等的缺点。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降耗铝用预焙阳极,包括:炭块主体,其下表面设有至少两个相互交汇的通槽,每个通槽的深度不超过所述炭块主体高度的1/2,至少一个所述通槽沿着所述炭块主体的纵向贯穿分布,至少一个所述通槽沿着所述炭块主体的横向贯穿分布,所述每个通槽呈弧形结构,所述通槽两端至炭块主体下表面的距离大于所述通槽中部至炭块主体的下表面的距离;所述炭块主体的上端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的深度不超过所述炭块主体高度的1/2,且不与所述通槽连通;以及凸台,其设于所述炭块主体的上表面,与所述炭块主体一体成型,通过弧形凹状曲面与所述炭块主体的上表面连接,所述凸台呈葫芦型结构,每个圆台对应设有一个炭碗,所述炭碗之间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深度小于等于所述炭碗的深度。
[0007]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沿着所述炭块主体四角的对角线方向至少设有一个通槽,沿所述对角线设置的所述通槽与所述炭块主体纵向和横向分布的所述通槽相互交汇。
[0008]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炭块主体下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多个所述通槽交汇处,并与所述通槽连通,所述凹槽下表面呈弧形结构。
[0009]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通槽下边缘与所述炭块主体的连接处为半圆弧形倒角。
[0010]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炭块主体的侧边为圆弧棱边。
[0011]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槽的深度沿所述炭块主体的纵向从左至右逐渐加深,所述连接槽左侧设有导流槽。
[0012]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连接槽上设有至少一个规则的异形槽,所述异
形槽的深度与所述连接槽的深度相同。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的新型降耗铝用预焙阳极,在预焙阳极炭块中下部分设有贯穿下表面的弧形通槽,中上部分设有贯穿上表面的通孔,即在炭块中增加阳极气体排出的渠道,缩短阳极气体排出距离,二氧化碳气体溢出阻力小。同时还能减轻阳极炭块的重量。降低阳极炭块吨铝消耗。
[0015](2)本技术的预焙阳极,在炭块主体上采用葫芦型结构,改变炭块中非消耗面的形状,进一步降低阳极单块的重量。
[0016](3)在炭碗之间设有连接槽,连接槽的深度沿所述炭块主体的纵向从左至右逐渐加深,连接槽上设有导流槽。阳极组装时,炭块和钢爪这件的空隙,可以直接在导流槽内浇筑磷生铁,铁水沿着连接槽流入炭碗内,使钢爪和炭碗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浇筑较为方便,铁水再炭碗内的流动性好,提高浇筑效率。同时设有异形槽可提高钢爪与炭碗的抓力,提高固定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新型降耗铝用预焙阳极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中A

A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1中B

B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新型降耗铝用预焙阳极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2]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0023]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新型降耗铝用预焙阳极,包括炭块主体1和凸台2。凸台2设于炭块主体1 的上表面。凸台2上设有多个炭碗。具体机构如下:
[0024]炭块主体1下表面设有至少两个相互交汇的通槽3,即第一通槽 31和第二通槽32,每个通槽3的深度不超过炭块主体1高度的1/2。通槽3位于炭块主体1的中下部,第一通槽31沿着炭块主体1的纵向贯穿分布。第二通槽32沿着炭块主体1的横向贯穿分布。第一通槽31和第二通槽32的结构相同,以第一通槽31的结构进行说明。第一通槽31呈弧形结构,第一通槽31两端至炭块主体1下表面的距离大于第一通槽31中部至炭块主体1的下表面的距离。阳极炭块1 下表面消耗后,由于通槽3具有一定的深度,通槽3下半部分的炭块被消耗后,阳极炭块内的气体还能通过通槽排3上部排出。避免炭块底部气体附集,可以快速有效的排出产生的气泡,减小炭块底部掌气膜电阻,有效降低电能消耗,提高电流效率。炭块主体1的上端设有多个通孔4,通孔4的深度不超过炭块主体高度的1/2,且不与通槽3 连通。在预焙阳极炭块中下部分设有贯穿下表面的弧形通槽,中上部分设有贯穿上表面的通孔,即在炭块中
增加阳极气体排出的渠道,缩短阳极气体排出距离,二氧化碳气体溢出阻力小。同时还能减轻阳极炭块的重量。降低阳极炭块吨铝消耗。
[0025]凸台2设于炭块主体1的上表面,与炭块主体1一体成型。凸台 2通过弧形凹状曲面21与炭块主体1的上表面连接,弧形凹状曲面21 可减少降低阳极单块的重量,也不影响性能。凸台2呈葫芦型结构,每个圆台对应设有一个炭碗5,炭碗5之间设有连接槽6,连接槽6 的深度小于等于炭碗5的深度。设有连接槽6,直接在导流槽内浇筑磷生铁,铁水沿着连接槽流入炭碗内,使钢爪和炭碗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浇筑较为方便,提高浇筑效率。同时挖了连接槽6,还能减轻阳极炭块的重量,降低阳极炭块吨铝消耗。
[0026]优选地,沿着炭块主体四角的对角线方向至少设有一个通槽,本实施例中,在炭块主体四角的对角线均设有通槽,即第三通槽33和第四通槽34。沿对角线设置的第三通槽33和第四通槽34与炭块主体纵向和横向分布的第一通槽31和第二通槽32相互交汇。设有多条通道,可加速炭块主体1内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的溢出。也减轻阳极炭块的重量。
[0027]优选地,炭块主体1下表面设有凹槽35,凹槽35位于多个通槽交汇处,并与通槽连通,凹槽下表面呈弧形结构。及凹槽的下表面向下凸出,呈凸圆结构。气体流入凹槽35后,经过圆弧表面向通槽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降耗铝用预焙阳极,其特征在于,包括:炭块主体,其下表面设有至少两个相互交汇的通槽,每个通槽的深度不超过所述炭块主体高度的1/2,至少一个所述通槽沿着所述炭块主体的纵向贯穿分布,至少一个所述通槽沿着所述炭块主体的横向贯穿分布,所述每个通槽呈弧形结构,所述通槽两端至炭块主体下表面的距离大于所述通槽中部至炭块主体的下表面的距离;所述炭块主体的上端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的深度不超过所述炭块主体高度的1/2,且不与所述通槽连通;以及凸台,其设于所述炭块主体的上表面,与所述炭块主体一体成型,通过弧形凹状曲面与所述炭块主体的上表面连接,所述凸台呈葫芦型结构,每个圆台对应设有一个炭碗,所述炭碗之间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深度小于等于所述炭碗的深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降耗铝用预焙阳极,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炭块主体四角的对角线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正黄海燕韦德斌何承李永锋廖原樟张增堂邓子成梁然章韦联生黄炳强甘邓秀黄凤梅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强强碳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