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场的生物垃圾转运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7969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养殖场垃圾处理技术领域的一种养殖场的生物垃圾转运站,包括转运仓、消毒架、输送带和污水池;所述转运仓为封闭的仓库,其相对的两侧墙壁上各设有一个物料门,所述转运仓顶部设置了空气消毒机,所述空气消毒机的进气口处于转运仓内部,所述空气消毒机的排气口处于转运仓库的外部,能够不再需要将养殖场内的生物废弃物进行人工搬运,并且能够通过传送带更加省力的将养殖场外部和内部进行单向运输,避免外部的废弃物进入养殖场,还能对养殖场内的废弃物进行消杀,以避免养殖场内部的废弃物对外界进行污染,实现了内外人员零接触,降低发生间接交叉感染的风险。降低发生间接交叉感染的风险。降低发生间接交叉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殖场的生物垃圾转运站


[0001]本技术涉及养殖场垃圾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养殖场的生物垃圾转运站。

技术介绍

[0002]型畜禽养殖场在饲养的过程中,畜禽会产生大量粪便,粪便需要进一步处理才能排放或者使用,需要将粪便通过堆肥,集中运送至化粪池通过菌群处理等,而粪便处理设备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养殖场内时不具备这些条件,为了蓄养的禽类安全也为了人员安全,养殖场内一般都不会建设粪便处理站,为了清理这些粪便,这些大量的粪便在养殖场内不断堆积,不仅臭味大,而且散发广,所以需要及时清理,避免粪便的腐败和臭味难闻。
[0003]提供安全、健康和优质的禽类产品,是养殖场的工作,而养殖场因为禽类聚集数量多,容易发生疾病,也为了防止传染性疾病在鸡群中的传播,影响鸡群的健康,目前养殖场基本都实行生物安全的封闭式管理,这样能够降低养殖场与外部环境的接触,防止环境污染形成的交叉感染。
[0004]可是养殖场中出现的死鸡、淘汰鸡、鸡粪转运到外界时就会带走病毒、细菌和寄生虫,这很有可能导致周围环境污染,转运车辆也有几率被污染,会给其他养殖场带来危害,而且转运车辆可能已经被污染,在转运过程中,本养殖场也有被转运车辆污染的风险。
[0005]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养殖场的生物垃圾转运站,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养殖场的生物垃圾转运站,不需要养殖场内工作人员与外部的运输人员接触,就能够通过传送带更加省力的将养殖场内部的废弃物向外部进行单向运输,避免外部的废弃物进入养殖场,还能对养殖场内的废弃物进行消杀,以避免养殖场内部的废弃物对外界产生污染,提高了转运的效率,在转运的过程中,实现了内外人员零接触,降低发生间接交叉感染的风险。
[0007]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养殖场的生物垃圾转运站,包括:
[0008]转运仓、消毒架、输送带和污水池;
[0009]所述转运仓为封闭的仓库,其相对的两侧墙壁上各设有一个物料门,所述转运仓顶部设置了空气消毒机,所述空气消毒机的进气口处于转运仓内部,所述空气消毒机的排气口处于转运仓库的外部;
[0010]所述输送带安置在转运仓内,且所述输送带架设连接转运仓两侧的物料门,且所述输送带两端都通过物料门伸出在转运仓外部;
[0011]所述消毒架设置在转运仓内,所述消毒架为中间开孔的门框形结构,且所述输送带穿过消毒架的中间开孔,所述消毒架开孔的竖直两侧和顶部都均匀的设置了多个喷头,多个所述喷头都正对输送带顶部;
[0012]所述污水池为顶部开口的水池,所述污水池顶部架设了网板,所述网板承接在输
送带下方。
[0013]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带处于污水池的覆盖范围内;
[0014]所述污水池内最低处设置了排污沟,所述排污沟与外部的污水处理管道连通,所述排污沟内设置了不锈钢过滤网,不锈钢过滤网的网孔直径不超过2mm。
[0015]进一步地,所述喷头为雾化喷嘴,所述喷头通过水泵与存放消毒液的容器连通。
[0016]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带的高度在10

40cm之间。
[0017]进一步地,所述消毒架两侧最底部的喷头正对输送带底部。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输送带,实现养殖场内的搬运人员可以脱离废料框,不必与场外人员接触,如此本装置能够隔绝养殖场内外人员接触,从而避免生物废弃物在搬运过程通过人员接触发生交叉感染的情况,有效的降低了养殖场被外部运输车辆污染的几率;
[0019]2、生物废弃物通过输送带运输,效率更高,并且运输稳定,还能将废料框进行上下叠合,能够进一步提高转运效率;
[0020]3、本转运站在输送带上设了消毒架,能够喷洒消毒液,对生物废弃物有效消杀,避免养殖场内部不会对外界产生污染,而且消杀的污水杂质也会通过污水池进行收集后集中处理,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0021]4、本转运站还能够通过空气消毒机对转运仓内部空气进行消毒,并且将干净空气排出外部,使转运仓内产生负压,有效避免空气传播病毒或者细菌,并将空气中可能带有的污染物进行灭杀后排出转运仓,本转运站从固体、液体和气体真正达到空间隔离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2]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消毒架和输送带配合俯视图;
[0025]图3为本技术消毒架和物料门正面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消毒架和输送带配合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污水池上的部分网板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9]1‑
转运仓,11

物料门,12

空气消毒机,2

消毒架,21

喷头,3

输送带,31

控制器,4

污水池,41

网板,42

排污沟。
具体实施方式
[0030]请参阅图1至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养殖场的生物垃圾转运站,包括:
[0031]转运仓1、消毒架2、输送带3和污水池4;
[0032]所述转运仓1为封闭的仓库,其相对的两侧墙壁上各设有一个物料门11,所述转运仓1顶部设置了空气消毒机12,所述空气消毒机12的进气口处于转运仓1内部,所述空气消毒机12的排气口处于转运仓库1的外部;
[0033]所述输送带3安置在转运仓1内,且所述输送带3架设连接转运仓1两侧的物料门
11,且所述输送带3两端都通过物料门11伸出在转运仓1外部;
[0034]所述消毒架2设置在转运仓1内,所述消毒架2为中间开孔的门框形结构,且所述输送带3穿过消毒架2的中间开孔,所述消毒架2开孔的竖直两侧和顶部都均匀的设置了多个喷头21,多个所述喷头21都正对输送带3顶部;
[0035]所述污水池4为顶部开口的水池,所述污水池4顶部架设了网板41,所述网板41承接在输送带3下方,能够不再需要将养殖场内的生物废弃物进行人工搬运,不需要养殖场内工作人员与外部的运输人员接触,就能够通过输送带3更加省力的将养殖场内部的废弃物向外部进行单向运输,避免外部的废弃物进入养殖场,还能对养殖场内的废弃物进行消杀,以避免养殖场内部的废弃物对外界产生污染,提高了转运的效率,在转运的过程中,实现了内外人员零接触,降低发生间接交叉感染的风险。
[0036]其中,输送带3处于污水池4的覆盖范围内;
[0037]所述污水池4内最低处设置了排污沟42,所述排污沟42与外部的污水处理管道连通,所述排污沟42内设置了不锈钢过滤网,不锈钢过滤网的网孔直径不超过2mm,便于对输送带3的消毒,还能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殖场的生物垃圾转运站,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运仓(1)、消毒架(2)、输送带(3)和污水池(4);所述转运仓(1)为封闭的仓库,其相对的两侧墙壁上各设有一个物料门(11),所述转运仓(1)顶部设置了空气消毒机(12),所述空气消毒机(12)的进气口处于转运仓(1)内部,所述空气消毒机(12)的排气口处于转运仓库(1)的外部;所述输送带(3)安置在转运仓(1)内,且所述输送带(3)架设连接转运仓(1)两侧的物料门(11),且所述输送带(3)两端都通过物料门(11)伸出在转运仓(1)外部;所述消毒架(2)设置在转运仓(1)内,所述消毒架(2)为中间开孔的门框形结构,且所述输送带(3)穿过消毒架(2)的中间开孔,所述消毒架(2)开孔的竖直两侧和顶部都均匀的设置了多个喷头(21),多个所述喷头(21)都正对输送带(3)顶部;所述污水池(4)为顶部开口的水池,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凡何锡栋肖美丽陈佳翟晶晶马雪丽朱丙亮刘新刚张学成曾俊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圣泽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