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僵菌与印楝素复配的复合油悬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507899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绿僵菌与印楝素复配的复合油悬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复合油悬乳剂组分包括:绿僵菌孢子粉、印楝素、溶剂油和助剂;其中,所述绿僵菌孢子粉在复合生物农药油悬乳剂中的终浓度为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绿僵菌与印楝素复配的复合油悬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制备
,尤其涉及绿僵菌与印楝素复配的复合油悬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绿僵菌属子囊菌门、肉座菌目、麦角菌科、绿僵菌属,它是一种优秀的昆虫病原菌,具有侵染范围广、杀虫活性高、防治效果稳等特点,它在害虫防治应用方面在国内外有时甚至超过了白僵菌。
[0003]绿僵菌可以通过昆虫的体表入侵作用进入虫体,在害虫体内不断增繁殖同时产生毒素,而且产生的孢子可以在害虫种群中不断传播,从而控制害虫群体。同时绿僵菌具有专一性、对环境无污染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昆虫病原菌见效缓慢,而且易受外界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单独的虫生真菌制剂并不能完全符合农民的实际需求。印楝素作为一种植物源农药,它见效迅速,而且对环境的影响也较小,将这二者相结合研发一种复合生物农药,并配以相适应的剂型,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在大田防治过程中因环境因素造成的不利影响,而且也为后期实现该绿僵菌高效防治茶尺蠖的产业化和推广应用提供了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制备简单可靠、可增强生物防治效果的绿僵菌与印楝素复配的复合油悬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绿僵菌与印楝素复配的复合油悬乳剂,其组分包括:绿僵菌孢子粉、印楝素、溶剂油和助剂;
[0007]其中,所述绿僵菌孢子粉在复合生物农药油悬乳剂中的终浓度为1
×
107conidia/mL。
[0008]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本方案所述助剂由紫外保护剂、悬浮稳定剂和抗氧化剂组成。
[0009]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本方案所述紫外保护剂为荧光素钠。
[0010]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本方案所述悬浮稳定剂为糊精。
[0011]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本方案所述抗氧化剂为茶多酚。
[0012]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本方案所述溶剂油为植物油。
[0013]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本方案所述植物油为菜籽油,所述印楝素在复合生物农药油悬乳剂中的终浓度为22.1μg/mL。
[0014]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本方案所述助剂由紫外保护剂、悬浮稳定剂和抗氧化剂按1~2∶3.6~7.2∶1~4的比例混合制成;所述溶剂油与助剂的添加比例为:20~40ml∶0.86~1.22g。
[0015]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复合生物农药,其包括上述所述的绿僵菌与印楝素
复配的复合油悬乳剂。
[0016]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绿僵菌与印楝素复配的复合油悬乳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0017](1)将紫外保护剂、悬浮稳定剂和抗氧化剂按1~2∶3.6~7.2∶1~4的比例混合制成助剂;
[0018](2)将溶剂油和孢子粉加入到助剂中混合均匀,最后加入印楝素,使所述绿僵菌孢子粉的终浓度为1
×
107conidia/mL,所述印楝素的终浓度为22.1μg/mL。
[0019]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0020](1)本专利技术方案可以减少外界不良环境(湿度过低,紫外强等因素)造成的绿僵菌分生孢子的萌发率降低,活性下降,致病力降低等不良影响,有利于延长绿僵菌制剂的货架期。
[0021](2)本专利技术方案制得的复合油悬乳剂,不仅可以更好地黏附在茶尺蠖的虫体表面,而且将绿僵菌和印楝素二者相结合,研发出的绿僵菌制剂的致病力更强、稳定性更好,拥有者巨大的发展潜力。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孢子粉原料制备
[0024]对绿僵菌菌株进行大量培养,等待其充分产孢后,常温真空干燥6h,120目筛过滤,收集纯孢子粉,将该纯孢粉密封存于4℃的冰箱中备用。
[0025]取0.1g孢粉放于0.05%Tween

80无菌水中,振荡稀释之后,使用血球计数板对其进行计数,发现孢子粉的浓度是0.9
×
10
11
分生孢子/g,而且孢子的萌发率达到90%以上。
[0026]实施例1
[0027]取适量绿僵菌(Metarhiziumpingshaense)孢子粉于真空冷冻干燥,然后称取纯孢子粉备用;
[0028]以菜籽油作为溶剂油,移取荧光素钠0.2g(紫外保护剂)、菜籽油20mL、糊精0.72g(悬浮稳定剂)、茶多酚0.1g(抗氧化剂)进行混合,再称取绿僵菌孢子粉加入,混合均匀后,调节绿僵菌孢子粉的浓度,使其终浓度为1
×
107conidia/mL,再加入印楝素,使其终浓度为22.1μg/mL,即获得复合油悬乳剂。
[0029]对该组合复配的复合油悬乳剂进行检测,获知孢子的分散系数小于1,说明孢子呈分散状态。
[0030]对该组合复配的复合油悬乳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获知其对茶尺蠖的半致死浓度最低为10
4.9970

[0031]实施例2
[0032]取适量绿僵菌(Metarhiziumpingshaense)孢子粉于真空冷冻干燥,称取纯孢子粉备用;
[0033]以菜籽油作为溶剂油,移取荧光素钠0.1g(紫外保护剂)、菜籽油40mL、糊精0.72g(悬浮稳定剂)、茶多酚0.4g(抗氧化剂)进行混合,再称取绿僵菌孢子粉加入,混合均匀后,调节绿僵菌孢子粉的浓度,使其终浓度为1
×
107conidia/mL,再加入印楝素,使其终浓度为22.1μg/mL,即获得复合油悬乳剂。
[0034]对该组合复配的复合油悬乳剂进行检测,获知孢子的分散系数小于1,说明孢子呈分散状态。
[0035]对该组合复配的复合油悬乳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获知其对茶尺蠖的半致死浓度最低为10
5.0242

[0036]实施例3
[0037]取适量绿僵菌(Metarhiziumpingshaense)孢子粉于真空冷冻干燥,称取纯孢子粉备用;
[0038]以菜籽油作为溶剂油,移取荧光素钠0.4g(紫外保护剂)、菜籽油40mL、糊精0.36g(悬浮稳定剂)、茶多酚0.1g(抗氧化剂)进行混合,再称取绿僵菌孢子粉加入,混合均匀后,调节绿僵菌孢子粉的浓度,使其终浓度为1
×
107conidia/mL,再加入印楝素,使其终浓度为22.1μg/mL,即获得复合油悬乳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僵菌与印楝素复配的复合油悬乳剂,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包括:绿僵菌孢子粉、印楝素、溶剂油和助剂;其中,所述绿僵菌孢子粉在复合生物农药油悬乳剂中的终浓度为1
×
107conidia/mL。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僵菌与印楝素复配的复合油悬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由紫外保护剂、悬浮稳定剂和抗氧化剂组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绿僵菌与印楝素复配的复合油悬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保护剂为荧光素钠。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绿僵菌与印楝素复配的复合油悬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稳定剂为糊精。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绿僵菌与印楝素复配的复合油悬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为茶多酚。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僵菌与印楝素复配的复合油悬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油为植物油。7.如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绿僵菌与印楝素复配的复合油悬乳剂,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君志赵杰王聪邱振兴陈宇熹蒲慧丽李金成刘森赖芃宇杨晨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