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质勘探用防塌设备,涉及地质勘探防塌技术领域,采用的方案是: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用于支撑顶壁,所述顶板的下表面设置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下端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可水平移动地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用于支撑侧壁,所述侧壁均与所述阻尼器的移动件通过加强杆连接,所述加强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移动件或所述侧板铰接,两个所述加强杆呈八字形布置,所述支撑板下部设置有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下端设置有底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供更强的支撑力且运行不发生卡顿。生卡顿。生卡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质勘探用防塌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地质勘探防塌
,尤其涉及一种地质勘探用防塌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地质勘探”即是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对地质进行勘查、探测,确定合适的持力层,根据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类型,计算基础参数的调查研究活动,而在勘探中为了稳固隧道或矿坑,需要用到一定防塌设备,防止塌方,还能为人员撤离提供时间;现有的防塌设备中,支撑强度不够,防塌能力差,无法为人员撤离提供足够的时间,另外本身结构强度不高,已发生损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质勘探用防塌设备,能够提供更强的支撑力且运行不发生卡顿。
[0004]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质勘探用防塌设备,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用于支撑顶壁,所述顶板的下表面设置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下端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可水平移动地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用于支撑侧壁,所述侧板均与所述阻尼器的移动件通过加强杆连接,所述加强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移动件和所述侧板铰接,两个所述加强杆呈八字形布置,所述支撑板下部设置有至少三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下端设置有底座。当顶板受力向下移动时,首先受到阻尼器的支撑作用,加强杆此时推动侧板向外移动,但侧板受到侧壁的作用,对侧板有推力,从而对加强杆有推力作用,加强杆通过阻尼器增强了对顶板的支撑力,从而对顶板提供了更强的支撑力且运行不发生卡顿。
[0005]进一步的,所述阻尼器为弹簧减震器,所述移动件为所述弹簧减震器的阻尼套筒。能够灵敏地对顶壁的发生的震动产生缓冲作用。
[0006]进一步的,所述弹簧减震器下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两侧设置有推力弹簧,所述推力弹簧与所述侧板连接。能够增强对侧板的支撑从而加强对侧壁的支撑。
[0007]进一步的,所述推力弹簧内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侧板内。能够防止推力弹簧发生弯曲影响其使用寿命。
[0008]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为弓形结构。能够更好的贴合顶壁且承受多个方向的震动。
[0009]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为弹性材质,所述侧板的顶部与所述顶板的两端形状配合。能够防止掉落的石块进入顶板与支撑板之间,影响整个设备的动作。
[00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采用液压油缸。能够根据顶壁的高度进行调整。
[0011]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下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液压升降杆,所述液压升降杆的下端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上设置有刹车器。能够克服隧道底部凹凸不平的路段
快速运输设备且方便停靠。
[00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包括主支撑柱,所述主支撑柱与所述阻尼器同轴线设置,所述阻尼器与所述顶板的中部连接。能够增强顶板强度防止其受力损毁。
[0013]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4]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地质勘探用防塌设备,通过顶板、阻尼器、加强杆和侧板的配合,当顶板受力向下移动时,首先受到阻尼器的支撑作用,加强杆此时推动侧板向外移动,但侧板受到侧壁的作用,对侧板有推力,从而对加强杆有推力作用,加强杆通过阻尼器增强了对顶板的支撑力,从而对顶板提供了更强的支撑力且运行不发生卡顿;通过连接板和推力弹簧的配合,能够对侧板实现支撑,当侧壁对侧板有推力时,侧板受到推力弹簧的作用,移动受到限制,增强对侧壁的支撑;采用液压油缸的支撑柱能够调整顶板的高度适合各种高度的顶壁使用;通过液压升降杆和滚轮能够便于运输;阻尼器和支撑杆支撑顶板中部,能够增强顶板强度防止其受力损毁。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7]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8]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二中的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1]图6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2]图中,1、连接块,2、铰链一,3、顶板,4、侧板,5、支撑板,6、副支撑柱,7、液压升降杆,8、凹槽,9、阻尼套筒,10、加强杆,11、铰链二,12、主支撑柱,13、底座,14、滚轮,15、弹簧减震器,16、导向杆,17、连接板,19、推力弹簧,20、卡环,21、安装孔,22、导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得本技术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0024]具体实施方式一
[0025]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质勘探用防塌设备,包括顶板3、阻尼器、支撑板5、侧板4、支撑柱和底座13;顶板3为弓形结构用于支撑顶壁,顶板3的下表面中心位置设置有连接块1,连接块1与阻尼器连接,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阻尼器采用弹簧减震器15,连接块1与弹簧减震器15的阻尼套筒9连接;弹簧减震器15底部设置有连接板17,连接板17与支撑板5连接,支撑板5的两端通过导轨可水平移动地设置有侧板4,侧板4用于支撑侧
壁,侧板4的高度低于弹簧减震器15工作状态时的高度,侧板4的内侧通过铰链二11与加强杆10铰接,加强杆10通过铰链一2与阻尼套筒9铰接,两个加强杆10呈八字形布置,侧板4的内侧下端均与推力弹簧19连接,推力弹簧19与连接板17连接,推力弹簧19内套有导向杆16,导向杆16的一端与连接板17连接,其另一端通过导向孔22可在侧板4中移动;支撑板5下部设置有至少三个支撑柱,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设置有5个支撑柱,支撑柱的下端与底座13连接,底座13为矩形结构,支撑柱包括设置在底座13中心的主支撑柱12,主支撑柱12的上端与支撑板5下表面中部的卡环20连接,主支撑柱12的下端与底座13上的安装孔21连接,副支撑柱6设置在底座13的四个角处,主支撑柱12和副支撑柱6均采用液压油缸,底座13上还设置有两个空闲的安装孔21,能够根据需要增设主支撑柱12;底座13的下部设置有凹槽8,凹槽8内设置有液压升降杆7,液压升降杆7采用液压油缸,液压升降杆7的下端连接有滚轮14,滚轮14上设置有刹车器。
[0026]具体实施方式二
[0027]如图4至图6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基本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勘探用防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3),所述顶板(3)用于支撑顶壁,所述顶板(3)的下表面设置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下端连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两端可水平移动地设置有侧板(4),所述侧板(4)用于支撑侧壁,所述侧板(4)均与所述阻尼器的移动件通过加强杆(10)连接,所述加强杆(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移动件和所述侧板(4)铰接,两个所述加强杆(10)呈八字形布置,所述支撑板(5)下部设置有至少三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下端设置有底座(1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勘探用防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为弹簧减震器(15),所述移动件为所述弹簧减震器(15)的阻尼套筒(9)。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质勘探用防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减震器(15)下部设置有连接板(17),所述连接板(17)与所述支撑板(5)连接,所述连接板(17)的两侧设置有推力弹簧(19),所述推力弹簧(19)与所述侧板(4)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月涛,
申请(专利权)人:新汶矿业集团地质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