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垃圾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7811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垃圾转运装置,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楼层上的稳固机构,稳固机构设置有垃圾通道,垃圾通道包括若干组通道件,稳固机构包括若干组设置在楼层上的稳固组件,稳固组件上设置有与连通件配合的连接件,且连接件位于相邻两个通道件连接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其独特的结构设计,能够稳定的挂靠在楼层上,同时能够有效地而减少高层建筑垃圾的对整个连通件的损害,并且能够减少建筑垃圾所产生的扬尘,同时可以处理位于建筑第一层建筑垃圾。第一层建筑垃圾。第一层建筑垃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垃圾转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垃圾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高层建筑或超高层建筑施工中,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尤其是后期的机电、装修施工装修阶段,各个楼层都会存在大量的建筑垃圾,这些建筑垃圾需要及时运至地面进行转移处理,否则这些建筑垃圾会占用大量的施工场地,阻碍正常施工的额进行,因此这些建筑垃圾的处理困扰着施工人员。
[0003]而目前,传统的楼层建筑垃圾的处理方式为人工手推车将建筑垃圾通过施工电梯等运至制定的垃圾倾倒地点,但是这种方式不仅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运输效率交底,同时在整个运输过程中,扬尘不仅会难以控制,也对施工现场的施工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此外,对于整个建筑垃圾运输的途径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尤其是楼梯间或电梯。
[0004]另外,采用砌体在楼梯从侧面修建封闭式通道,各个楼层开设活动收集口以收集垃圾,这种方式施工成本高,其为固定结构,无法周转使用,且因为其会影响建筑美感,通常不会使用此种方式进行建筑垃圾的运输,此外,目前市面也出了利用通道输送建筑垃圾的装置,这种通道有的是使用金属制作而成,其会由于建筑垃圾不规则性,这些建筑垃圾往往是大块的,且往往带有尖锐的角,对金属的通道造成一定的毁坏,倘若是采用柔性材料制作的通道,往往也会因此对其的造成一定的毁坏,尤其是较高楼层中的建筑垃圾的往往带有较大的冲量,也会造成较大的冲击力。
[0005]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本技术面临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安全可靠的建筑垃圾转运装置。
[0007]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垃圾转运装置,包括设置在楼层上的稳固机构,所述稳固机构设置有垃圾通道,所述垃圾通道包括若干组连通件,所述稳固机构包括若干组设置在所述楼层上的稳固组件,所述稳固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连通件配合的连接件,且所述连接件位于相邻两个连通件连接处;所述稳固机构的最底端的稳固组件设置在建筑的第二层,所述连通件包括位于楼层中间处的丢放连通件,所述丢放连通件设置有丢放口,所述丢放连通件的顶端设置有缓冲连通件,所述缓冲连通件中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丢放连通件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所述缓冲连通件的普通连通件,且位于所述建筑的第二层的最底端处的普通连通件设置有粉碎组件,且地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建筑第二层的普通连通件连通的垃圾收集仓。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丢放口上设置有丢放门,且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缓冲连通件中的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两侧与所述缓冲连通件转动连接,所述缓冲板与所述缓冲连通件构成夹角,且所述缓冲连通件设置有与所述缓冲板配合的缓冲弹簧,且相邻两个楼
层中的缓冲连通件的缓冲板不同侧。
[0009]进一步的,每一层所述楼层最底端处的普通连通件均设置有粉碎组件,且带有粉碎组件的普通连通件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楼层连接的稳固架。
[0010]进一步的,所述粉碎组件包括内嵌在所述普通连通件的粉碎架,所述粉碎架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且对称设置的粉碎辊,所述粉碎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粉碎辊配合的驱动件,且所述粉碎架顶端设置有与所述丢放连通件配合的垃圾进料漏斗。
[0011]进一步的,所述稳固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U型件,所述U型件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中设有稳固螺栓,且所述稳固螺栓贯穿所述U型件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楼层相接触的固定脚,且所述U型件的顶端设置有稳固伸缩杆,所述稳固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U型件连接,所述稳固伸缩杆的另一端与相邻的另一组的稳固组件的U型件底端或相邻的所述楼层的底端相接触。
[0012]进一步的,所述U型件上设置有与所述连通件连接的连接凸起,与之配合的,所述连通件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凸起配合的连通凹槽。
[001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相对且对称设置的连接半框,所述连接半框组成连接框,且所述连接框套接在所述稳固伸缩杆上,且两个所述连接半框开口处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连接半框的开口部的一侧设置有半圆槽,且两个所述半圆槽组成圆槽,且所述圆槽上设置有螺纹,所述圆槽中螺纹配合有固定螺杆,且所述固定螺杆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稳固伸缩杆相接触的垫脚;所述连接半框的开口部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连通件连接的连接部,与之配合的,所述连通件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部配合的配合部。
[0014]进一步的,所述稳固伸缩杆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稳固螺栓螺纹配合的连接凹槽。
[0015]进一步的,所述垃圾收集仓位于所述垃圾通道的底端处且与所述垃圾通道连通,所述垃圾收集仓的一侧连通有垃圾转运筒,且所述垃圾转运筒位于建筑的第一层,用以收集建筑第一层的建筑垃圾。
[0016]本技术通过其独特的结构设计,能够稳定的挂靠在楼层上,同时能够有效地而减少高层建筑垃圾的对整个连通件的损害,并且能够减少建筑垃圾所产生的扬尘,同时可以处理位于建筑第一层建筑垃圾。
[0017]本技术通过其独特的稳固机构的设置,使得连通件能够稳定的挂靠在楼层上,并且根据其一系列的结构设计,使得垃圾通道安装在所述稳固机构中,提高了整个装置的连接强度。
[0018]本技术通过其独特的垃圾通道的设置,能有效坚守高层建筑垃圾在丢放时产生的扬尘,并且通过缓冲组件、粉碎组件以及的丢放口的设置,能够使得每层的建筑垃圾得到有效地转运,并且能够减少对整个连通件的损害。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A

A剖面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的稳固机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的B处放大示意图;
[0025]其中,附图标识为:1、楼层;2、稳固机构;21、稳固组件;211、U型件;212、稳固螺栓;213、固定脚;214、稳固伸缩杆;3、垃圾通道;31、连通件;311、丢方连通件;312、缓冲连通件;313、普通连通件;4、连接件;41、连接半框;42、连接框;43、固定部;44、固定螺杆;441、垫脚;5、建筑;6、缓冲组件;61、缓冲板;7、粉碎组件;71、粉碎辊;8、垃圾收集仓;9、垃圾转运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参见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建筑垃圾转运装置,包括设置在楼层1上的稳固机构2,所述稳固机构2设置有垃圾通道3,所述垃圾通道3包括若干组连通件31,所述稳固机构2包括若干组设置在所述楼层1上的稳固组件21,所述稳固组件21上设置有与所述连通件31配合的连接件4,且所述连接件4位于相邻两个连通件31连接处;所述稳固机构2的最底端的稳固组件21设置在建筑5的第二层,所述连通件31包括位于楼层中间处的丢放连通件311,所述丢放连通件311设置有丢放口,所述丢放连通件311的顶端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垃圾转运装置,包括设置在楼层(1)上的稳固机构(2),所述稳固机构(2)设置有垃圾通道(3),所述垃圾通道(3)包括若干组连通件(31),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机构(2)包括若干组设置在所述楼层(1)上的稳固组件(21),所述稳固组件(21)上设置有与所述连通件(31)配合的连接件(4),且所述连接件(4)位于相邻两个连通件(31)连接处;所述稳固机构(2)的最底端的稳固组件(21)设置在建筑(5)的第二层,所述连通件(31)包括位于楼层中间处的丢放连通件(311),所述丢放连通件(311)设置有丢放口,所述丢放连通件(311)的顶端设置有缓冲连通件(312),所述缓冲连通件(312)中设置有缓冲组件(6),所述丢放连通件(311)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所述缓冲连通件(312)的普通连通件(313),且位于所述建筑(5)的第二层的最底端处的普通连通件(313)设置有粉碎组件(7),且地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建筑(5)第二层的普通连通件(313)连通的垃圾收集仓(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丢放口上设置有丢放门,且所述缓冲组件(6)包括设置在所述缓冲连通件(312)中的缓冲板(61),所述缓冲板(61)的两侧与所述缓冲连通件(312)转动连接,所述缓冲板(61)与所述缓冲连通件(312)构成夹角,且所述缓冲连通件(312)设置有与所述缓冲板(61)配合的缓冲弹簧,且相邻两个楼层中的缓冲连通件(312)的缓冲板(61)不同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层所述楼层最底端处的普通连通件(313)均设置有粉碎组件(7),且带有粉碎组件(7)的普通连通件(313)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楼层连接的稳固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组件(7)包括内嵌在所述普通连通件(313)的粉碎架,所述粉碎架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且对称设置的粉碎辊(71),所述粉碎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粉碎辊配合的驱动件,且所述粉碎架顶端设置有与所述丢放连通件(311)配合的垃圾进料漏斗。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应心陈士威王忠俭李文强郭立倪庆双赵振超曾繁博付志鹏李震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