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式海底电缆及干式海底电缆的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7597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干式海底电缆及干式海底电缆的成型方法。干式海底电缆,包括:保护组件,限定出容置腔;多个缆芯结构,位于容置腔内,多个缆芯结构沿保护组件的周向布置;多个填充单元,位于容置腔内,相邻两个缆芯结构之间设有填充单元;光纤单元;其中,填充单元具有沿保护组件的径向朝内凹陷的凹入腔,光纤单元位于凹入腔内,且在外力的作用下,凹入腔具有用于安装光纤单元的打开状态以及用于保护光纤单元的封闭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干式海底电缆在便于安装光纤单元的情况下还可以对光纤单元进行较好地保护。光纤单元进行较好地保护。光纤单元进行较好地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干式海底电缆及干式海底电缆的成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线电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干式海底电缆及干式海底电缆的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干式海底电缆一般使用聚丙烯填充绳或填充条填充在相邻两个缆芯之间。其中,聚丙烯填充绳较为柔软,容易受到挤压变形,会导致海底电缆的圆整度较差。
[0003]而现有技术中的填充条一般采用外开口式,这样,当海底电缆受到挤压后,容易损伤填充条内的光纤单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式海底电缆及干式海底电缆的成型方法,上述干式海底电缆在便于安装光纤单元的情况下还可以对光纤单元进行较好地保护。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干式海底电缆,包括:保护组件,限定出容置腔;多个缆芯结构,位于容置腔内,多个缆芯结构沿保护组件的周向布置;多个填充单元,位于容置腔内,相邻两个缆芯结构之间设有填充单元;光纤单元;其中,填充单元具有沿保护组件的径向朝内凹陷的凹入腔,光纤单元位于凹入腔内,且在外力的作用下,凹入腔具有用于安装光纤单元的打开状态以及用于保护光纤单元的封闭状态。
[0006]进一步地,填充单元包括内骨架、分别与内骨架的两端连接的两个外骨架和位于两个外骨架之间的弧形骨架,沿保护组件的径向,弧形骨架向内骨架所在一侧凹陷,以形成凹入腔;弧形骨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外骨架连接,在相邻两个缆芯结构的挤压作用下,内骨架通过两个外骨架带动弧形骨架的两端靠近或远离。
[0007]进一步地,内骨架包括相连接且呈夹角设置的两个骨架段,两个骨架段分别与相邻两个缆芯结构配合;填充单元还包括与两个骨架段对应设置的两个支撑筋,支撑筋用于连接骨架段和弧形骨架。
[0008]进一步地,用于制成填充单元的材料包括塑料和增韧材料。
[0009]进一步地,缆芯结构包括多个导体和位于多个导体外周的保护单元,沿海底电缆的径向,保护单元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金属屏蔽层、铝塑复合层和内护套层;铝塑复合层包括铝塑复合带,铝塑复合带包括铝带和塑料层,铝带的至少一侧设有塑料层。
[0010]进一步地,保护单元还包括位于金属屏蔽层的内外两侧的两层绕包层,绕包层由半导电阻水带制成。
[0011]进一步地,铝塑复合带采用纵向包裹的方式绕制在金属屏蔽层的外周,沿铝塑复合层的周向,铝塑复合带的两端重叠设置;铝塑复合层还包括位于铝塑复合带的重叠设置的两端之间的填充胶。
[0012]进一步地,沿海底电缆的径向,保护组件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外护套层、铠装层和外被层;其中,外护套层挤包在多个缆芯结构和多个填充单元的外周,部分外护套层填
充在相邻两个填充单元之间。
[0013]进一步地,铠装层由多个铠装丝绕海底电缆的轴线螺旋缠绕而成,铠装丝包括金属丝和包覆于金属丝外周的塑料包层。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干式海底电缆的成型方法,成型方法用于生产上述的干式海底电缆,成型方法包括:形成缆芯结构;将光纤单元安装于填充单元的凹入腔;利用临时包带扎紧在多个缆芯结构和多个填充单元的外周,以使光纤单元封闭在凹入腔内的临时扎带步骤;将多个缆芯结构、多个填充单元和保护组件压合在一起的成缆步骤。
[0015]进一步地,成缆步骤包括将外护套层挤包在多个缆芯结构和填充单元的外周,并移除临时包带的步骤。
[0016]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外开口填充单元而言,本实施例的填充单元的凹入腔具有打开状态以及封闭状态,这样,一方面,当凹入腔处于打开状态时,便于将光纤单元安装至凹入腔内;另一方面,将填充单元安装在两个缆芯结构之间,这样,在相邻两个缆芯结构的挤压作用下填充单元的凹入腔可以闭合,相当于在光纤单元的外周增加了一个机械保护层,从而更好地对光纤单元进行保护,以避免光纤单元受到损伤。因此,本实施例的干式海底电缆的光纤单元便于安装至填充单元内且能够被填充单元较好地保护。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干式海底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示出了图1的干式海底电缆的填充单元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0020]图3示出了图1的干式海底电缆的填充单元由打开状态切换至封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示出了图1的干式海底电缆的填充单元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0022]图5示出了图1的干式海底电缆的铝塑复合带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示出了图1的干式海底电缆的铠装丝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0024]图7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干式海底电缆的成型方法的流程图。
[0025]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6]1、导体;2、导体屏蔽层;3、绝缘层;4、绝缘屏蔽层;5、绕包层;6、金属屏蔽层;8、铝塑复合层;9、内护套层;10、中心单元;11、填充单元;12、光纤单元;13、外护套层;14、金属丝;15、塑料包层;16、外被层;17、铝带;18、塑料层;30、保护组件;31、凹入腔;32、内骨架;33、外骨架;34、弧形骨架;35、支撑筋;40、缆芯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8]如图1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干式海底电缆。干式海底电缆包括
保护组件30、多个缆芯结构40、多个填充单元11和光纤单元12。其中,保护组件30限定出容置腔;多个缆芯结构40位于容置腔内,多个缆芯结构40沿保护组件30的周向布置;多个填充单元11位于容置腔内,相邻两个缆芯结构40之间设有填充单元11;填充单元11具有沿保护组件30的径向朝内凹陷的凹入腔31,光纤单元12位于凹入腔31内,且在外力的作用下,凹入腔31具有用于安装光纤单元12的打开状态以及用于保护光纤单元12的封闭状态。
[0029]上述技术方案中,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外开口填充单元而言,本实施例的填充单元11的凹入腔31具有打开状态以及封闭状态,这样,一方面,当凹入腔31处于打开状态时,便于将光纤单元12安装至凹入腔31内;另一方面,将填充单元11安装在两个缆芯结构40之间,这样,在相邻两个缆芯结构40的挤压作用下填充单元11的凹入腔31可以闭合,相当于在光纤单元12的外周增加了一个机械保护层,从而能够更好地对光纤单元12进行保护,以避免光纤单元12受到损伤。因此,本实施例的干式海底电缆的光纤单元12便于安装至填充单元11内且能够被填充单元11较好地保护。
[0030]优选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填充单元11具有一定的弹性,这样,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发生变形,以实现凹入腔31的打开或封闭,方便安装和取出光纤单元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式海底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组件(30),限定出容置腔;多个缆芯结构(40),位于所述容置腔内,多个所述缆芯结构(40)沿所述保护组件(30)的周向布置;多个填充单元(11),位于所述容置腔内,相邻两个所述缆芯结构(40)之间设有所述填充单元(11);光纤单元(12);其中,所述填充单元(11)具有沿所述保护组件(30)的径向朝内凹陷的凹入腔(31),所述光纤单元(12)位于所述凹入腔(31)内,且在外力的作用下,所述凹入腔(31)具有用于安装所述光纤单元(12)的打开状态以及用于保护所述光纤单元(12)的封闭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海底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单元(11)包括内骨架(32)、分别与所述内骨架(32)的两端连接的两个外骨架(33)和位于两个所述外骨架(33)之间的弧形骨架(34),沿所述保护组件(30)的径向,所述弧形骨架(34)向所述内骨架(32)所在一侧凹陷,以形成所述凹入腔(31);所述弧形骨架(3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外骨架(33)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缆芯结构(40)的挤压作用下,所述内骨架(32)通过两个所述外骨架(33)带动所述弧形骨架(34)的两端靠近或远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式海底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骨架(32)包括相连接且呈夹角设置的两个骨架段,两个所述骨架段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缆芯结构(40)配合;所述填充单元(11)还包括与两个所述骨架段对应设置的两个支撑筋(35),所述支撑筋(35)用于连接所述骨架段和所述弧形骨架(3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海底电缆,其特征在于,用于制成所述填充单元(11)的材料包括塑料和增韧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干式海底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结构(40)包括多个导体(1)和位于多个所述导体(1)外周的保护单元,沿所述海底电缆的径向,所述保护单元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金属屏蔽层(6)、铝塑复合层(8)和内护套层(9);所述铝塑复合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星宇潘盼赵囿林张小龙林峰杜强王俊勇占华刚景洋张泽皓刘磊李洋陈龙刘利刚王佳佳
申请(专利权)人:南海海缆有限公司中天大丰海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