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颈分区保暖羽绒被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7140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护颈分区保暖羽绒被芯,包括:被体,所述被体通过相互交叉的线条绗缝将其分隔为多个独立的腔室,所述腔室内填充有保暖材料;所述被体靠近被头部分通过直线条绗缝将其分隔成窄小的腔室以形成护颈锁绒区;所述被体靠近所述被头部分的中间位置通过斜线条绗缝交叉形成V型绗缝,以形成V型护颈保暖区;所述被体上位于所述V型护颈保暖区两侧形成有航空仓区,且所述航空仓区上位于胸腹部位置上形成胸腹部保暖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羽绒被芯肩颈处的掉绒、人体睡眠时羽绒被芯不服帖不保暖以及羽绒被芯双人分区睡眠的缺点,保证了羽绒被在人体睡眠时所需的保暖性能,从而提供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颈分区保暖羽绒被芯


[0001]本技术属于羽绒被芯
,具体涉及了一种护颈分区保暖羽绒被芯。

技术介绍

[0002]羽绒被是目前床品中最轻柔保暖的被芯品类,但是目前市场上羽绒被的款式和工艺大多以直线大方格为主,这两种工艺通过直线规整的绗缝将羽绒包裹在两层面料中形成羽绒被,其中直线大方格工艺使得羽绒被易掉绒,大大降低了羽绒被在人体睡眠时所需的保暖性能,且规整的直线大方格工艺在人体工程学上没有更好的符合人体流线型睡眠状态,使得降低了舒适的睡眠环境。
[0003]因此,如何提升羽绒被绗缝工艺所在的锁绒保暖、新型人体分区设计是羽绒被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护颈分区保暖羽绒被芯,以改善羽绒被在人体睡眠时所需的保暖性能,从而提供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
[0005]本技术提出一种护颈分区保暖羽绒被芯,包括:
[0006]被体,所述被体通过相互交叉的线条绗缝将其分隔为多个独立的腔室,所述腔室内填充有保暖材料;
[0007]所述被体靠近被头部分通过直线条绗缝将其分隔成一个窄小的腔室以形成护颈锁绒区;
[0008]所述被体靠近所述被头部分的中间位置通过斜线条绗缝交叉形成V型绗缝,以形成V型护颈保暖区;
[0009]所述被体上位于所述V型护颈保暖区两侧形成有航空仓区,且所述航空仓区上位于胸腹部位置上形成胸腹部保暖区。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护颈锁绒区的上边缘直线条绗缝与所述下边缘直线条绗缝的距离设置在8cm至20cm之间。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V型绗缝的上边缘距离所述护颈锁绒区的上边缘直线条绗缝的距离设置在8cm至20cm之间,所述V型绗缝的下边缘距离所述护颈锁绒区的上边缘直线条绗缝的距离设置在18cm至35cm之间。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位于所述航空仓区的腔室的单边长边设置在12cm至55cm之间。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航空仓区包括左侧航空仓区和右侧航空仓区,位于所述左侧航空仓区和所述右侧航空仓区的腔室的形状、大小和/或保暖材料填充量不同。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被体靠近与所述被头相邻的两侧、以及靠近与所述被头相对的一侧上均为斜线条绗缝将其分为多个腔室,以形成三周防护区。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被体的四周通过面料之间直接缝合。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被体的四周采用立高款式进行缝合,其立高的高度为2cm至6cm之间。
[001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被体两面的面料为涤纶面料、纯棉面料、锦纶面料中的一种或两种。
[001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腔室内填充的保暖材料为灰鸭绒、灰鹅绒、白鹅绒、白鸭绒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9]本技术提出一种护颈分区保暖羽绒被芯,通过改变在被头部分的两个直线条绗缝之间的距离,使其形成一个窄小的腔室,使其形成护颈锁绒区,从而解决羽绒被芯肩颈处的掉绒缺点。
[0020]本技术提出一种护颈分区保暖羽绒被芯,通过直线条绗缝与斜线条绗缝、线条长度与线条之间的宽度绗缝工艺,在所述被体的被头部分形成V型护颈保暖区,形成羽绒被芯整体的V型护颈、锁绒效果。
[0021]本技术提出一种护颈分区保暖羽绒被芯,通过多航空仓式设计、双人分区保暖设计,解决人体睡眠时羽绒被芯不服帖不保暖的缺点以及解决羽绒被芯双人分区睡眠的缺点,并且在航空仓区上位于胸腹部位置上形成胸腹部保暖区,通过改变腔室的大小和形状以及其中的保暖材料填充量可以对羽绒被进行分区控温保暖。
[0022]即本技术提出的护颈分区保暖羽绒被芯通过绗缝直线与斜线、线条长度与线条之间的宽度绗缝工艺,形成羽绒被芯整体的V型护颈、锁绒效果,从而解决羽绒被芯肩颈处的掉绒缺点,通过多航空仓式设计、双人分区保暖设计,解决人体睡眠时羽绒被芯不服帖不保暖的缺点以及解决羽绒被芯双人分区睡眠的缺点,保证了羽绒被在人体睡眠时所需的保暖性能,从而提供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技术于一实施例中护颈分区保暖羽绒被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5]标号说明:
[0026]被体10;护颈锁绒区11;上边缘直线条绗缝111;下边缘直线条绗缝112;V型护颈保暖区12;V型绗缝121;航空仓区13;胸腹部保暖区131;三周防护区14。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28]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
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002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护颈分区保暖羽绒被芯,以改善羽绒被在人体睡眠时所需的保暖性能,从而提供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具体的,请参阅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羽绒被芯包括两层面料的四周连接在一起形成的被体10,所述被体10通过相互交叉的线条绗缝将其分隔为多个独立的腔室,所述腔室内填充有保暖材料,例如,两层面料的四周通过面料之间直接绗缝缝合以形成所述被体10。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两层面料的四周通过采用立高款式进行缝合以形成所述被体10,其立高的高度为2cm至6cm之间。
[0030]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被体10两面的面料为涤纶面料、纯棉面料、锦纶面料中的一种或两种。
[0031]请参阅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被体10靠近被头的部分通过直线条绗缝将其分隔成窄小的腔室,以形成护颈锁绒区11,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护颈锁绒区11的上边缘直线条绗缝111与所述下边缘直线条绗缝112之间的距离L1设置在8cm至20cm之间,通过设置为窄小的腔室,在其内填充保暖材料,使得所述被体10的被头部分更饱满,形成被头锁绒保暖效果,即改变在被头部分的两个直线条绗缝之间的距离,使其形成一个窄小的腔室,使其形成护颈锁绒区,从而解决羽绒被芯肩颈处的掉绒缺点。
[0032]请参阅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被体10的被头部分设置有一V型护颈保暖区12,所述被体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颈分区保暖羽绒被芯,其特征在于,包括:被体,所述被体通过相互交叉的线条绗缝将其分隔为多个独立的腔室,所述腔室内填充有保暖材料;所述被体靠近被头部分通过直线条绗缝将其分隔成窄小的腔室以形成护颈锁绒区;所述被体靠近所述被头部分的中间位置通过斜线条绗缝交叉形成V型绗缝,以形成V型护颈保暖区;所述被体上位于所述V型护颈保暖区两侧形成有航空仓区,且所述航空仓区上位于胸腹部位置上形成胸腹部保暖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颈分区保暖羽绒被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护颈锁绒区的上边缘直线条绗缝与下边缘直线条绗缝的距离设置在8cm至20cm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颈分区保暖羽绒被芯,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绗缝的上边缘距离所述护颈锁绒区的上边缘直线条绗缝的距离设置在8cm至20cm之间,所述V型绗缝的下边缘距离所述护颈锁绒区的上边缘直线条绗缝的距离设置在18cm至35cm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颈分区保暖羽绒被芯,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航空仓区的腔室的单边长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伟王娟
申请(专利权)人:罗莱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