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干扰的光缆普查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7130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抗干扰的光缆普查仪,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部设置有PCB板,及设于PCB板上的激发器、耦合器和MCU,所述激发器与耦合器相连,且所述耦合器通过两条检测通道与MCU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前端部设置有显示器、按键和报警器,且所述显示器、按键和报警器均与MCU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一侧端部设置有光缆插口,所述光缆插口一端与耦合器连接,另一端通过跳线与光缆一端部相连,所述第一壳体另一侧端部可拆卸连接有敲击锤,所述敲击锤用于对光缆另一端部施加扰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以固定频率对光缆进行敲击,产生的波形易于区别,且能够调整敲击的频率,提高波形的显示效果,跳线的抗干扰和抗弯折效果好。跳线的抗干扰和抗弯折效果好。跳线的抗干扰和抗弯折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干扰的光缆普查仪


[0001]本技术涉及通信仪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抗干扰的光缆普查仪。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通信网络的不断发展,光缆已经成为通信网络的基础传输方式。越来越多的光缆布设在架空、管道、人井等线路环境中。光缆普查仪是目前世界上一种利用声学原理来准确查找识别深埋于管道(人井)、隧道和电杆架空等环境中目标光缆的设备。使用光缆普查仪时,使用人员只需要将待测的光缆接入到测试端,然后在远端敲击敲击光缆,即可轻松找出目标所在。仪表内置系统可将敲击信息转换为音频和视频信号,换言之,我们可以听到或看到目标光缆所在,大大减少了光缆传输网络工程的时间和管理成本,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0003]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光缆普查仪存在一些缺陷,例如,目前主要通过人工敲击待测光缆,由于人工敲击引起的光缆振动没有明显的固定频率,在复杂环境下不会产生易于区分的波形,识别较为困难;光缆普查仪的跳线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干扰的光缆普查仪,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人工敲击引起的光缆振动没有明显的固定频率,识别较为困难,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干扰的光缆普查仪,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部设置有PCB板,及设于所述PCB板上的激发器、耦合器和MCU,所述激发器与耦合器相连,且所述耦合器通过两条检测通道与MCU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前端部设置有显示器、按键和报警器,且所述显示器、按键和报警器均与MCU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一侧端部设置有光缆插口,所述光缆插口一端与耦合器连接,另一端通过跳线与光缆一端部相连,所述第一壳体另一侧端部可拆卸连接有敲击锤,所述敲击锤用于对光缆另一端部施加扰动。
[000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检测通道包括依次串联的光检测器、非线性放大电路和ADC电路,以及DAC电路,所述光检测器输入端与耦合器相连,所述ADC电路输出端与MUC相连,所述DAC电路一端与MUC相连,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光检测器输出端。
[000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敲击锤包括第二壳体,及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部的驱动组件、连杆、活塞和敲击头,所述驱动组件输出端与连杆一端部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连杆进行直线往复运动,所述连杆另一端部与活塞连接,所述活塞与敲击头固定连接。
[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转动轴、偏心轮、销轴和轴承,所述偏心轮中心和偏离中心位置分别开设有安装孔和螺纹孔,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动轴与安装孔固定连接,所述连杆远离活塞一端设有圆角通孔,所述轴承位于圆角通孔内,所述销轴贯穿轴承与偏心轮上的螺纹孔固定连接。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敲击头外端部具有与光缆相匹配的弧形结构,且所述弧形结
构上包裹有橡胶材质。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跳线从内至外依次设有增强芯、抗干扰层、防护层和耐磨层,所述增强芯和抗干扰层之间设置有多根光缆芯。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增强芯的材质为芳纶,所述抗干扰层的材质为铝箔,所述防护层的材质为玄武岩纤维,所述耐磨层的材质为尼龙纤维。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壳体侧端部设置有把手,便于手部握持。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MCU的型号为STM32F103C8。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在普查仪的第一壳体侧端部安装敲击锤,使用时,将敲击锤取下,启动驱动电机,通过连杆和活塞的传动,使得敲击头进行直线往复运动,实现了以固定频率对光缆进行敲击,产生的波形易于区别,且能够调整敲击的频率,提高波形的显示效果。普查仪通过跳线与光缆一端连接,该跳线包括增强芯、抗干扰层、防护层和耐磨层,抗干扰和抗弯折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5]参照附图来说明本技术的公开内容。应当了解,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代相同的部件。其中: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抗干扰的光缆普查仪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抗干扰的光缆普查仪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敲击锤的分解图。
[0019]图中标号:1第一壳体、2敲击锤、201第二壳体、202驱动电机、203转动轴、204偏心轮、204a安装孔、204b螺纹孔、205连杆、205a圆角通孔、206销轴、207轴承、208活塞、209敲击头、3显示器、4把手、5按键、6铠装层、7光缆插口、8跳线、9绑带、10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容易理解,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技术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技术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0021]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结合图1示出。一种抗干扰的光缆普查仪,包括第一壳体1,第一壳体1内部设置有PCB板,第一壳体1前端部设置有显示器3、按键5和报警器10,且显示器3、按键5和报警器10均与PCB板连接。第一壳体1一侧端部设置有光缆插口7,光缆插口7一端与PCB板连接,另一端通过跳线8与光缆一端部相连,第一壳体1另一侧端部通过绑带9可拆卸连接有敲击锤2,敲击锤2用于对光缆另一端部施加扰动。
[0022]本实施例中,上述跳线8从内至外依次设有增强芯、抗干扰层、防护层和耐磨层,增强芯和抗干扰层之间设置有多根光缆芯。增强芯的材质为芳纶,抗干扰层的材质为铝箔,铝箔具有良好的遮光和屏蔽电磁干扰性能。防护层的材质为玄武岩纤维,耐磨层的材质为尼龙纤维。该跳线8抗干扰和抗弯折效果好。
[0023]参见图2,上述PCB板上设有激发器、耦合器和MCU,激发器与耦合器相连,且耦合器
通过两条检测通道与MCU连接,该检测通道包括依次串联的光检测器、非线性放大电路和ADC电路,以及DAC电路,光检测器输入端与耦合器相连,ADC电路输出端与MUC相连,DAC电路一端与MUC相连,另一端连接于光检测器输出端。光缆插口7一端与耦合器连接,另一端通过跳线8与光缆一端部相连。具体的,上述显示器3、按键5和报警器10均与MCU电性连接,该MCU的型号为STM32F103C8。
[0024]工作时,激发器发出一束光进入耦合器,经过耦合器后该束光被分为两路,一路沿顺时针方向在与耦合器两个光纤臂相连的环回光纤中传输,另一路沿逆时针方向在环回光纤中传输,两路光会在环回光纤的中途相遇,由于是同束光,因此会发生干涉现象。干涉产生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会分布在环回光纤的各处,当外界没有扰动信号时,此时干涉模式不会发生变化,光检测器探测到的是同样强度的光。当使用敲击锤2敲击光缆另一端,光缆发生扭曲或移动,导致光束在光纤中的传输路径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干扰的光缆普查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部设置有PCB板,及设于所述PCB板上的激发器、耦合器和MCU,所述激发器与耦合器相连,且所述耦合器通过两条检测通道与MCU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前端部设置有显示器、按键和报警器,且所述显示器、按键和报警器均与MCU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一侧端部设置有光缆插口,所述光缆插口一端与耦合器连接,另一端通过跳线与光缆一端部相连,所述第一壳体另一侧端部可拆卸连接有敲击锤,所述敲击锤用于对光缆另一端部施加扰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的光缆普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通道包括依次串联的光检测器、非线性放大电路和ADC电路,以及DAC电路,所述光检测器输入端与耦合器相连,所述ADC电路输出端与MUC相连,所述DAC电路一端与MUC相连,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光检测器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的光缆普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敲击锤包括第二壳体,及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部的驱动组件、连杆、活塞和敲击头,所述驱动组件输出端与连杆一端部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连杆进行直线往复运动,所述连杆另一端部与活塞连接,所述活塞与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军贺健波
申请(专利权)人:神火精工南京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