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联螺旋齿轮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6887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联螺旋齿轮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注射成型;步骤二:去水口;步骤三:修边;步骤四:脱脂处理;步骤五:烧结;步骤六:整形;步骤七:热处理;步骤八:研磨;步骤九:浸油;步骤十:机加工;步骤十:最终检验包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注射工艺将双联螺旋齿轮一体成型,增加了双联螺旋齿轮的精度,通过去水口、修边去除毛刺,通过脱脂处理、烧结、热处理、浸油工序使得齿型可获得较高使用寿命,双联齿轮的整体寿命大大提高。的整体寿命大大提高。的整体寿命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联螺旋齿轮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双联螺旋齿轮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双联齿轮为机床设备的一个传动部件、为两个不同尺寸齿轮相连一体结构,齿轮属于易磨损零件,双联齿轮由于受到的力不同,导致齿型易磨损,容易发生损坏。而现有的双联尺寸在加工时,由于是将两个齿轮固结为一体,不便于定位,导致加工精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双联螺旋齿轮的制造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联螺旋齿轮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步骤一:注射成型:通过注射机将双联螺旋齿轮注射成型,得到双联螺旋齿轮毛坯;
[0006]步骤二:去水口:将注射成型后的双联螺旋齿轮毛坯进行定位,然后采用刀具将水口进行切割去除,并在水口处保留0.5

1.5mm加工余量;
[0007]步骤三:修边:将去除水口后的双联螺旋齿轮的大齿轮的外圈、端面、内孔通过刀具进行修边,对双联螺旋齿轮的小齿轮外圈、端面、内孔进行修边,使双联螺旋齿轮产品表面光滑平整,并保留大齿轮、小齿轮外圈0.4

0.7mm加工余量;
[0008]步骤四:脱脂处理:将修边后的双联螺旋齿轮放置在陶瓷片上,且相邻的双联螺旋齿轮留有间距,将陶瓷片放置在脱脂盘上;将脱脂盘放入脱脂炉中通过脱脂液进行脱脂清洗;
[0009]步骤五:烧结;将脱脂处理后的双联螺旋齿轮在24h内放入真空烧结炉内进行烧结处理,烧结炉的烧结温度为1300℃

1350℃,并进行保温2.5

4h;
[0010]步骤六:整形:将步骤五中烧结后的双联螺旋齿轮放入液压整形模具中进行整形;
[0011]步骤七:热处理:对整形后的双联螺旋齿轮进行渗碳、淬火、沥油、洗净和回火处理;
[0012]步骤八:研磨:将热处理后的双联螺旋齿轮放置在研磨机上分别研磨,将双联螺旋齿轮的大齿轮和小齿轮的端面尺寸按照图纸加工至标准尺寸,将大齿轮和小齿轮的内孔孔径按照图纸研磨至标准尺寸,对大齿轮和小齿轮的端面按照图纸进行研磨至标准尺寸;
[0013]步骤九:浸油:将研磨后的双联螺旋齿轮放入油浸框中,且保持装入油浸框的2/3即可,然后将油浸框进入防锈油中,定位5

10S,时间到后自动升起,静置沥干;
[0014]步骤十:机加工:利用刀具修磨双联螺旋齿轮,保证双联螺旋齿轮产品无毛刺;
[0015]步骤十:最终检验包装。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二中通过夹具夹持双联螺旋齿轮毛坯进行定
位,通过切割刀切除水口;然后通过研磨机对切除后的水口处进行研磨,并在水口处保留1mm加工余量。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三中通过夹具夹持双联螺旋齿轮毛坯进行定位,通过切割刀对大齿轮和小齿轮的外圈、端面、内孔进行研磨修边,并均预留0.4mm加工余量。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四中,相邻的双联螺旋齿轮留有的间距为3

7mm,所述脱脂盘为不锈钢材料制成。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四中在将脱脂盘放入脱脂炉前先通过纯化水对双联螺旋齿轮进行冲洗,一边排水一边冲洗,直至排出的水清洁无可见异物;在将脱脂盘放入脱脂炉后,将脱脂液加热至120℃,保温20

40min,然后将双联螺旋齿轮取出用清水进行冲洗,边冲水边排水,直至排出的水为中性时为止。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脱脂液包括以下重量组分:氢氧化钠0

35份;磷酸三钠3

7份;硅酸钠12

20份;碳酸钠4

8份;其余为水。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五中在将脱脂处理后的双联螺旋齿轮放入真空烧结炉内进行烧结,烧结炉的烧结温度为1320℃,并进行保温3h,在烧结过程中全程通入氮气。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六中在对双联螺旋齿轮进行整形前,双联螺旋齿轮上需涂覆有精整油,并采用旋入式整形方式在液压整形模具中对双联螺旋齿轮进行整形。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七中渗碳过程为:先将渗碳炉升温至870

880℃,导入丙烷碳,保温60

70min;然后在20min内将渗碳炉的温度下降至835

845℃,再次导入丙烷碳,并保温20

30min;淬火的温度为85

95℃,时间为20

30min,沥油时温度为85

95℃,时间为30

40min;洗净温度为65

75℃,时间为30

40min;烘干温度为105

115℃,时间为5min;回火温度为175

185℃,时间为80

90min;二次回火温度为220℃,时间为80

90min。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八中双联螺旋齿轮在研磨后清洗干净,然后风干后再转入浸油工序。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注射工艺将双联螺旋齿轮一体成型,增加了双联螺旋齿轮的精度,通过去水口、修边去除毛刺,通过脱脂处理、烧结、热处理、浸油工序使得齿型可获得较高使用寿命,双联齿轮的整体寿命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双联螺旋齿轮主视图;
[0027]图2是图1的X

X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

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联螺旋齿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注射成型:通过注射机将双联螺旋齿轮注射成型,得到双联螺旋齿轮毛坯;步骤二:去水口:将注射成型后的双联螺旋齿轮毛坯进行定位,然后采用刀具将水口进行切割去除,并在水口处保留0.5

1.5mm加工余量;步骤三:修边:将去除水口后的双联螺旋齿轮的大齿轮的外圈、端面、内孔通过刀具进行修边,对双联螺旋齿轮的小齿轮外圈、端面、内孔进行修边,使双联螺旋齿轮产品表面光滑平整,并保留大齿轮、小齿轮外圈0.4

0.7mm加工余量;步骤四:脱脂处理:将修边后的双联螺旋齿轮放置在陶瓷片上,且相邻的双联螺旋齿轮留有间距,将陶瓷片放置在脱脂盘上;将脱脂盘放入脱脂炉中通过脱脂液进行脱脂清洗;步骤五:烧结;将脱脂处理后的双联螺旋齿轮在24h内放入真空烧结炉内进行烧结处理,烧结炉的烧结温度为1300℃

1350℃,并进行保温2.5

4h;步骤六:整形:将步骤五中烧结后的双联螺旋齿轮放入液压整形模具中进行整形;步骤七:热处理:对整形后的双联螺旋齿轮进行渗碳、淬火、沥油、洗净和回火处理;步骤八:研磨:将热处理后的双联螺旋齿轮放置在研磨机上分别研磨,将双联螺旋齿轮的大齿轮和小齿轮的端面尺寸按照图纸加工至标准尺寸,将大齿轮和小齿轮的内孔孔径按照图纸研磨至标准尺寸,对大齿轮和小齿轮的端面按照图纸进行研磨至标准尺寸;步骤九:浸油:将研磨后的双联螺旋齿轮放入油浸框中,且保持装入油浸框的2/3即可,然后将油浸框进入防锈油中,定位5

10S,时间到后自动升起,静置沥干;步骤十:机加工:利用刀具修磨双联螺旋齿轮,保证双联螺旋齿轮产品无毛刺;步骤十:最终检验包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联螺旋齿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通过夹具夹持双联螺旋齿轮毛坯进行定位,通过切割刀切除水口;然后通过研磨机对切除后的水口处进行研磨,并在水口处保留1mm加工余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联螺旋齿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通过夹具夹持双联螺旋齿轮毛坯进行定位,通过切割刀对大齿轮和小齿轮的外圈、端面、内孔进行研磨修边,并均预留0.4mm加工余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联螺旋齿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相邻的双联螺旋齿轮留有的间距为3

7mm,所述脱脂盘为不锈钢材料制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高华黄雁宇游进明高维福周广祥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海昌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