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电联产热收益的计算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06861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电联产热收益的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供热抽汽流量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电联产热收益的计算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热电联产领域,涉及一种热电联产热收益的计算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热电联产作为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生产方式被广泛应用,但热电厂经济性指标计算时,对热收益的计算往往忽略了蒸汽疏水温度和汽轮机凝结水温度不相等导致的收益减少,给热经济性指标计算带来误差较大。所以找出一种能准确计算热收益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热电联产热收益的计算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及系统能够较为准确计算热电联产的热收益。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热电联产热收益的计算方法包括
[0005]获取供热抽汽流量D
g
、供热抽汽的疏水比焓h

s
及凝结水比焓h

n

[0006]根据供热抽汽流量D
g
、供热抽汽的疏水比焓h

s
及凝结水比焓h

n
计算供热抽汽流量D
g
对应的在纯凝工况下能够利用冷源损失ΔY
L

[0007]将供热抽汽流量D
g
对应的在纯凝工况下能够利用冷源损失ΔY
L
作为热电联产热收益。
[0008]供热抽汽流量D
g
对应的在纯凝工况下能够利用冷源损失ΔY
L
为:/>[0009][0010]对于疏水回收的供热方式,h

s
大于h

n
,(h

s

h

n
)表示热量返回至系统中。
[0011]对于不回收疏水的供热方式,则h

s

h

n
=0。
[001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热电联产热收益的计算系统包括:
[0013]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供热抽汽流量D
g
、供热抽汽的疏水比焓h

s
及凝结水比焓h

n

[0014]计算模块,用于根据供热抽汽流量D
g
、供热抽汽的疏水比焓h

s
及凝结水比焓h

n
计算供热抽汽流量D
g
对应的在纯凝工况下能够利用冷源损失ΔY
L

[0015]设定模块,用于将供热抽汽流量D
g
对应的在纯凝工况下能够利用冷源损失ΔY
L
作为热电联产热收益。
[0016]供热抽汽流量D
g
对应的在纯凝工况下能够利用冷源损失ΔY
L
为:
[0017][0018]对于疏水回收的供热方式,h

s
大于h

n
,(h

s

h

n
)表示热量返回至系统中。
[0019]对于不回收疏水的供热方式,则h

s

h

n
=0。
[0020]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热电联产热收益的计算方法及系统在具体操作时,热收益的本质上是对供热抽汽D
g
在纯凝工况下冷源损失ΔY
L
的利用,本专利技术根据供热抽汽流量D
g
、供热抽汽
的疏水比焓h

s
及凝结水比焓h

n
计算供热抽汽流量D
g
对应的在纯凝工况下能够利用冷源损失ΔY
L
,将供热抽汽流量D
g
对应的在纯凝工况下能够利用冷源损失ΔY
L
作为热电联产热收益,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性极强。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
[0023]图2为供热抽汽的焓

流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的混淆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概念。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在附图中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公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这些图并非是按比例绘制的,其中为了清楚表达的目的,放大了某些细节,并且可能省略了某些细节。图中所示出的各种区域、层的形状及它们之间的相对大小、位置关系仅是示例性的,实际中可能由于制造公差或技术限制而有所偏差,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所需可以另外设计具有不同形状、大小、相对位置的区域/层。
[0026]实施例一
[0027]参考图1及图2,热电联产的热收益即冷源损失ΔY
L
等于面积ABCD代表的热量。对于疏水回收的供热方式,供热抽汽的疏水比焓h

s
大于凝结水比焓h

n
,面积EFCD代表的热量又返回至系统中,相对于纯凝工况未发生热量损失,故在冷源损失ΔY
L
中需减去该部分热量,则冷源损失ΔY
L
=S
ABCD

S
EFCD
。对于不回收疏水的供热方式,则认为供热抽汽的疏水比焓h

s
等于凝结水比焓h

n
,面积EFCD代表的热量为0,则冷源损失ΔY
L
=S
EFCD

[0028]参考图1及图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热电联产热收益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获取供热抽汽流量D
g
、供热抽汽的疏水比焓h

s
及凝结水比焓h

n

[0030]根据供热抽汽流量D
g
、供热抽汽的疏水比焓h

s
及凝结水比焓h

n
计算供热抽汽流量D
g
对应的在纯凝工况下能够利用冷源损失ΔY
L
,其中,ΔY
L
为:
[0031]ΔY
L
=D

g
[(h
c

h

n...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电联产热收益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供热抽汽流量D
g
、供热抽汽的疏水比焓h

s
及凝结水比焓h

n
;根据供热抽汽流量D
g
、供热抽汽的疏水比焓h

s
及凝结水比焓h

n
计算供热抽汽流量D
g
对应的在纯凝工况下能够利用冷源损失ΔY
L
;将供热抽汽流量D
g
对应的在纯凝工况下能够利用冷源损失ΔY
L
作为热电联产热收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联产热收益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供热抽汽流量D
g
对应的在纯凝工况下能够利用冷源损失ΔY
L
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联产热收益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疏水回收的供热方式,h

s
大于h

n
,(h

s

h

n
)表示热量返回至系统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联产热收益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不回收疏水的供热方式,则h

s

h

n
=0。5.一种热电联产热收益的计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海军乔磊刘圣冠贺凯耿如意王钰泽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