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箱换挡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6579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速箱换挡杆结构,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其机构包括手球底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槽,第一换挡杆顶端设置有第一螺杆,第二换挡杆顶面向下设置有滑槽,防尘罩设置于变速箱换挡支座上,滑球与变速箱换挡支座连接,第一连接槽与第一螺杆螺纹连接,第一换挡杆外壁与滑槽内壁滑动连接,第一换挡杆外壁垂直设置有多个限位孔,第二换挡杆外壁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内壁直径与限位孔内壁直径相匹配,连接孔内壁和限位孔内壁均设置有内螺纹,连接孔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第二换挡杆顶端穿过防尘罩顶面,并延伸出防尘罩顶面,滑球设置于第二换挡杆底端。于第二换挡杆底端。于第二换挡杆底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速箱换挡杆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变速箱换挡杆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汽车市场,手动变速箱因为其低廉的价格和给驾驶者的良好的操控感,一直以来都是变速器的主流,在皮卡市场中,手动挡是主打车型,换挡机构在手动变速箱内起到增扭减速、变速变扭、实现空挡倒挡等作用,手动变速箱换挡杆的操控感与油耗动力性能同等重要,而现有的换挡杆无法根据驾驶者的使用习惯进行伸缩调节,对驾驶者的操控感带来了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变速箱换挡杆结构,相比于现有技术。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变速箱换挡杆结构,其结构包括手球、第一换挡杆、第二换挡杆、防尘罩和滑球,所述手球底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换挡杆顶端设置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二换挡杆顶面向下设置有滑槽,所述防尘罩设置于变速箱换挡支座上,所述滑球与变速箱换挡支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槽与第一螺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换挡杆外壁与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换挡杆外壁垂直设置有多个限位孔,所述第二换挡杆外壁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壁直径与限位孔内壁直径相匹配,所述连接孔内壁和限位孔内壁均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孔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所述第二换挡杆顶端穿过防尘罩顶面,并延伸出防尘罩顶面,所述滑球设置于第二换挡杆底端。
[0005]优选地,所述第二换挡杆底端设置有第二螺杆,所述滑球顶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槽与第二螺杆螺纹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防尘罩内壁设置有隔音棉层。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换挡杆内沿轴向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加强筋。
[0008]优选的,所述加强筋截面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为蜂窝状。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一换挡杆和滑槽的滑动连接,同时配合限位孔、连接孔和调节螺栓的调节功能,使第一换挡杆可以更加驾驶者的需求调节伸缩,为驾驶者带来更好的操控感,而连接槽与第二螺杆螺纹连接,则方便了滑球的因长期磨损后的更换,从而减少维修成本,而隔音棉层的设置,则减少了驾驶员操控时产生的噪音,同时通过设置加强筋,增加第一换挡杆的强度,而通孔的设置则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通孔蜂窝状的设置,可以增加加强筋的强度。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实施例中的一种变速箱换挡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实施例中的第一换挡杆截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13]如图1

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速箱换挡杆结构,包括:手球1、第一换挡杆2、第二换挡杆3、防尘罩4和滑球5,手球1底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槽11,第一换挡杆2 顶端设置有第一螺杆21,第二换挡杆3顶面向下设置有滑槽31,防尘罩4设置于变速箱换挡支座上,滑球5与变速箱换挡支座连接,第一连接槽11与第一螺杆21螺纹连接,第一换挡杆2外壁与滑槽31内壁滑动连接,第一换挡杆2外壁垂直设置有多个限位孔22,第二换挡杆3外壁设置有连接孔32,连接孔32内壁直径与限位孔22内壁直径相匹配,连接孔32内壁和限位孔22内壁均设置有内螺纹,连接孔32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6,第二换挡杆3顶端穿过防尘罩4顶面,并延伸出防尘罩4顶面,滑球5设置于第二换挡杆3底端。
[0014]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第二换挡杆3底端设置有第二螺杆33,滑球5顶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槽51,第二连接槽51与第二螺杆33螺纹连接。
[0015]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防尘罩4内壁设置有隔音棉层7。
[0016]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第一换挡杆2内沿轴向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加强筋23。
[0017]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加强筋23截面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通孔为蜂窝状。
[0018]综上,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第一换挡杆和滑槽的滑动连接,同时配合限位孔、连接孔和调节螺栓的调节功能,使第一换挡杆可以更加驾驶者的需求调节伸缩,为驾驶者带来更好的操控感,而连接槽与第二螺杆螺纹连接,则方便了滑球的因长期磨损后的更换,从而减少维修成本,而隔音棉层的设置,则减少了驾驶员操控时产生的噪音,同时通过设置加强筋,增加第一换挡杆的强度,而通孔的设置则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通孔蜂窝状的设置,可以增加加强筋的强度。
[0019]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箱换挡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手球(1),所述手球(1)底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槽(11);第一换挡杆(2),所述第一换挡杆(2)顶端设置有第一螺杆(21);第二换挡杆(3),所述第二换挡杆(3)顶面向下设置有滑槽(31);防尘罩(4),所述防尘罩(4)设置于变速箱换挡支座上;滑球(5),所述滑球(5)与变速箱换挡支座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槽(11)与第一螺杆(21)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换挡杆(2)外壁与滑槽(31)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换挡杆(2)外壁垂直设置有多个限位孔(22),所述第二换挡杆(3)外壁设置有连接孔(32),所述连接孔(32)内壁直径与限位孔(22)内壁直径相匹配,所述连接孔(32)内壁和限位孔(22)内壁均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孔(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青亮吴曰满顾青根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春秋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