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煤气能量回收透平的动叶阻尼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6075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炉煤气能量回收透平的动叶阻尼结构,该动叶阻尼结构包括轮轴,轮轴上设置有轮毂,轮毂外侧开设有多个叶根安装榫槽,多个叶根安装榫槽沿轮毂的周向均匀分布,叶根安装榫槽内安装有动叶,动叶和轮毂外侧之间设置有密封层,相邻的动叶之间互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高炉煤气能量回收透平的动叶阻尼结构,在工作过程中,动叶和密封层能够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抵消由于外界扰动带来的振动,增大了动叶阻尼,有效缓解了叶根疲劳。有效缓解了叶根疲劳。有效缓解了叶根疲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炉煤气能量回收透平的动叶阻尼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煤气透平机
,涉及动叶,具体涉及一种高炉煤气能量回收透平的动叶阻尼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高炉煤气能量回收透平是一种具有叶片的流体动力机械,其带有叶片的转子做高速旋转运动,流体经过叶片之间通道时,叶片与流体之间产生力的相互作用,实现能量转化。叶片在高速旋转做功时受到离心力的同时还受到气流的扰动力,并且存在冲刷、腐蚀、温度等恶略工况。机组要能长期稳定运行,叶片寿命是关键,因此,设计合理的叶片结构至关重要。
[0003]现有技术中的叶片结构为:叶片单独固定在叶根槽内,周向各叶片互不接触,并且在叶根所有表面涂抹密封胶。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第一,叶片受到气动载荷造成的叶片振动只靠叶根约束,并且在运行过程所有的外来干扰力都有叶片单独抵抗。第二,在装配过程很难保证叶根各齿面密封胶的均匀性,进而影响了叶片的连接刚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高炉煤气能量回收透平的动叶阻尼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动叶阻尼结构的动叶振动阻尼不足导致叶根易疲劳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一种高炉煤气能量回收透平的动叶阻尼结构,包括轮轴,轮轴上设置有轮毂,所述的轮毂外侧开设有多个叶根安装榫槽,多个叶根安装榫槽沿轮毂的周向均匀分布,叶根安装榫槽内安装有动叶;
[0007]所述的动叶包括安装在叶根安装榫槽内的叶根,叶根的内端固定安装在叶根安装榫槽内,叶根的外端伸出叶根安装榫槽并与轮毂外侧紧密接触,叶根的外端与轮毂外侧之间设置有密封层。
[0008]本技术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0009]所述的叶根为纵树型结构叶根,叶根从外到内依次为一体化成型的叶根肩、第一外凸部、第二外凸部、第三外凸部和叶根基底;
[0010]所述的第一外凸部、第二外凸部、第三外凸部和叶根基底安装在叶根安装榫槽内;所述的叶根肩的内侧与轮毂外侧之间设置有密封层,相邻的叶根肩之间互相接触。
[0011]所述的动叶还包括与叶根一体化成型的叶型。
[0012]所述的密封层为密封胶层。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4](Ⅰ)本技术的高炉煤气能量回收透平的动叶阻尼结构,相邻的动叶之间相互约束,动叶和轮毂外侧之间设置有密封层,在工作过程中,动叶和密封层能够作为一个整
体,共同抵消由于外界扰动带来的振动,增大了动叶阻尼,有效缓解了叶根疲劳。
[0015](Ⅱ)本技术的高炉煤气能量回收透平的动叶阻尼结构,只在动叶和轮毂之间的空间涂抹密封胶,在叶根表面不涂抹密封胶,此种设置既能起到阻尼的作用,使得叶根与榫槽接触良好,保证了连接刚度,还能够以起到密封的作用,阻止灰尘进入叶根。
[0016](Ⅱ)本技术的高炉煤气能量回收透平的动叶阻尼结构,叶根与叶根安装榫槽之间互相配合,保证了二者之间稳固安装。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高炉煤气能量回收透平的动叶阻尼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高炉煤气能量回收透平的动叶阻尼结构的A向示意图。
[0019]图3为高炉煤气能量回收透平的动叶阻尼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0020]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为:1

轮轴,2

轮毂,3

叶根安装榫槽,4

动叶,5

密封层;
[0021]401

叶根,402

叶型;
[0022]40101

叶根肩,40102

第一外凸部,40103

第二外凸部,40104

第三外凸部,40105

叶根基底。
[0023]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的所有零部件,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均采用本领域已知的零部件。
[0025]以下给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6]实施例:
[0027]本实施例给出一种高炉煤气能量回收透平的动叶阻尼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轮轴1,轮轴1上设置有轮毂2,轮毂2外侧开设有多个叶根安装榫槽3,多个叶根安装榫槽3沿轮毂2的周向均匀分布,叶根安装榫槽3内安装有动叶4。
[0028]动叶4和轮毂2外侧之间设置有密封层5,相邻的动叶4之间互相接触。
[0029]动叶4包括安装在叶根安装榫槽3内的叶根401,叶根401的内端固定安装在叶根安装榫槽3内,叶根401的外端伸出叶根安装榫槽3并与轮毂2外侧紧密接触,叶根401的外端与轮毂2外侧之间设置有密封层5,相邻的叶根401的外端之间互相接触。
[0030]本实施例中,透平的主体结构采用已知的煤气透平机的主体结构。
[0031]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方案,如图3所示,叶根401为纵树型结构叶根,叶根401从外到内依次为一体化成型的叶根肩40101、第一外凸部40102、第二外凸部40103、第三外凸部40104和叶根基底40105。
[0032]第一外凸部40102、第二外凸部40103、第三外凸部40104和叶根基底40105安装在叶根安装榫槽3内;叶根肩40101的内侧与轮毂2外侧之间设置有密封层5,相邻的叶根肩40101之间互相接触。
[0033]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方案,如图2和图3所示,动叶4还包括与叶根401一体化成型的叶型402,叶型402也可以称作叶身,叶型402的具体结构可以采用已知的常规结构,
也可以根据工程实际需要进行设计。
[0034]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方案,密封层5为密封胶层,密封胶采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常规密封胶。
[0035]本实施例,如图2所示,叶根安装榫槽3的数目为20~30个,动叶4以等圆心角沿轮毂2的周向均匀分布。
[003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0037]本技术的动叶阻尼结构中,叶根401为纵树型结构叶根,相邻叶根肩40101接触面之间的间隙很小,动叶4能够在最大节圆装入,当动叶4在工作中受到气流载荷产生振动时,由于叶根肩40101相互约束,且叶根肩40101和轮毂2外侧之间设置有密封层5,动叶4和密封层5能够共同抵消外界振动,从而增加了叶根401的阻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炉煤气能量回收透平的动叶阻尼结构,包括轮轴(1),轮轴(1)上设置有轮毂(2),所述的轮毂(2)外侧开设有多个叶根安装榫槽(3),多个叶根安装榫槽(3)沿轮毂(2)的周向均匀分布,叶根安装榫槽(3)内安装有动叶(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叶(4)包括安装在叶根安装榫槽(3)内的叶根(401),叶根(401)的内端固定安装在叶根安装榫槽(3)内,叶根(401)的外端伸出叶根安装榫槽(3)并与轮毂(2)外侧紧密接触,叶根(401)的外端与轮毂(2)外侧之间设置有密封层(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煤气能量回收透平的动叶阻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根(401)为纵树型结构叶根,叶根(401)从外到内依次为一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根林杨岐平王水霞门宏伟洪静刘俊红杜昌雄李琳玲王强王官洪王豆豆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