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用压力转换装置及道路能量采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6055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路用压力转换装置及道路能量采集方法,旨在解决当螺旋扭条动力传输及方向停止或改变时,在转动时发生骤停或突然反向旋转的技术问题。通过利用螺旋扭条和螺旋扭条导轨实现在轴向压力作用下可以在垂直轴的平面内旋转,设计单向棘轮内部导轨与螺旋扭条不完全贴合、棘轮齿与内齿轮筒内的内齿轮结构之间的啮合角度,进而实现了单向棘轮因摩擦力与啮合角度之间形成的推力而反复跳动,实现内齿轮筒在传输动力变化方向时仍能单方向旋转不会发生骤停的技术效果。转不会发生骤停的技术效果。转不会发生骤停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路用压力转换装置及道路能量采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能量转换
,具体涉及一种路用压力转换装置及道路能量采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能源问题业已成为限制人类社会发展的桎梏。随着储量有限的传统化石燃料日益消耗殆尽,国内外研究人员纷纷把目光投向各种新型能量,其中,如何有效收集利用路面压力并进行能源转换逐渐成为相关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焦点。
[0003]专利技术人知晓的一种道路能量转换装置(中国专利文献CN201381957Y )公开了一种将重力动能转换成旋转动能的技术。
[0004]但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采用齿轮转动的方式存在齿轮咬合部分接触面积小,导致机械元件之间摩擦力过大,同时随着压力的消失,使得齿轮在转动时发生骤停等问题,所以这种方法其结构设计问题导致其使用寿命不长,故障率高,发电效率低。
[0005]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用于加深对本公开的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人通过研究发现:现有的旋转装置在转动时易发生骤停或突然反向旋转,会加重机械元件磨损,严重时更导致齿轮碎裂,容易形成细小碎屑物,而装置的动力传输部分一旦进入碎屑物更会造成装置卡死,无法正常运行。
[0007]鉴于以上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项,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压力转换装置,通过利用螺旋扭条和螺旋扭条导轨实现转子在轴向压力作用下可以在垂直轴的平面内旋转,通过内齿轮筒和单向棘轮实现在传输动力变化方向时仍能单方向旋转而不会发生骤停。
[0008]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压力转换装置,包括受压组件、旋转组件和复位组件,所述受压组件包括螺旋扭条,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内部为螺旋扭条导轨的单向棘轮、位于单向棘轮外且内部齿轮结构与单向棘轮啮合的内齿轮筒,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定向盘、位于螺旋扭条外围的螺旋扭条复位弹簧和转子复位弹簧。
[0009]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单向棘轮内部的螺旋扭条导轨与螺旋扭条不完全贴合。
[0010]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齿轮筒的内齿轮结构与单向棘轮单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啮合。
[0011]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力转换装置还包括设于其外围的壳体。
[0012]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位于所述螺旋扭条上方的地砖承接座、
连接于所述地砖承接座的圆台形弹力橡胶罩、连接于所述圆台形弹力橡胶罩的圆柱形外壳、连接于所述圆柱形外壳的防水底座。
[0013]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底座上设有防水橡胶圈。
[0014]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地砖承接座上方承接六块呈圆周排列的等边三角形地砖顶角,等边三角形地砖三个顶角下方均放置有地砖承接座。
[0015]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压力转换装置的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步骤:(1)所述螺旋扭条接收来自地面的压力后向下位移;(2)所述螺旋扭条向下移动并滑入所述单向棘轮内部的螺旋扭条导轨,所述单向棘轮被所述螺旋扭条带动,在平面内顺时针旋转;(3)所述单向棘轮外部的棘轮齿与所述内齿轮筒内部齿状结构啮合,从而带动所述内齿轮筒转动;(4)当压力消失后,在所述螺旋扭条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所述螺旋扭条快速抬升;(5)由于所述螺旋扭条与所述单向棘轮内部的螺旋扭条导轨之间存在接触摩擦力,所述单向棘轮跟着所述螺旋扭条发生向上位移或向上移动一部分距离后又再次下落;(6)所述单向棘轮被所述螺旋扭条的向上位移带动,在平面内逆时针旋转,所述单向棘轮与所述螺旋扭条之间存在啮合角度,其两者的齿状结构滑移错开而不啮合;(7)所述内齿轮筒的内部齿状结构对下落过程中的所述单向棘轮形成一个向上的推力,使所述单向棘轮再次上升一部分距离后下降,所述单向棘轮处于上升后下落再上升的往复状态,在内齿轮筒内反复跳动。
[0016]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旋扭条经由对应设置的地砖承接座实时接收来自地面的压力,并向下发生位移。
[0017]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任一技术效果或优点:1.设计单向棘轮内部导轨与螺旋扭条不完全贴合、棘轮齿与内齿轮筒内的内齿轮结构之间的啮合角度,有效解决了当螺旋扭条动力传输及方向停止或改变时,发生骤停或突然反向旋转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单向棘轮因摩擦力与啮合角度之间形成的推力而反复跳动,不影响内齿轮筒旋转状态的技术效果。
[0018]2. 通过利用螺旋扭条和螺旋扭条导轨实现在轴向压力作用下在垂直轴的平面内旋转,实现将压力势能或动能转化为旋转动能。
[0019]3. 铺设压力转换装置的路面采用三角形网络布局的方法规划压力转换装置的安放位置,一台压力转换装置的地砖承接座承载6块等边三角形地砖,一块地砖在三个顶点分别放置压力转换装置,降低路面踩踏时的塌陷感,同时将踩踏等压力带来的能量最大化利用。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压力转换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0021]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压力转换装置的俯视图。
[0022]图3为图2中A

A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单向棘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单向棘轮的仰视图。
[0025]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内齿轮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内齿轮筒的俯视图。
[0027]图8为图7中B

B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压力转换装置安装位置图。
[0029]以上各图中,1、防水底座;2、圆柱形外壳;3、弹力橡胶罩;4、地砖承接座;5、壳体;6、防水橡胶圈;7、防水定向圆环;8、螺旋扭条;9、螺旋扭条复位弹簧;10、内齿轮筒;11、内齿轮结构;12、内齿轮筒底座;13、复位弹簧;14、平面滚子轴承;15、受压组件;16、旋转组件;17、复位组件;18、螺旋扭条导轨;19、单向棘轮;20、三角形地砖。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竖直”、“水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申请所涉及“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涉及“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0031]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零部件、单元模块及结构装置等,如无特别说明,则均为常规市售产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转换装置,包括受压组件、旋转组件和复位组件;所述受压组件包括螺旋扭条,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内部为螺旋扭条导轨的单向棘轮、位于所述单向棘轮外且内部齿轮结构与单向棘轮啮合的内齿轮筒;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定向盘、位于螺旋扭条外围的螺旋扭条复位弹簧和转子复位弹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棘轮内部的螺旋扭条导轨与螺旋扭条不完全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轮筒的内齿轮结构与单向棘轮单方向顺时针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其外围的壳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位于所述螺旋扭条上方的地砖承接座、连接于所述地砖承接座的圆台形弹力橡胶罩、连接于所述圆台形弹力橡胶罩的圆柱形外壳、连接于所述圆柱形外壳的防水底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底座上设有防水橡胶圈。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砖承接座上方承接六块呈圆周排列的等边三角形地砖顶角,等边三角形地砖三个顶角下方均放置有地砖承接座。8.一种道路能量采集方法,基于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有道刘宏张金龙郭峰李文亮翟卫波邹俊杰张平徐鸿伟胡文科雷鹏飞刘振宇宋焕琅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河南新川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