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钢加料除尘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5981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钢加料除尘罩,包括阶梯管道,阶梯管道内设有隔板,阶段管道的端部设有第一端为圆形第二端为正方形的结构,且阶梯管道与第一端连接,第二端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连接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均设有阀门,用以控制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开关;该除尘罩实现单工位单独作业,减少了风量浪费同时提高了作业效率,解决了风量浪费的问题;避免了加料溜板变形和除尘吸口的损坏,保证了除尘效果。除尘效果。除尘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钢加料除尘罩


[0001]本技术属于除尘
,具体涉及一种废钢加料除尘罩。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废钢加料建有废钢加料除尘罩,由于中间除尘罩为两工位的公用除尘罩,任何工位工作时都必须使用除尘罩,所以中间除尘罩管道未安装阀门控制;使得单侧工位加料时一侧吸尘口风量浪费,既影响除尘效果同时对电耗造成浪费;废钢加料除尘罩原加料溜板使用的是30mm厚的钢板,由于废钢压块体积大,重量重,长期使用加料溜板发生形变,对下方吸尘口起不到保护作用,造成吸尘口变形损坏影响除尘效果。
[0003]因此,需要一种废钢加料除尘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钢加料除尘罩。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废钢加料除尘罩,包括阶梯管道,阶梯管道内设有隔板,阶段管道的端部设有第一端为圆形第二端为正方形的结构,且阶梯管道与第一端连接,第二端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连接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均设有阀门,用以控制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开关。
[0006]具体的是,所述阶梯管道的两侧设有下料溜板和吸尘口。
[0007]具体的是,所述第一端为圆形第二端为正方形的结构为天圆地方。
[0008]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除尘罩实现单工位单独作业,减少了风量浪费同时提高了作业效率,解决了风量浪费的问题;避免了加料溜板变形和除尘吸口的损坏,保证了除尘效果。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现有技术的主视图。
[0010]图2为现有技术的俯视图。
[0011]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2]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3]图中:1

阶梯管道;2

下料溜板;3

吸尘口;4

进口主管道;5

隔板;6

天圆地方;7

第一管道;8

第二管道;9

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14]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5]如图1所示,一种废钢加料除尘罩,包括阶梯管道1,阶梯管道1内设有隔板2,阶段管道1的端部设有第一端为圆形第二端为正方形的结构,且阶梯管道1与第一端连接,第二
端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连接第一管道7和第二管道8,第一管道7和第二管道8上均设有阀门9,用以控制第一管道7和第二管道8的开关。
[0016]第一管道7和第二管道8为除尘管道。
[0017]阶梯管道1的两侧设有下料溜板2和吸尘口3。
[0018]本技术的制作方法:通过现场测绘最终确定实施方案,在原土建基础不变,利用原图纸尺寸,在管道形式上加以改进的情况下对中间的公共吸尘罩进行改造。在除尘罩阶梯管道1的中间安管道尺寸加装隔板5,在阶梯管道1的端头设计Φ1000mm,边长为1600mm的天圆地方,在边长1600mm端开两个DN700圆孔分别连接两条DN700管道并加装阀门实现两工位单点控制,DN700管道分别为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将原下料溜板2由30mm厚加大至40mm厚,大大减轻加重料撞击产生的变形,制作完成后做好喷涂备用。
[0019]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技术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技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0]本技术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钢加料除尘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阶梯管道,所述阶梯管道内设有隔板,阶段管道的端部设有第一端为圆形第二端为正方形的结构,且阶梯管道与第一端连接,第二端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连接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均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冼昌国王玉昌刘明睿马国迁张德强张德斌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