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连续型调角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5912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型连续型调角器,颈圈具有中心点,齿轮齿板的外齿齿轮和齿圈齿板的内齿齿环的齿面具有接触点,中心点与接触点相连形成第一连线,齿轮齿板的接触齿的第一工作圆弧段具有第一弧段圆心,齿圈齿板的接触齿的第二工作圆弧段具有第二弧段圆心,第一弧段圆心与第二弧段圆心相连形成第二连线,接触点位于第二连线上,第一连线与第二连线的夹角介于8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连续型调角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座椅,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小型连续型调角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以及碳中和政策的执行力度加强,零件级别的轻量化迫在眉睫。对于调角器产品来说,在保证强度等级不变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小尺寸,减轻重量,是市场对于该类产品的需求。而在缩小汽车座椅调角器尺寸的同时,对调角器强度要求有增无减,如何通过结构创新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减小调角器的尺寸及重量,是汽车座椅调角器制造企业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小型连续型调角器,其能够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减小调角器的尺寸及重量。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小型连续型调角器,其包括可相对于彼此转动的齿轮齿板和齿圈齿板,齿轮齿板具有外齿齿轮,齿圈齿板具有内齿齿环,齿轮齿板和齿圈齿板通过相互啮合的外齿齿轮和内齿齿环相互连接,齿轮齿板具有相对于外齿齿轮同心的颈圈;以及由驱动凸轮驱动的偏心件,所述偏心件在周向方向上旋转以驱动齿轮齿板和齿圈齿板的相对滚动运动;其中,颈圈具有中心点,齿轮齿板的外齿齿轮和齿圈齿板的内齿齿环的齿面具有接触点,中心点与接触点相连形成第一连线,齿轮齿板的外齿齿轮的每个齿具有第一工作圆弧段,齿轮齿板的接触齿的第一工作圆弧段具有第一弧段圆心,齿圈齿板的内齿齿环的每个齿具有第二工作圆弧段,齿圈齿板的接触齿的第二工作圆弧段具有第二弧段圆心,第一弧段圆心与第二弧段圆心相连形成第二连线,接触点位于第二连线上,第一连线与第二连线的夹角介于85
°/>~95
°
之间。
[0005]优选地,齿轮齿板的接触齿的第一工作圆弧段具有第一圆弧半径,齿圈齿板的接触齿的第二工作圆弧段具有第二圆弧半径,第一圆弧半径与第二圆弧半径的比值介于1.05~1.15之间。
[0006]优选地,齿轮齿板的外齿齿轮的每个齿具有第一齿形宽度,齿圈齿板的内齿齿环的每个齿具有第二齿形宽度,第一齿形宽度与第二齿形宽度的齿宽比介于1.1~1.6之间。
[0007]优选地,驱动凸轮具有轴向插入颈圈中伸出的圆柱段。
[0008]优选地,圆柱段与颈圈之间的间隙介于0.05mm~0.15mm之间。
[0009]优选地,驱动凸轮为一体成型件。
[0010]优选地,所述偏心件由楔块和弹簧配合限定,以在啮合位置处将齿轮齿板的外齿齿轮压入到齿圈齿板的内齿齿环内。
[0011]优选地,齿轮齿板具有用于支撑楔块的第一台阶面,齿圈齿板具有翻孔凸台,第一台阶面靠近翻孔凸台的顶面设置。
[0012]优选地,齿轮齿板具有用于将小型连续型调角器连接至外部连接板的凸台和用于
支撑外部连接板的第三台阶面以及随着第三台阶面同时冲压成形的第二台阶面,第一台阶面与第二台阶面处于同一平面。
[0013]优选地,第二台阶面与第三台阶面的距离为齿轮齿板的料厚。
[0014]优选地,小型连续型调角器还包括用于将齿轮齿板和齿圈齿板保持在一起的抱箍。
[0015]优选地,第三台阶面具有凸出高度以便外部连接板放置于第三台阶面时能避开抱箍。
[0016]优选地,楔块通过其弯曲内表面支撑于颈圈上,并通过其弯曲外表面承载齿圈齿板。
[0017]优选地,驱动凸轮具有驱动段,楔块由两个楔形段组成,驱动段插入两楔形段的窄侧之间的游隙中,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楔形段的相互面对的宽侧以通过弹簧在周向方向上作用于楔形段迫使两楔形段分开。
[0018]优选地,小型连续型调角器还包括摩擦轴承,其设置于楔块的弯曲外表面和齿圈齿板的中心孔之间。
[0019]优选地,小型连续型调角器还包括覆盖在驱动凸轮上并连接固定于齿圈齿板的罩盖。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小型连续型调角器,通过将接触点设置于第二连线上,且第一连线与第二连线的夹角介于85
°
~95
°
之间,尽可能地减少齿面上的径向分力,不容易出现滑齿及反驱等不利现象,从而通过齿形进行设计,使得齿部抗压,抗弯及疲劳强度提升,提高调角器的强度,在保持强度不变的情况下,使得调角器具有较小的直径和较轻的重量,从而实现轻量化。总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小型连续型调角器,在结构上进行创新,使得零件的制造加工进一步简化,在降低重量,减小尺寸的同时,保证高强度等级,满足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小型连续型调角器的爆炸图;
[0022]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小型连续型调角器的剖视图;
[0023]图3示出了图1

图2的小型连续型调角器的齿轮齿板和齿圈齿板的啮合齿形;
[0024]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5进一步示出了图1

图2的小型连续型调角器的齿轮齿板和齿圈齿板的啮合齿形;
[0026]图6示出了图1

图2的小型连续型调角器的驱动凸轮的圆柱段的支撑作用;
[0027]图7示出了图1

图2的小型连续型调角器的偏置力臂;
[0028]图8是现有技术的调角器的齿轮齿板的示意图;
[0029]图9示出了图1

图2的小型连续型调角器的齿轮齿板的齐平台阶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
[0031]如图1

图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小型连续型调角器包括抱箍1、齿轮齿板2和齿圈齿板3,其中,齿轮齿板2和齿圈齿板3被设置为可相对于彼此转动,抱箍1
用于将齿轮齿板2和齿圈齿板3保持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用于吸收轴向作用力的抱箍1固定连接于齿圈齿板3。应该理解,抱箍1并不妨碍齿轮齿板2和齿圈齿板3的相对转动。
[0032]对于小型连续型调角器的安装而言,齿轮齿板2可安装到椅座上,而齿圈齿板3安装到靠背上,从而调节靠背相对于椅座的倾斜角度。当然,齿轮齿板2和齿圈齿板3的安装位置也可以进行调换,即齿轮齿板2可安装到靠背上,而齿圈齿板3安装到椅座上。
[0033]齿轮齿板2和齿圈齿板3通过齿轮连接到彼此以便调整和固定。为了形成齿轮连接,齿轮齿板2上形成外齿齿轮,齿圈齿板3上形成内齿齿环,外齿齿轮和内齿齿环相互啮合。外齿齿轮的外齿齿顶圆的直径与内齿齿环的内齿齿根圆的直径相比小至少一个齿的高度。外齿齿轮和内齿齿环在齿数上相差至少一个齿的差异,该差异允许内齿齿环在外齿齿轮上进行滚动运动。
[0034]齿轮齿板2具有相对于外齿齿轮同心的颈圈2.1。根据本实施例的小型连续型调角器还包括楔块5,通过其弯曲内表面支撑于颈圈2.1上,并通过其弯曲外表面承载齿圈齿板3。相应地,根据本实施例的小型连续型调角器还包括摩擦轴承4,其设置于楔块5的弯曲外表面和齿圈齿板3的中心孔3.1之间。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小型连续型调角器还包括驱动凸轮6,其轴向伸出的圆柱段6.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连续型调角器,其特征在于,该小型连续型调角器包括:可相对于彼此转动的齿轮齿板(2)和齿圈齿板(3),齿轮齿板(2)具有外齿齿轮,齿圈齿板(3)具有内齿齿环,齿轮齿板(2)和齿圈齿板(3)通过相互啮合的外齿齿轮和内齿齿环相互连接,齿轮齿板(2)具有相对于外齿齿轮同心的颈圈(2.1);以及由驱动凸轮(6)驱动的偏心件(5,7),所述偏心件(5,7)在周向方向上旋转以驱动齿轮齿板(2)和齿圈齿板(3)的相对滚动运动;其中,颈圈(2.1)具有中心点(O),齿轮齿板(2)的外齿齿轮和齿圈齿板(3)的内齿齿环的齿面具有接触点(D),中心点(O)与接触点(D)相连形成第一连线(OD),齿轮齿板(2)的外齿齿轮的每个齿具有第一工作圆弧段(a~b),齿轮齿板(2)的接触齿的第一工作圆弧段(a~b)具有第一弧段圆心(O1),齿圈齿板(3)的内齿齿环的每个齿具有第二工作圆弧段(c~d),齿圈齿板(3)的接触齿的第二工作圆弧段(c~d)具有第二弧段圆心(O2),第一弧段圆心(O1)与第二弧段圆心(O2)相连形成第二连线(O1O2),接触点(D)位于第二连线(O1O2)上,第一连线(OD)与第二连线(O1O2)的夹角介于85
°
~95
°
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连续型调角器,其特征在于,齿轮齿板(2)的接触齿的第一工作圆弧段(a~b)具有第一圆弧半径(R1),齿圈齿板(3)的接触齿的第二工作圆弧段(c~d)具有第二圆弧半径(R2),第一圆弧半径(R1)与第二圆弧半径(R2)的比值(R1/R2)介于1.05~1.15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连续型调角器,其特征在于,齿轮齿板(2)的外齿齿轮的每个齿具有第一齿形宽度(A),齿圈齿板(3)的内齿齿环的每个齿具有第二齿形宽度(B),第一齿形宽度(A)与第二齿形宽度(B)的齿宽比(A/B)介于1.1~1.6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连续型调角器,其特征在于,驱动凸轮(6)具有轴向插入颈圈(2.1)中伸出的圆柱段(6.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连续型调角器,其特征在于,圆柱段(6.1)与颈圈(2.1)之间的间隙介于0.05mm~0.15mm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聪梁红兵郭进宝胡建庸唐韵华
申请(专利权)人:恺博座椅机械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