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5849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基板、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第一透明导电层以及第二透明导电层。第一金属层设置在基板上并包括多条扫描线,分别电连接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第二金属层设置在第一金属层上并包括多条数据线,分别电连接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且数据线与扫描线交错定义出多个子像素。第一透明导电层包括多个像素电极设置在显示区中,且各个像素电极电连接其中一个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第二透明导电层设置在第一透明导电层上,第二透明导电层包括多个触控电极,触控电极彼此分离且设置在显示区内,其中扫描线包括第一扫描线设置在两个相邻的触控电极之间,且第一扫描线被相邻的一个触控电极部分覆盖。盖。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显示装置
[0001]原申请案的申请号:201810178360.9
[0002]原申请案的申请日:2018.03.05
[0003]原申请案的专利技术创造名称:触控显示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减少不同区域之间阻容负 荷(RC loading)差异的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5]在各式电子产品中,显示屏幕已广泛的搭配使用触控组件而形成触控显示装 置,借此让使用户可直接与电子产品沟通而取代键盘与鼠标等传统输入设备,以 缩减电子产品的体积并提升人机在沟通上的便利性,而现今产业致力于开发一种 将触控组件设置在显示板中的内嵌式(in

cell)触控显示装置,以达到触控显示装 置的最小化。
[0006]在现有的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中,其中一种架构是将显示屏幕的共同电极分 割成以棋盘式排列的多个触控电极,且触控电极彼此互相断开。在此架构下,触 控电极断开处的边缘在垂直投影方向上与其他导电层的导线重叠的面积或图案, 不同于触控电极内部在垂直投影方向上与其他导电层的导线重叠的面积或图案, 使得这两个区域内信号传输的阻容负荷不同。因此,信号在触控电极边缘以及触 控电极内部的传输状态有所差异,进而使得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在信号处理上变 得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改善在触控显示装置中触控电极边缘以及触 控电极内部信号传输的阻容负荷的差异。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具有一显示区以 及设置在显示区外至少一侧的一周边区,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基板、第一金属层、 第二金属层、第一透明导电层以及第二透明导电层。第一金属层设置在基板上并 包括多条扫描线,分别电连接位于显示区中的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其中 扫描线在显示区内沿着一方向延伸。第二金属层设置在第一金属层上并包括多条 数据线、多条触控电极信号线和多条虚置信号线,多条数据线分别电连接至少一 个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其中数据线在显示区内的延伸方向不平行于扫描线的延伸 方向,且数据线与扫描线交错定义出多个子像素。第一透明导电层包括多个像素 电极设置在显示区中,且各个像素电极电连接其中一个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第二 透明导电层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多个触控电极排列为多个触控电极列与多个触控 电极行,且多条触控电极信号线分别电连接对应的触控电极,其中扫描线包括第 一扫描线设置在两个相邻的触控电极之间,且第一扫描线被相邻的一个触控电极 部分覆盖。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具有一显示区以 及设置在显示区外至少一侧的一周边区,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基板、多条扫描线、 多条数据线、多
个像素电极、多个触控电极、多条触控电极信号线和多条虚置信 号线。扫描线与数据线设置在基板上,多条扫描线分别电连接位于显示区中的至 少一个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且多条数据线分别电连接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的源 极,其中扫描线在显示区内沿着一方向延伸,数据线在显示区内的延伸方向不平 行于方向,且数据线与扫描线交错定义出多个子像素。像素电极设置在在基板上 且位于显示区中,且各个像素电极电连接其中一个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触控电极、 触控电极信号线和虚置信号线设置在基板上,多个触控电极排列为多个触控电极 列与多个触控电极行,且多条触控电极信号线分别电连接对应的触控电极。其中 扫描线包括一第一扫描线设置在两个相邻的触控电极之间,且第一扫描线被相邻 的一个触控电极部分覆盖。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触控显示装置中,触控电极在其边缘(或断开位置)具有凸出部, 使得触控电极在其边缘和在其内部与扫描线的重叠面积相同,因此可减少触控电 极在其边缘和在其内部与扫描线之间的阻容负荷的差异,进而达到较佳的信号传 输效果。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单一触控电极的俯视示意图。
[0013]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控电极、虚置信号线与触控电 极信号线的俯视示意图。
[0014]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显示区的部分俯视示意图。
[0015]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子像素的剖视示意图。
[0016]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子像素的部分俯视示意图。
[0017]图7A与图7B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数据线、触控电极信 号线、虚置信号线和导电连接垫的配置示意图。
[0018]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变化实施例的部分子像素的俯视示意图。
[0019]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变化实施例的部分子像素的俯视示意图。
[0020]图10为图1中区域X的放大示意图。
[0021]图11为图1中区域Y的放大示意图。
[0022]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显示区的部分俯视示意图。
[0023]图1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子像素的剖视示意图。
[0024]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5]10
ꢀꢀꢀꢀꢀꢀꢀꢀꢀꢀꢀꢀꢀꢀꢀꢀꢀꢀꢀꢀꢀꢀꢀꢀꢀꢀꢀꢀ
触控显示装置
[0026]100
ꢀꢀꢀꢀꢀꢀꢀꢀꢀꢀꢀꢀꢀꢀꢀꢀꢀꢀꢀꢀꢀꢀꢀꢀꢀꢀꢀ
基板
[0027]102、1021、1022
ꢀꢀꢀꢀꢀꢀꢀꢀꢀꢀꢀꢀꢀꢀꢀ
触控电极
[0028]102C、102C1~102Ci
ꢀꢀꢀꢀꢀꢀꢀꢀꢀꢀꢀꢀꢀ
触控电极列
[0029]102R、102R1~102Rj
ꢀꢀꢀꢀꢀꢀꢀꢀꢀꢀꢀꢀꢀ
触控电极行
[0030]102C
ꢀꢀꢀꢀꢀꢀꢀꢀꢀꢀꢀꢀꢀꢀꢀꢀꢀꢀꢀꢀꢀꢀꢀꢀꢀꢀ
连接部
[0031]102E
ꢀꢀꢀꢀꢀꢀꢀꢀꢀꢀꢀꢀꢀꢀꢀꢀꢀꢀꢀꢀꢀꢀꢀꢀꢀꢀ
边缘
[0032]102P
ꢀꢀꢀꢀꢀꢀꢀꢀꢀꢀꢀꢀꢀꢀꢀꢀꢀꢀꢀꢀꢀꢀꢀꢀꢀꢀ
凸出部
[0033]104
ꢀꢀꢀꢀꢀꢀꢀꢀꢀꢀꢀꢀꢀꢀꢀꢀꢀꢀꢀꢀꢀꢀꢀꢀꢀꢀꢀ
第一金属层
[0034]106
ꢀꢀꢀꢀꢀꢀꢀꢀꢀꢀꢀꢀꢀꢀꢀꢀꢀꢀꢀꢀꢀꢀꢀꢀꢀꢀꢀ
第二金属层
[0035]108
ꢀꢀꢀꢀꢀꢀꢀꢀꢀꢀꢀꢀꢀꢀꢀꢀꢀꢀꢀꢀꢀꢀꢀꢀꢀꢀꢀ
第一透明导电层
[0036]110
ꢀꢀꢀꢀꢀꢀꢀꢀꢀꢀꢀꢀꢀꢀꢀꢀꢀꢀꢀꢀꢀꢀꢀꢀꢀꢀꢀ
第二透明导电层
[0037]1101
ꢀꢀꢀꢀꢀꢀꢀꢀꢀꢀꢀꢀꢀꢀꢀꢀꢀꢀꢀꢀꢀꢀꢀꢀꢀꢀ
连接电极
[0038]11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具有一显示区以及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外至少一侧的一周边区,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一基板;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与多个薄膜晶体管,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各个所述薄膜晶体管电连接对应的所述扫描线和对应的所述数据线;多个像素电极,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位于所述显示区中,且各个所述像素电极电连接对应的所述薄膜晶体管;以及多个触控电极、多条触控电极信号线和多条虚置信号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所述多条触控电极信号线分别电连接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其中所述多个触控电极排列为i个触控电极列和j个触控电极行,各个所述触控电极行沿一第一方向延伸,各个所述触控电极列沿一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不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所述多条触控电极信号线与所述多条虚置信号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分为i群,所述i群中的每一群包括j条所述触控电极信号线与k条所述虚置信号线,其中在所述i群中的每一群中,j条所述触控电极信号线是设置在k条所述虚置信号线的一部分与k条所述虚置信号线的其余部分间,其中i、j与k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i群中的一群中,j条所述触控电极信号线是设置在k条所述虚置信号线中的m条所述虚置信号线与k条所述虚置信号线中的(k

m)条所述虚置信号线之间,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且m小于k。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i群中的另一群中,j条所述触控电极信号线是设置在k条所述虚置信号线中的n条所述虚置信号线与k条所述虚置信号线中的(k

n)条所述虚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逸轩康沐楷叶政谚
申请(专利权)人: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