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入端子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5824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定子入端子机构,包括工作台、转位机构、端子送料过道、端子拨料机构、切端子机构和入端子机构,端子送料过道的端子料带通过端子拨料机构牵引输送到工作台上的入端子位,转位机构转动定子使定子的端子槽位对准入端子位,切端子机构在入端子位冲切分离端子料带首端的端子,入端子机构将入端子位上的端子推入定子上的端子槽位;入端子机构包括推杆和导向块,推杆和导向块分别设置在入端子位的两侧,推杆末端设置有与端子外形匹配的接触台阶面,导向槽内设置有导槽,导槽两端分别通向入端子位与定子的端子槽位。本发明专利技术端子过道采用压板压紧端子料带,端子料带进给稳定,定子的端子槽位通过两个导向块合拢管位,确保端子入槽顺畅。槽顺畅。槽顺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子入端子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型电机定子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将焊接端子压入定子端子槽内的定子入端子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机一般由定子、转子、换向器、电刷、机壳、轴承等构成,电机在组装过程中,完成绕组的定子需要插装端子,以方便电机后续组装的相关接线。现有的定子上插装端子,一般通过人工手动将多个端子依次插入到定子的端子槽中,人工插装的精度不够稳定,组装成品后,一致性较差,影响电机的性能,而且人工插装的生产效率较低,不利于企业的效益。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将焊接端子压入定子端子槽内的组装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定子入端子机构,其采用卧式结构,在水平面将端面插装在定子的端子槽内。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定子入端子机构,包括工作台以及设置在工作台上的转位机构、端子送料过道、端子拨料机构、切端子机构和入端子机构,所述端子送料过道的端子料带通过端子拨料机构牵引输送到工作台上的入端子位,定子放置在转位机构上,所述转位机构转动定子使定子的端子槽位对准入端子位,所述切端子机构在入端子位冲切分离端子料带首端的端子,所述入端子机构将入端子位上的端子推入定子上的端子槽位;所述入端子机构包括推杆和导向块,所述推杆和导向块分别设置在入端子位的两侧,所述推杆末端设置有与端子外形匹配的接触台阶面,所述导向槽内设置有导槽,所述导槽两端分别通向入端子位与定子的端子槽位,所述推杆用于推动入端子位的端子经过导槽插装在定子的端子槽中。
[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位机构包括用于放置定子的定位板、转轴、前推组件、升降组件,所述定位板设置在升降组件上并由升降组件驱动其上下移动,所述转轴通过前推组件可移动的设置在定位板的一侧,所述前推组件包括导轨、前推气缸、电机座、驱动电机,所述升降组件和前推气缸分别设置在导轨的两端,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电机座上,所述转轴设置在驱动电机的驱动端;所述前推气缸带动电机座沿导轨移动,并带动转子插入放置在定位板上的定子中孔内或将转轴从定子中孔内拔出;所述驱动电机可通过转轴带动位于转轴上的定子转动。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轨下方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一侧设置有固定前推气缸的气缸座,所述底板的另一侧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升降组件的升降气缸固定在支撑板上,所述定位板固定在升降气缸的驱动端。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固定板固定在电机座上,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的一端穿过固定板并与转轴连接,该驱动轴的另一端同轴固定有角度标识盘,所述电机座在角度标识盘的外侧设置有传感器,所述角度标识盘上设置有供传感器检测的刻度
标识。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安装有定位磁铁,所述定位板在近导轨的边缘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上开制有定位槽。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轴上设置有与定子内壁卡接的治具。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升降气缸的驱动方向与前推气缸的驱动方向相互垂直;所述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所述前推气缸的外侧围设有护罩,所述护罩固定在气缸座上。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推杆通过滑座连接有推料气缸,所述推料气缸通过气缸座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滑座通过盖板可移动的设置在工作台上。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向块包括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合拢形成完整的导向块,所述导槽设置在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相对应的两个端面上,所述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分别连接有一个导向气缸,所述导向气缸安装在工作台下方,所述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通过导向气缸相向移动。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端子送料过道包括导向板、端子过道、压板、连板和压料气缸,所述端子过道通向入端子位,所述工作台通过一立板安装有一个料盘,所述端子料带从料盘开始依次延伸至导向板和端子过道,所述压板设置在端子过道上方,所述连板两端分别设置与压板、压料气缸驱动端连接,所述连板的中部枢接有连接座,所述压料气缸通过连板带动压板往端子过道方向移动,以压紧端子料带。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端子拨料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拨料气缸、拨料座、连接板、针座和拨针,所述工作台上方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下方设置有拨料导轨,所述拨料气缸驱动拨料座沿拨料导轨移动,所述拨料座上设置有拨料升降气缸,所述连接板安装在拨料升降气缸的驱动端,所述拨针通过针座固定在连接板下端,所述拨针通过拨料升降气缸和拨料气缸可移动的设置在端子过道上方。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切端子机构包括切刀气缸、刀座、上切刀、下切刀和定位块,所述切刀气缸固定在安装板上方,所述下切刀固定在工作台上并位于端子过道的末端,所述上切刀通过刀座安装在切刀气缸的驱动端并往下切刀方向设置,所述安装板下方设置有引导刀座的滑槽;所述定位块固定在下切刀一侧,所述入端子位设置在上切刀、定位块与下切刀之间。
[0016]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设计新颖、实用性强,通过转位机构来旋转定子,使得定子可以连续插装多个端子,通过升降气缸来顶升定子,方便定子的上下料;端子过道采用压板压紧端子料带,端子料带进给稳定,保证切端子机构可以精确稳定的完成端子的冲切;定子的端子槽位通过两个导向块合拢管位,使导槽与端子槽相通,确保端子入槽顺畅。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转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转位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去掉转位机构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端子送料过道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端子拨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切端子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是入端子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5]图9是端子和定子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转位机构;11、前推气缸;12、电机座;13、驱动电机;14、转轴;15、治具;16、导轨;17、底板;18、支撑板;19、护罩;2、定位板;21、升降气缸;22、挡块;23、定位槽;24、定位磁铁;25、限位块;3、端子送料过道;31、料盘;32、立板;33、导向板;34、压料气缸;35、连接座;36、连板;37、压板;38、接触部;39、端子过道;4、端子拨料机构;41、拨料气缸;42、拨料导轨;43、拨料座;44、限制板;45、拨料升降气缸;46、连接板;47、针座;48、拨针;5、切端子机构;51、切刀气缸;52、刀座;53、滑槽;54、上切刀;55、下切刀;56、定位块;57、刀口;58、安装板;59、工作台;6、入端子机构;61、推料气缸;62、盖板;63、滑座;64、推杆;65、导向气缸;66、第一导向块;67、导槽;68、第二导向块; 91、角度标识盘;92、传感器;100、定子;101、端子槽;102、端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定子入端子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以及设置在工作台上的转位机构、端子送料过道、端子拨料机构、切端子机构和入端子机构,所述端子送料过道的端子料带通过端子拨料机构牵引输送到工作台上的入端子位,定子放置在转位机构上,所述转位机构转动定子使定子的端子槽位对准入端子位,所述切端子机构在入端子位冲切分离端子料带首端的端子,所述入端子机构将入端子位上的端子推入定子上的端子槽位;所述入端子机构包括推杆和导向块,所述推杆和导向块分别设置在入端子位的两侧,所述推杆末端设置有与端子外形匹配的接触台阶面,所述导向槽内设置有导槽,所述导槽两端分别通向入端子位与定子的端子槽位,所述推杆用于推动入端子位的端子经过导槽插装在定子的端子槽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入端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位机构包括用于放置定子的定位板、转轴、前推组件、升降组件,所述定位板设置在升降组件上并由升降组件驱动其上下移动,所述转轴通过前推组件可移动的设置在定位板的一侧,所述前推组件包括导轨、前推气缸、电机座、驱动电机,所述升降组件和前推气缸分别设置在导轨的两端,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电机座上,所述转轴设置在驱动电机的驱动端;所述前推气缸带动电机座沿导轨移动,并带动转子插入放置在定位板上的定子中孔内或将转轴从定子中孔内拔出;所述驱动电机可通过转轴带动位于转轴上的定子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入端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下方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一侧设置有固定前推气缸的气缸座,所述底板的另一侧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升降组件的升降气缸固定在支撑板上,所述定位板固定在升降气缸的驱动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子入端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固定板固定在电机座上,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的一端穿过固定板并与转轴连接,该驱动轴的另一端同轴固定有角度标识盘,所述电机座在角度标识盘的外侧设置有传感器,所述角度标识盘上设置有供传感器检测的刻度标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子入端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气缸的驱动方向与前推气缸的驱动方向相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英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力辉马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